习大大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(yi)次集体学(xue)习时指出,绿色发展是高质(zhi)量发展的底色,新(xin)质(zhi)生产(chan)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(chan)力。这一(yi)论断(duan)强调了绿色发展的重要意义,揭示了新(xin)质(zhi)生产(chan)力与绿色生产(chan)力的内(nei)在关联,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、实现高质(zhi)量发展指明了方向路径(jing)。那么,为什么说新(xin)质(zhi)生产(chan)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(chan)力?“新(xin)”和“绿”有何寓意,绿色转型发展的着力点又在哪(na)?
所谓“新(xin)质(zhi)生产(chan)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(chan)力”,意指要正(zheng)确处理(li)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,蕴含(han)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(zhi)追求。新(xin)质(zhi)生产(chan)力是具有高技术(shu)、高效(xiao)能、高质(zhi)量特征的先(xian)进生产(chan)力质(zhi)态,其(qi)摒弃了传统(tong)增长(chang)方式、生产(chan)力发展路径(jing),强调通过科技创新(xin)、模式创新(xin)、制度创新(xin)等途径(jing),引(yin)领生产(chan)力要素(su)实现绿色化(hua)革新(xin)和优化(hua)组(zu)合,构(gou)建资源(yuan)消耗低、环境污染(ran)少、气候友好(hao)的发展体系,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(ti)供更(geng)高效(xiao)率、更(geng)可持续的新(xin)动能。这不仅符(fu)合绿色发展理(li)念,也开辟(pi)了生产(chan)力发展的绿色新(xin)路径(jing)。
具体来说,正(zheng)确认识和理(li)解“新(xin)质(zhi)生产(chan)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(chan)力”需从三个维度入手。首先(xian),从理(li)论上看,马克思(si)主义生产(chan)力理(li)论是新(xin)质(zhi)生产(chan)力的理(li)论来源(yuan)。马克思(si)主义生产(chan)力理(li)论涵盖了自然生产(chan)力和社会生产(chan)力,内(nei)蕴绿色意涵。传统(tong)生产(chan)力突出人对自然的控制,却忽视自然对人类的生产(chan)制约。而新(xin)质(zhi)生产(chan)力理(li)论将(jiang)人与自然共生关系纳入生产(chan)力范畴,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(si)主义生产(chan)力理(li)论。其(qi)次,从现实来看,新(xin)质(zhi)生产(chan)力能够促进生产(chan)力的绿色化(hua)跃迁与绿色低碳发展。过去,一(yi)些地方片面追求短期(qi)的经济增长(chang),以牺牲环境为代价,环境问题日渐突出。现在,各地都(dou)在转变发展理(li)念,强调发展新(xin)质(zhi)生产(chan)力,走绿色发展之路,实现经济的“含(han)金量”与“含(han)绿量”高度契合,这为高质(zhi)量发展提(ti)供了强劲推动力、支撑力。再次,从价值(zhi)目标看,发展新(xin)质(zhi)生产(chan)力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(zhi)追求,既关注(zhu)人的主体价值(zhi),又秉(bing)持生态属(shu)性,摒弃了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,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(tong)一(yi),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。
“新(xin)质(zhi)生产(chan)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(chan)力”,突出强调“新(xin)”和“绿”两个特质(zhi)。
