中央网信办自4月15日起,开(kai)展为期3个月的“清朗·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(ying)销乱(luan)象”专项行动。此(ci)次治理将(jiang)重点聚焦四类问题:恶意虚(xu)假摆拍,散(san)布虚(xu)假信息,违背公(gong)序(xu)良俗(su),违规引流营(ying)销。
其中治理恶意虚(xu)假摆拍问题被(bei)摆到首位(wei)。当下短视频领域虚(xu)假摆拍已成为网络乱(luan)象的“重灾区”,也(ye)成为混淆公(gong)众认知,制造社会(hui)矛盾,激化群体对立的严(yan)重问题。
虚(xu)假摆拍“假作真时真亦(yi)假”,严(yan)重干(gan)扰网友的日常生活、社会(hui)认知和价值观念。如今网络深度嵌入每个人的日常生活,人们在网上所接触到的信息、被(bei)灌输(shu)到的理念,很(hen)大程度上会(hui)影响个体的认知水平、分析(xi)判断。而一段段虚(xu)假摆拍视频则构成了一个个信息污(wu)染源,混淆人们的认知。不能够对虚(xu)假摆拍的社会(hui)危害听(ting)之任之,认为这只是“一个段子,哈哈一乐”。
这次中央网信办特别指(zhi)出虚(xu)假摆拍中几个突出的问题:打造悲惨人设,假冒新就业群体身份(fen),虚(xu)构“苦情(qing)”戏,利用(yong)公(gong)众善意卖惨营(ying)销;通过(guo)自我(wo)包装、作秀等手段,编(bian)造“社会(hui)名流”“成功(gong)人士”等虚(xu)假人设和情(qing)节(jie),虚(xu)夸“爽剧”经历;打着“助(zhu)农”“扶(fu)贫”名义,编(bian)造悲情(qing)剧本引流敛财;等等。
首先,虚(xu)假摆拍已经形成了完整的黑色产业链,摆拍引流—圈粉涨粉—直播(bo)带货,一环扣着一环,前(qian)面骗取的是网友的同情(qing)、关注,后面把网友当韭菜收割,社会(hui)危害严(yan)重。湖北(bei)警方查处的百万粉丝博主“小小努力(li)生活”,依靠摆拍“卖惨”吸粉引流,又是被(bei)亲生父母抛弃,又是养母精神失常,其团队通过(guo)直播(bo)打赏、带货月入数(shu)十万元。这种摆拍严(yan)重消耗公(gong)众的同情(qing)心,制造社会(hui)撕裂,践踏公(gong)共诚信。
其次,虚(xu)假摆拍产业严(yan)重败坏了网络风气(qi)、恶化网络生态,低俗(su)、戾气(qi)大行其道。网红“祁天道”长(chang)期以来摆拍擦边内容,包括抢路边女孩椰汁喝、用(yong)竹签捅所谓女游客臀部。内容不堪入目,极端低俗(su),而且有(you)教唆违法的严(yan)重后果。这样的网红居然拥有(you)4600万粉丝,流量生意做得风生水起,本身就说明一些平台的网络生态、审核(he)标(biao)准、价值观念出现了问题。
第三,虚(xu)假摆拍产业正在形成严(yan)重的破窗效应,将(jiang)“娱乐至(zhi)死”贯彻到底,正在消解资讯(wen)、公(gong)共讨论的严(yan)肃性。不大力(li)治理虚(xu)假摆拍问题,那(na)么势必(bi)会(hui)形成恶性竞争,后果不堪设想:谁无耻,谁摆拍,谁就掌握了流量密码,这会(hui)引诱更多人投身到虚(xu)假摆拍中。前(qian)几天,一段驾校教练车“上树”的视频爆火(huo),其实是四川(chuan)某驾校为了流量搞(gao)的摆拍。
中央网信办将(jiang)这次专项治理聚焦于“短视频领域恶意营(ying)销”,也(ye)是充分认识到摆拍等短视频乱(luan)象,根子在恶意营(ying)销,形成了黑色商(shang)业模式:网红搞(gao)怪摆拍,MCN机构投流造势,下游还是直播(bo)带货的生意。要(yao)治理虚(xu)假摆拍,就必(bi)须斩断这样的商(shang)业闭环,压实平台责任,从严(yan)处置处罚,铲除这种违法生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