袁曙光(左)与工友在巡检中(zhong)。
红网时刻资讯2月6日讯(记者 肖帅 通讯员 郝亚兰)春运的邵阳站,站台间人声鼎沸。有(you)一个身影格外引人注目,他就是邵阳高铁房(fang)建工区的巡站人员袁曙光。身着(zhe)工作(zuo)服,眼神专(zhuan)注,手中(zhong)的电筒光束扫过站台雨棚的钢梁。这是他加入铁路大家庭以来(lai)的第38个春运,也是职业生涯的最后一个春运。按照政策,这位60岁的老党员将在2月23日春运结束后的第一天正式卸下铁路工装。
袁曙光1984年退(tui)伍,1987年扎根铁路。从列车段运转车长、列车员到售(shou)票员,他积累了丰富的铁路工作(zuo)经验(yan)。2013年,他转岗至怀化(hua)房(fang)建公(gong)寓段,成为邵阳站的一名巡检人员,负责检查车站的房(fang)建设备。“袁师傅的巡站轨迹(ji),就是邵阳站的年轮。”年轻工长唐震(zhen)宇指着(zhe)手机里的步数排行榜感慨道。
在过去驻站值守期间,他每天四(si)次巡检,日均步数稳定在2万步以上(shang),足迹(ji)遍布候车大厅(ting)、地下通道和站台雨棚。这份坚持,是他对旅客安全的承(cheng)诺,也是他与车站成长的见证。
袁曙光发现问题迅速反应。“老袁眼里容不得半点隐患。”这是工友对他的点评。
大年初八的傍晚,返程客流(liu)高峰持续涌向邵阳站。袁曙光在巡站中(zhong)发现男厕(ce)所洗手池水管破裂(lie),水流(liu)正顺着(zhe)墙根蔓延。他迅速返回工区取来(lai)备用水管,在狭小(xiao)空间里蜷身作(zuo)业,关闭阀门、拆卸旧管、安装新件,整套动作(zuo)一气(qi)呵成。待工区其他人员赶到时,他已在擦拭(shi)镜面水渍。“春运设备使用频率是平时的三(san)倍,必须抢时间。”他抹(mo)了把额头的汗(han),笑呵呵地说道。这样的场景,11年来(lai)重复了无数次。
对袁曙光而(er)言,春运不仅是工作(zuo),更(geng)是刻在骨子里的使命。38个春节(jie),他从未陪家人吃过完整的年夜饭(fan),妻子总怪他“把车站当第二个家”。还有(you)不到20天,袁曙光就要正式退(tui)休了。现在每天巡检完,他都会站在车站前,看看崭新的候车厅(ting)。“只要工区需要,我(wo)随时可以回来(lai)搭把手。”他摸着(zhe)手中(zhong)的工具包,声音有(you)些沙哑地说道。
三(san)十余载的铁路生涯,袁曙光就像一棵坚韧不拔的“不老松”,扎根在邵阳站这片土地。在他即(ji)将退(tui)休之际,用实际行动站好了最后一班岗,给职业生涯画上(shang)了一个圆满的句号(hao)。他的故事,不仅仅是个人的告别(bie),更(geng)是全体铁路人的缩影。
“只要有(you)需要,我(wo)随时可以回来(lai)搭把手。”这句话成为袁曙光职业生涯的真实写照,也成为他对铁路事业无尽热爱的见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