所谓“新(xin)”,一(yi)是指“新(xin)技术(shu)”,涵盖关键共性技术(shu)、前沿引(yin)领技术(shu)、现代工程技术(shu)、颠覆性技术(shu)等。当前,颠覆性技术(shu)的创新(xin)突破已成为推动未来产(chan)业等发展的核心动力。例(li)如,量子产(chan)业的崛起源(yuan)于量子技术(shu)的突破,人工智能产(chan)业的兴(xing)起同样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(shu)的重大进步。二是指“新(xin)产(chan)业”,即战略性新(xin)兴(xing)产(chan)业和未来产(chan)业。例(li)如,以新(xin)能源(yuan)汽车(che)、锂(li)电池、光伏产(chan)品为代表的“新(xin)三样”,作为绿色产(chan)业链中的战略性新(xin)兴(xing)产(chan)业,为绿色转型注(zhu)入了新(xin)活力,正(zheng)推动整个产(chan)业体系朝绿色化(hua)、智能化(hua)、高端化(hua)方向发展。三是指“新(xin)模式”,主要表现为数字化(hua)和智能化(hua)生产(chan)模式。基于云计算、大数据、物联网等技术(shu),新(xin)模式下的产(chan)业链内(nei)部和产(chan)业链之间能够形成信息共享与协同。四是指“新(xin)动能”,包括新(xin)技术(shu)、新(xin)产(chan)业、新(xin)业态和新(xin)模式。其(qi)核心在于创新(xin),通过新(xin)技术(shu)的广泛(fan)运用,促进绿色低碳产(chan)业发展,进而推动新(xin)业态和新(xin)模式的不断(duan)涌现。
所谓“绿”,首先(xian)是绿色技术(shu)。绿色技术(shu)创新(xin)是促进绿色化(hua)、智能化(hua)发展的关键变量,其(qi)核心是绿色、循环、低碳,不仅为节能技术(shu)改造、绿色产(chan)品研发提(ti)供了新(xin)空间,还给提(ti)高资源(yuan)利用效(xiao)率、优化(hua)要素(su)配(pei)置、降低资源(yuan)能源(yuan)消耗提(ti)供了新(xin)路径(jing)。今年,浙江借助数智技术(shu)赋能,将(jiang)加快传统(tong)产(chan)业“智改数转”,持续推动传统(tong)产(chan)业高质(zhi)量发展,实施制造业重点技改项目5000项以上,就是很好(hao)的例(li)证。其(qi)次是绿色能源(yuan)。绿色能源(yuan)包括核能、风(feng)能、水能、地热能、氢能、生物质(zhi)能等可再生能源(yuan),呈现出循环再生性新(xin)质(zhi)态。例(li)如,内(nei)蒙古在提(ti)升煤制烯烃产(chan)能方面取得显(xian)著成效(xiao),助推当地能源(yuan)转型与绿色低碳发展。再次是绿色产(chan)业。聚(ju)焦实体经济发展,做强绿色制造业,从源(yuan)头解决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,从而倍增生态经济效(xiao)益。最后是绿色消费(fei)。需促进生态环境效(xiao)益与消费(fei)需求有机结合,推出更(geng)多满足消费(fei)需求的绿色产(chan)品和服务,激发绿色消费(fei)内(nei)生动力。
“新(xin)质(zhi)生产(chan)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(chan)力”告诉大家,要把握好(hao)二者之间的联接点,抓住“新(xin)”与“绿”两个关键,切实转变传统(tong)的线性增长(chang)、高碳增长(chang)方式,树牢(lao)绿色发展理(li)念,加快推动全面绿色转型,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(hua)、低碳化(hua)。
一(yi)方面,坚持创新(xin)为本,强化(hua)科技创新(xin)支撑。当前,推动绿色科技创新(xin)的原(yuan)创性技术(shu)较少,关键核心技术(shu)突破不足。需组(zu)织(zhi)开展绿色科技攻关,强化(hua)低碳发展、资源(yuan)节约、污染(ran)治理(li)、生态修复等关键领域技术(shu)攻关,加强大数据、物联网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等数字技术(shu)与绿色技术(shu)的融合,着力突破一(yi)批(pi)重大关键核心技术(shu),全面提(ti)升绿色科技创新(xin)能力。
另一(yi)方面,坚持制度为基,强化(hua)制度体系保障。随(sui)着我国持续深入推进绿色发展,经济社会各领域都(dou)需深化(hua)改革。绿色发展是目标,政策标准是保障。应与时俱进优化(hua)完善相关法律政策,对配(pei)套规章和实施细(xi)则及时查漏补缺,筑牢(lao)制度护绿的基石(shi)。比如,在鼓励(li)绿色技术(shu)创新(xin)的制度方面,应细(xi)化(hua)创新(xin)标准和认证制度,推动其(qi)在各行业的应用和发展;在绿色激励(li)制度方面,应通过税费(fei)优惠、政府补贴等激励(li)措施提(ti)高企业绿色转型的积极(ji)性,引(yin)导全社会形成更(geng)加绿色的生产(chan)生活方式。
(本文来源(yuan):经济日报 编辑:史守林 编辑系浙江省(sheng)习大大新(xin)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(si)想研究中心宁波大学(xue)基地研究员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