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 文(wen) 观(guan)察者网 阮佳琪
“关税风暴(bao)下,与特(te)朗普的(de)希望截然相反的(de)是,企业正将中国视为(wei)最安全的(de)港湾。”
美国媒体《纽(niu)约时报》9日报道称,尽管(guan)这(zhe)位美国总统持续加码对中国的(de)关税胁迫,但他(ta)对亚洲多国“狂轰滥(lan)炸”式的(de)贸(mao)易(yi)征(zheng)税,以(yi)及其后(hou)续行动的(de)不可预测性,反而促使那些在全球贸(mao)易(yi)动荡中不敢贸(mao)然决策(ce)的(de)企业,越发坚信中国是个极具吸引力的(de)选择,决定继续坚守在中国。这(zhe)与特(te)朗普极限打压中国、呼吁各国赴美投资的(de)初衷完全背道而驰。
在2018年的(de)中美第一次贸(mao)易(yi)争端中,一些亚洲国家因(yin)能够(gou)规避美对华高额关税、减(jian)少供应链中断等优势,成为(wei)转(zhuan)移(yi)在华生产线的(de)热门选择。但在特(te)朗普的(de)第二个总统任期里,上周他(ta)悍然向全球发动全面贸(mao)易(yi)战,那些曾经的(de)“理想(xiang)替代地(di)”无一幸免,都(dou)被卷(juan)入贸(mao)易(yi)纷争的(de)漩涡之中。
特(te)朗普推行的(de)所谓“对等关税”,产生了他(ta)始料未及的(de)效果。《纽(niu)约时报》发现,不少企业越发相信中国是更具吸引力的(de)生产地(di)和采购地(di),纷纷打消了将产能和供应链转(zhuan)移(yi)至越南、印度或(huo)其他(ta)亚洲国家的(de)念头。
而且,美国关税政策(ce)公布后(hou)引发的(de)混(hun)乱局面,也让(rang)企业担心对供应链进行大幅(fu)调整会(hui)引发更多动荡。面对持续不断的(de)变数和不确定性,企业更倾向于维持现状,延续与中国供应商或(huo)制造合作伙伴的(de)长期合作关系。
美国竹(zhu)纤维床上用品制造商MOSO Pillow的(de)创始人路德(Travis Luther)就告诉美国媒体,“现在,留在中国并让(rang)在中国的(de)业务持续运转(zhuan),是大家共同的(de)策(ce)略。”
特(te)朗普7日在白宫回(hui)答记者提问,继续为(wei)关税政策(ce)辩护。 视频截图
本周,路德参(can)加了一场美国企业家会(hui)议。他(ta)透露(lu)称,和其他(ta)参(can)会(hui)的(de)企业家一样(yang),自己并没有(you)花时间寻(xun)觅新的(de)合作伙伴,也没有(you)考虑从中国转(zhuan)移(yi)业务的(de)途径。相反,他(ta)正与中国伙伴继续携手(shou),寻(xun)找节省(sheng)成本或(huo)开发新产品的(de)方法。
路德进一步指(zhi)出,这(zhe)些美企之所以(yi)仍选择留在中国,是因(yin)为(wei)他(ta)们都(dou)受益于中国成熟(shu)先进的(de)制造和工(gong)程流程,成本优势已不再是中国成为(wei)商品制造首选地(di)的(de)唯一原因(yin)。他(ta)强(qiang)调,“如(ru)今,成本优势甚至都(dou)不是大多数企业留在中国的(de)主要原因(yin)了。”
同时,路德对特(te)朗普坚称“关税有(you)助于制造业回(hui)流美国”的(de)观(guan)点予以(yi)否认。对大多数企业而言,美国并非理想(xiang)的(de)投资选择。即便关税削弱了中国的(de)成本优势,多数美国工(gong)厂在制造能力、产能和速度方面,仍难以(yi)与中国比肩(jian)。
路德举例说,一位顾问告诉他(ta),在美国建造一座种植和加工(gong)竹(zhu)纤维的(de)工(gong)厂至少需要600万美金。而且在等待竹(zhu)子(zi)生长的(de)数年时间里,他(ta)仍需要继续从中国进口(kou)竹(zhu)纤维,并支付关税费用。
更何况,更换供应商,或(huo)是将转(zhuan)移(yi)整个供应链,都(dou)是一个极为(wei)艰难、昂贵又耗时的(de)过程。因(yin)此除非政府政策(ce)走向足够(gou)明确,否则企业都(dou)不愿轻(qing)易(yi)尝试(shi)。
一家国际合同制造商的(de)高管(guan)就直言不讳(hui)地(di)表示,鉴于美国政策(ce)的(de)朝(chao)令夕改,企业根本无法基于此做出将业务迁出中国的(de)长期决策(ce)。
“(美国的(de))游戏规则似乎(hu)每(mei)天都(dou)在变化。感觉大家除了按兵不动,实在别无选择。”他(ta)无奈吐槽道。
“这(zhe)就如(ru)同战争迷雾,只不过这(zhe)是一场贸(mao)易(yi)战的(de)迷雾。”供应链监控企业(si)Exiger的(de)全球风险与合规主管(guan)基特(te)·康(kang)克(ke)林(Kit Conklin)如(ru)此形容道,“政策(ce)必须具有(you)确定性,行业才能做出反应。”
美国媒体援引日本野村证券的(de)一份研究报告指(zhi)出,在美国对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(di)区挥出关税乱拳后(hou),企业将工(gong)厂迁出中国的(de)动力被“大大削弱”。这(zhe)份报告称,尽管(guan)中国仍面临美国关税上调带来的(de)巨大挑战,但“对竞争对手(shou)撒下更广泛的(de)关税网,可能无意间维护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(de)地(di)位”。
马西(Sarah Massie)经营着一家为(wei)美国企业提供对外贸(mao)易(yi)咨询服务的(de)企业(si)。她的(de)观(guan)察是,当各地(di)被加征(zheng)的(de)关税都(dou)居高不下时,人们往往倾向于维持现状。“在制造业领(ling)域,中国就是现状(的(de)代表)。”
“如(ru)果所有(you)人都(dou)受到冲击(ji),那必然会(hui)让(rang)一些企业放弃(qi)寻(xun)找新出路。”马西向美国媒体阐述(shu)企业的(de)普遍想(xiang)法,“人们会(hui)想(xiang),至少大家清(qing)楚这(zhe)个(中国)供应商能给大家提供什(shi)么,而且在关税实施前,双方合作愉快、彼此满意,那为(wei)何不继续保持这(zhe)种良(liang)好状态呢?”
来源|观(guan)察者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