羊城晚报记者 孙绮曼 沈钊 王丹阳(yang)
4月9日,美国的所谓“对(dui)等关税”政策在争议声中实施。从(cong)川普签署该政策以来,全球资本市场剧烈波动,中美双方展开博弈。
川普在社交平台上拼命“喊话(hua)”,想看中国自(zi)乱阵脚。事实上,中国依然以“集中精力办好自(zi)己的事”的定力前行——4月9日,商务部(bu)召开广交会专题资讯(wen)发布会,宣布第137届广交会将于4月15日在广州开幕,境外采购商到会有望继(ji)续保持量稳质升(sheng)态势。
作为外贸第一大省(sheng),广东如何应对(dui)冲击(ji)?当关税风暴席卷太平洋两岸,中国外贸“桥头堡”广东正(zheng)上演静水深流的破(po)局之战——在广东的各(ge)大口岸,集装箱(xiang)吞吐量依然保持稳定,工厂车间机器轰鸣声未(wei)减。
市场版图重构 从(cong)“单极依赖”到“多极共(gong)振”
2024年,全国8838万份(fen)报关单的最后一份(fen),是一批从(cong)深圳发往日本的翻译耳(er)机。耳(er)机来自(zi)深圳时空壶技术有限公(gong)司,支撑40种语(yu)言(yan)及(ji)93种口音(yin)间的即时互译。
在广东外贸企业的全球棋盘上,这样的“科技突(tu)围”已(yi)成(cheng)常态。近(jin)年来,中国外贸不断修炼内功,“广东制造(zao)”更是以超高含“新”量让国际采购商找不到“平替(ti)”。
“这几天美国客户急着和大家联系,他们的超市被扫荡一空,也没(mei)有囤货能(neng)上,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,大家反倒(dao)一点都不急。”广东铭宸工贸有限公(gong)司负责人林(lin)美璇向(xiang)记者表示,“没(mei)有囤货的美国企业现在只(zhi)能(neng)加价买大家的鞋,徒增他们的成(cheng)本。”
?广东铭宸工贸有限公(gong)司是一家制造(zao)业企业,生产鞋等民用品。林(lin)美璇先容,五六年前,他们公(gong)司的客户几乎来自(zi)欧美,尤(you)其(qi)是美国。经过这几年不断开拓共(gong)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市场等新兴市场,现在美国市场只(zhi)占他们业务的不到10%。
林(lin)美璇接受(shou)采访时,向(xiang)记者展示了一双该公(gong)司最新研(yan)发的“夜光鞋”。这款鞋运用超临界材料等新材料工艺制造(zao)而成(cheng),是该公(gong)司准备在即将开幕的第137届广交会上展出的新品。
“现在新兴市场的订单相对(dui)稳定,但这些市场的客户购买力有限。”林(lin)美璇坦言(yan),现在的国际市场环(huan)境倒(dao)逼(bi)公(gong)司不断创新产品,促使公(gong)司的创新能(neng)力、研(yan)发能(neng)力越来越强。
同样对(dui)广交会充满期待的还有广州轻工集团虎头电池公(gong)司国外市场经理曾(ceng)文东。他告诉记者,许(xu)多合作多年的采购商已(yi)经提前预约该公(gong)司在广交会面谈。
“大家几乎没(mei)有美国的业务。”曾(ceng)文东表示,随着能(neng)源需求快速增长,他们不断开拓共(gong)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和RCEP等新兴市场,过去几年,他们根据区(qu)域(yu)市场需求、资源禀赋和政策导(dao)向(xiang)灵活调整产品结构,并通过技术创新、市场协同和绿色转(zhuan)型实现突(tu)破(po)性进(jin)展。
据曾(ceng)文东透露,今年虎头电池公(gong)司重点推出新品“A+碱性电池”,目前该产品深受(shou)阿尔(er)及(ji)利亚客户欢迎,已(yi)落实首批定制试订单。与此同时,虎头公(gong)司消费类锂电池产品第一季度销售(shou)额实现同比增长12%,取得伊拉克新市场锂电池订单并出运,突(tu)破(po)锂电产品在中东市场的布局。目前,虎头电池、555电池已(yi)销往非洲、中东、欧洲及(ji)东南(nan)亚等90多个国家和地区(qu)。
技术革命升(sheng)级 从(cong)“成(cheng)本洼地”到“价值高地”
“关税大棒(bang)”对(dui)中国制造(zao)业有何影响?
