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网财(cai)经3月14日讯(xun) 3月14日,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(jing)监管局引导,北京(jing)市银行业协会、中国网财(cai)经、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联合(he)主(zhu)办的(de)中外金融学问交流会暨《金融伴(ban)我成长(外国人版)》推介会于清华大学成功举办。本次活动由中国银行北京(jing)市分行作为支撑(chi)单位,邀请到来自金融监管、行业协会、金融机构、专家学者等多方代表,就中外金融学问交流展开深度对话。同时现(xian)场吸引到百余位外籍留学生踊跃参与,同与会嘉宾一道,切身感受中国特色金融学问的(de)独特魅力与时代价值。
北京(jing)金融监管局一级(ji)巡视(shi)员逯剑在会议致辞中指出,“相(xiang)知无远近(jin),万(wan)里尚为邻。”今天,大家将中外金融学问的(de)交流与互鉴(jian)作为主(zhu)题,搭建桥梁、增进理解。金融不仅是数字和规则,更是一种学问表达。比如,中国特色金融学问强调“稳健”,与传统学问中“中庸”理念不谋而合(he);而西方金融学问更注重(zhong)创新(xin),契合(he)了西方敢于冒险的(de)开拓精神。这些差(cha)异背(bei)后(hou),是历史积淀与价值取向的(de)不同。但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,金融的(de)本质始终是资源配(pei)置、促进发展。
逯剑先容近(jin)年来,中国金融市场在开放(fang)中不断吸取国际经验,也在实践中诠释“中国特色金融学问”。大家推动绿色金融助(zhu)力“双碳”目标,科技赋能普惠金融,技术创新(xin)打破传统金融壁垒,让更多小微企业和普通消费(fei)者获益——这既是中国的(de)探索(suo),也是对全球金融发展的(de)贡献。《金融伴(ban)我成长(外国人版)》这本书,正是这种互鉴(jian)精神的(de)体现(xian)。它(ta)用中英文双语编写,覆盖了留学、旅游(you)、生活、创业等多样金融场景,也贴心帮助(zhu)在海外生活的(de)留学生融入(ru)当地学问、获取安全保障,希翼大家在中国“学习旅游(you)舒心,生活工作安心”。
“外籍人士在中国开户无需填写大量表格和证明材料,如今只(zhi)需护(hu)照和手机操作;不必兑换和携带现(xian)金,扫码(ma)支付已覆盖街头巷尾(wei)。习近(jin)平(ping)总书记多次强调:‘中国开放(fang)的(de)大门不会关闭,只(zhi)会越(yue)开越(yue)大。’这些变化的(de)背(bei)后(hou),是中国对世界的(de)慎重(zhong)承诺,也是大家各界共同努力的(de)结果。”逯剑表示(shi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