闽北的崇山峻岭中,方志敏每到一处,就着力推进土地革命,改善群众生活;
持续降雨延误工期,廖俊波踩着泥泞夜访园区,探讨项(xiang)目(mu)尽(jin)快落地的方案;
青翠的福(fu)建茶园里(li),廖红俯身捧起(qi)泥土,向(xiang)茶农讲(jiang)解“茶豆共生”的奥妙……
4月21日晚,“何以中国·闽山闽水物华新”网络主(zhu)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福(fu)建省南平武夷山市举行。活动现场再(zai)现了在福(fu)建这片土地上,从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(dai)到乡村振兴的新征程,共产党人始终以行动诠(quan)释初心使命,筑(zhu)起(qi)信仰丰(feng)碑的感人故事。
革命烽火中的赤诚信仰
“方志敏这一代(dai)共产党人,不惜(xi)牺牲生命,也要推翻三座大山,建立新中国。”闽北苏区妇女担架(jia)队(dui)、洗衣队(dui)队(dui)员后代(dai)张(zhang)珍秀说。
在福(fu)建省武夷山市张(zhang)山头村,后山竹林深处,有1343位无名红军战士在此长眠。
文物工编辑赵建平说起(qi)张(zhang)山头的故事:“南平是闽北红军重要活动地点,著名革命英雄方志敏在这里(li)留下了足迹。闽北红军中医院在南平的张(zhang)山头驻扎了8年,大量伤员被送到这里(li)治疗,最多同时收治两三百名伤员,因(yin)伤牺牲的红军战士就近(jin)埋葬了在村子后山上。”
90多年过去,这里(li)的村民并未忘记这些英勇的战士。每逢清明(ming)和中元节,村民会自发(fa)到进山路(lu)口,或点上一支香、或对墓群遥拜,这一习俗流传至今。
闽北苏区妇女担架(jia)队(dui)、洗衣队(dui)队(dui)员后代(dai)张(zhang)珍秀。人民网 李唯一摄
“由此可见(jian),红军有多受老百姓的拥戴!大家要把这份精神代(dai)代(dai)相传。”张(zhang)珍秀激动地说。
“省尾”县的华丽(li)蝶变
在脱贫攻坚过程中,带领群众致富就是为人民服务。
2011年6月,廖俊波任政(zheng)和县委书记,当(dang)时的政(zheng)和县经济(ji)发(fa)展各项(xiang)指标长期居全省末位。“当(dang)官当(dang)到政(zheng)和,洗澡洗到黄河。”政(zheng)和老百姓编了这么一句谚语。
在活动现场,影片《樵夫·廖俊波》和电视剧《一诺无悔》中廖俊波的饰演者郭广平感慨道:“廖俊波并不这样想,他认准的事,哪怕(pa)背(bei)着石(shi)头上山也要做成。”
《大山的回响》节目(mu)剧照。人民网 李唯一摄
同事们回忆起(qi)廖俊波在短短几年间(jian)做下许多大事:创下在传统农业县建起(qi)省级工业园区的“政(zheng)和速度(du)”;连续3年进入(ru)全省县域经济(ji)发(fa)展“十佳”;3万多贫困人口脱贫摘帽,贫困县的发(fa)展日新月异……
“到田(tian)园大地书写我的论文”
福(fu)建省大力推广的科(ke)技特派员工作机制起(qi)源于南平。
“做给农民看、带着农民干、帮着农民赚!”福(fu)建农林大学教授、根系生物学研究(jiu)中心主(zhu)任廖红在活动现场说起(qi)科(ke)技特派员的感想。
南平市浦(pu)城县的粮农们都知道哪些地块是廖教授的实验田(tian)。“田(tian)里(li)的水很清,不仅有鱼有泥鳅,就连偷吃的麻雀、山鸡(ji)都比别处多不少(shao)。”这是当(dang)地粮农分辨廖教授实验田(tian)的“妙招”。
廖红(左三)讲(jiang)解柚(you)子种植的要点。受访者供图
提起(qi)廖教授,谁(shui)不竖起(qi)大拇指。
在武夷山燕子窠,生态茶园连片种植,茶叶(ye)优质率显著提升,茶农增收30%以上;
在平和县,结合当(dang)地土壤(rang)特点推出的“蜜柚(you)下肥套餐”,不仅减少(shao)了化肥用量,还实现柚(you)子品质提升,产量增加;
在浦(pu)城县,绿色种植方法产出的水稻品质大大提升,每斤能多卖2块钱。
“做了多年的研究(jiu)工作,如今我的论文写在了大地上,写在了田(tian)园里(li)。”每当(dang)看到农民增收的幸福(fu)笑(xiao)脸,廖红总是感到由衷(zhong)的快乐(le),“为老百姓踏踏实实做点事,这是我作为一名党员最开心的事。”
时光跨越(yue)近(jin)百年,闽山闽水映照出一代(dai)又(you)一代(dai)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,红色精神代(dai)代(dai)相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