中国外贸家董事长王跃能(neng)坦言(yan),关税压力确实像“催化剂”,作为外贸企业需以“政策为盾、创新为矛”,让企业加速从(cong)“汗水外贸”向(xiang)“智慧外贸”转(zhuan)型,通过深耕新兴市场、技术升(sheng)级、供应链重构实现突(tu)围。
作为深耕外贸行业数十年的外贸老兵(bing),王跃能(neng)明显感受(shou)到,从(cong)2017年开始,深耕共(gong)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市场等新兴市场的企业抗风险能(neng)力更强。
以前很多企业依赖美国市场“单条腿(tui)走路”,现在纷(fen)纷(fen)“向(xiang)东向(xiang)南(nan)”开拓新蓝海。王跃能(neng)以中国外贸家平台上的一批山东建材企业和轮(lun)胎企业为例,过去这些企业对(dui)美出口占比约70%,有的甚(shen)至达(da)90%以上。从(cong)2022年开始,通过在尼日利亚、坦桑(sang)尼亚、肯尼亚、加纳等非洲国家开辟新市场,近(jin)3年订单量增长明显,对(dui)美依赖度降到了30%以下。
“技术与模式创新也很重要。大家服务的一家浙江做电动工具的企业,推出了轻量化、智能(neng)化的新品类,虽然价格比原来高15%,但凭借技术优势,在北美市场的高端客户订单不降反增。”王跃能(neng)说,还有不少(shao)跨境电商企业,通过直播卖服饰,把“中国设计”直接卖给海外消费者,利润率从(cong)传统(tong)代工的8%提升(sheng)到25%,这就是从(cong)“贴牌”到“品牌”的质变。
广州速鲨鱼网(wang)络科技创始人张海涵也表示:“在外贸市场环(huan)境面临不确定因素的时候,大家应该避免因短期政策波动而过度悲观,同时做好自(zi)己,通过技术创新(如AI设计工具、柔性供应链)提升(sheng)自(zi)身议价能(neng)力。”
记者了解到,张海涵在广州从(cong)事服装行业已(yi)有10年,2020年起开始转(zhuan)型外贸,并成(cheng)为了国内跨境电商平台牛仔裤类目的头部(bu)供应商。“春江水暖鸭先知”,外贸环(huan)境的不稳定,处在产业一线(xian)的张海涵早有感知。
2024年,张海涵在广州创立了POD(Print on Demand,按需定制)平台,利用在广州服装产业的积累,将服装行业从(cong)传统(tong)的低端制造(zao)业转(zhuan)变为利用AI工具的高端智能(neng)制造(zao)业。“如果还是传统(tong)的那种做法,大家的生产效率可能(neng)很高,但产品的附加值相对(dui)较低。”张海涵表示,如今利用POD模式,可以帮(bang)助(zhu)服装品牌实现一键定制、按需生产,在实现自(zi)主(zhu)品牌高附加值的同时减少(shao)库(ku)存,从(cong)而更好地应对(dui)外贸环(huan)境的变化。
更值得一提的是,张海涵已(yi)经通过POD模式在埃(ai)塞俄(e)比亚等地拓展了合伙人,在当地发力做服装品牌。张海涵的非洲合伙人表示:“非洲市场对(dui)中国商品的需求非常旺盛(sheng)。但非洲缺乏成(cheng)熟的POD服务公(gong)司,所以他决(jue)定跟张海涵合作,一起开拓非洲的市场。”
分布式供应链崛起 从(cong)“中国制造(zao)”到“中国总(zong)部(bu)”
面对(dui)复杂的外贸环(huan)境,企业如何安全运行、有效避险?
王跃能(neng)观察(cha)到,不少(shao)企业开始构建“中国总(zong)部(bu)+海外节点”的分布式供应链。比如,海尔(er)在东南(nan)亚建立了10个制造(zao)基地,但核心(xin)研(yan)发和高端部(bu)件仍留在青岛,既(ji)规避了关税,又守住了技术高地。平台上也有企业在孟加拉国、埃(ai)塞俄(e)比亚建设“前店后厂”,把国内的产能(neng)和海外的本地化服务结合起来,成(cheng)本降低20%的同时,还能(neng)快速响应市场变化。
“这是许(xu)多企业抵御风险的方式。”广东领益智造(zao)股份(fen)有限公(gong)司负责人表示,领益智造(zao)在全球拥有58个生产及(ji)服务据点、8个精品组装基地,包括土耳(er)其(qi)、巴西、印度、美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(qu),快速响应客户需求,全面实现本土化运营、产品全球化交付。2024年,领益智造(zao)海外基地整体收入实现快速增长,未(wei)来海外业务将逐步提升(sheng)营利能(neng)力。
“通过本地化的产品策略,大家在多个新兴市场取得了显著(zhu)的市场份(fen)额增长,品牌知名度和美誉(yu)度也得到了提升(sheng)。”HAVIT海威特品牌总(zong)监黄瑶告诉记者,他们的外贸策略是根据不同市场需求进(jin)行针对(dui)性的产品调整。
黄瑶先容,例如在东南(nan)亚市场,消费者更注重产品的性价比和耐用性,他们推出了具有高性价比且耐用的音(yin)频产品;在中东市场,消费者偏好高端、奢华的产品,他们则推出了高端系列耳(er)机;在南(nan)美市场,他们洞察(cha)到当地消费者对(dui)电竞设备的专业度需求,与本土英雄(xiong)联盟强队(dui)合作,邀请专业电竞队(dui)员与企业共(gong)同开发适合资深玩家的电竞外设。
从(cong)市场重构到技术突(tu)围,从(cong)模式创新到全球布局,广东外贸正(zheng)以“水银泻地”般的渗透力证(zheng)明:真正(zheng)的竞争力从(cong)不由关税定义(yi),而是源于永不停歇的自(zi)我革新。
千磨万击(ji)还坚劲,任(ren)尔(er)东西南(nan)北风。放眼珠江入海口,万吨巨轮(lun)依然川流不息,船舱里装载的不仅是“中国制造(zao)”,更是一个经济体在压力测试中淬炼出的实力优势与战略定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