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过(guo)经典影片《珍珠(zhu)港》的朋友(you)们一定记得这样一幕,一枚日军战斗机投掷航空炸弹命(ming)中目标后并没有马上爆(bao)炸,而是弹跳了几次后重重砸到了旁边的油罐,美(mei)军士兵见状认为是哑弹,怎料(liao)当炸弹后面正在旋转的小(xiao)螺旋桨停止后,便引发了剧烈(lie)爆(bao)炸。这个小(xiao)螺旋桨是做什么用的呢?
图为影片《珍珠(zhu)港》画面
首先大家要(yao)知道(dao),二战时期,航空炸弹作为一种比(bi)较先进的武器(qi),是非常危险的易爆(bao)品,不管在运输还(hai)是挂载的时候都极易发生事故,引发爆(bao)炸。所以,航空炸弹在运输和储存的时候,弹体和引信都是分开的,只有在挂载到战斗机或轰炸机时,地勤人员才会将引信装到航弹上,而战斗机飞行员也会根据任(ren)务(wu)来选择使用哪(na)种引信。
一种“小(xiao)螺旋桨”延时引信
文章开头(tou)所说的“小(xiao)螺旋桨”就是一种引信,早期的航弹多为使用触(chu)发引信,由于航弹在落地时的速度很快,砸到地面后触(chu)发引信极容易造成损(sun)坏从而哑弹。“小(xiao)螺旋桨”就起到了作用,当航弹从战斗机或轰炸机上抛出后,“小(xiao)螺旋桨”在高速气流(liu)的作用下开始(shi)旋转,从而解锁(suo)航弹保险,令其处于随时随时待命(ming)的状态,当当螺旋桨转到一定圈数后,便会引发爆(bao)炸。轰炸机在轰炸时,需要(yao)提前(qian)算好投弹高度,第一是为了命(ming)中目标,另外也利于航弹引信的调(diao)节。
影片《珍珠(zhu)港》画面
这种小(xiao)螺旋桨其实就是一种定时引信,地勤人员可以通(tong)过(guo)调(diao)节控(kong)制其功能,从而适应各(ge)种任(ren)务(wu),影片中击中亚利桑那号被一枚装有延时引信的重型航弹击中,当炸弹尾部的“小(xiao)螺旋桨”停止转动后,便引发剧烈(lie)爆(bao)炸,造成这艘战列舰的沉(chen)没,这种就是设定为延迟引爆(bao)。另外还(hai)可以设定为空爆(bao)弹。
日军在二战后期制造出了一种空爆(bao)燃烧防空炸弹,其主要(yao)用途就是抵挡来犯的美(mei)军轰炸机。这种武器(qi)被命(ming)名为99型3号Mk.3 HE /燃烧弹,这种防空炸弹的引信被设定为在下落1000米的时候爆(bao)炸,其总(zong)重约(yue)为30公斤,弹体内装有144颗黄磷燃烧弹。其弹体外壳有四个螺旋状的飞行稳定翼,使其可以产生旋转,稳定姿态。其弹底(di)尾翼也是倾斜状,使其保持稳定。使用时需要(yao)飞行员飞到轰炸机群前(qian)方3000米处,海拔差1000米的地方,释放即可,一架零式战机可以携带(dai)两枚这种炸弹。
可见其弹体内部黄磷弹
当这种炸弹在空中引爆(bao)时,会将这些燃烧弹抛向四周,从而引燃美(mei)军轰炸机,但在实战之中并没有击落记录。另外,通(tong)过(guo)更换延时引信,该弹种还(hai)可变为对地攻击,令其在触(chu)及地面的瞬间(jian)爆(bao)炸,从而杀(sha)伤地面人员。
空中爆(bao)炸的情景酷似“章鱼”
现代,电子(zi)定时引信的出现,令这种“小(xiao)螺旋桨”失(shi)去了作用,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(tai)。但在一些大型航弹上仍然可以见到它的身影,例如我国(guo)的250公斤3型子(zi)母炸弹,在其弹体顶部就有这种装置,用于击发空中抛射机构,从而散布小(xiao)型炸弹。
图为250-3型反坦克子(zi)母炸弹,其头(tou)部机械装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