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动物福(fu)利?
动物福(fu)利是指动物在其生长(chang)发育过程中需享有的良好(hao)状态,涵盖了动物的生理、心理和行为等多个(ge)方(fang)面,旨(zhi)在确保动物能够在人类饲养干(gan)预(yu)下尽可(ke)能减少痛苦,享受健康、舒适(shi)的生活。
为什么要推行福(fu)利养殖?
目前的集约化养殖通过高密度饲养限制了动物的活动空间,有可(ke)能产生动物应激和生理损伤(如羽毛脱落、代谢紊乱等),也有可(ke)能产生抗生素滥用、耐药性增加等公共卫生隐(yin)患。
推行福(fu)利养殖既是履(lu)行动物福(fu)利伦理责(ze)任的必然选择,也是破解传统养殖弊端的重要路径(jing)。通过科(ke)学管理实现动物健康、产品安(an)全与效益提升的多重目标(biao),正(zheng)成为畜牧业(ye)可(ke)持续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(fang)向。
福(fu)利养殖的原则有哪些?
由联(lian)合国(guo)粮食(shi)及(ji)农业(ye)组织(FAO)等全球16家机构联(lian)合倡(chang)议的《北京(jing)共识》于2018年(nian)正(zheng)式(shi)发布(bu),首次将动物福(fu)利纳入全球农食(shi)体系转型框(kuang)架,明确动物福(fu)利的五大原则:免饥渴、免不(bu)适(shi)、免痛苦、免恐惧、表达天性,现已成为全球农场动物福(fu)利纲领(ling)性文件。
-免饥渴:动物可(ke)以得到(dao)新鲜饮(yin)水和足够且营养丰富的食(shi)物。
-免不(bu)适(shi):需要提供洁净、舒适(shi)的环境。
-免痛苦:做(zuo)好(hao)疾病预(yu)防,并对患病动物进行及(ji)时(shi)的治疗。
-免恐惧:减少应激,确保提供的条件和处(chu)置(zhi)方(fang)式(shi)能避免动物的精神痛苦。
-表达天性:提供足够的空间和适(shi)当(dang)的设施,以表达它们的天性。
我国(guo)福(fu)利养殖发展如何?
近年(nian)来,我国(guo)福(fu)利养殖在国(guo)内外市场推动和技术(shu)升级下逐步发展,涌现出了生态放养、林下养殖、大笼饲养、网床平养等多种福(fu)利养殖模式(shi),但受限于成本压(ya)力、标(biao)准缺失和传统模式(shi)惯性,发展较为缓慢。世界农场动物福(fu)利协会(hui)于2014年(nian)设立面向中国(guo)企业(ye)的“福(fu)利养殖金猪奖”,2017年(nian)增设“福(fu)利养殖金鸡奖”和“福(fu)利养殖金蛋奖,先后有超过一百家企业(ye)获得相关奖项。目前国(guo)内龙头企业(ye)纷纷布(bu)局非笼养蛋鸡产业(ye),规划产能达1000万羽以上(shang)。
北京(jing)市在全国(guo)较早开始动物福(fu)利养殖实践,北京(jing)绿多乐(le)农业(ye)有限企业的绿嘟嘟农庄,通过开展林下低密度饲养北京(jing)油(you)鸡,2017年(nian)获得世界农场动物福(fu)利协会(hui)和动物福(fu)利国(guo)际合作委员会(hui)颁发的福(fu)利养殖金鸡奖和金蛋奖(双五星(xing)级奖)。
目前,北京(jing)市林下生态养殖示范点不(bu)断增加,规模化非笼养蛋鸡生产基地也在建设当(dang)中,动物福(fu)利组织认可(ke)的北京(jing)企业(ye)已增加至3个(ge)。
上(shang)图为传统的生态放养,下图为林下低密度饲养
误(wu)区与解读
误(wu)区1:福(fu)利养殖=非笼养=散(san)养?
福(fu)利养殖是一种养殖理念,也是一套综合性养殖方(fang)案,核心是实现人类需求与动物健康的动态平衡,其中包(bao)含但不(bu)限于非笼养,甚至可(ke)以采用一些笼具(如鸡的福(fu)利笼和猪的智能化笼具)。
非笼养特指取(qu)消笼具限制的饲养方(fang)式(shi)(如散(san)养和平养),属于福(fu)利养殖中的一种具体实践形式(shi);散(san)养则是非笼养的一种形式(shi),通过空间福(fu)利的改(gai)善来满(man)足动物自然行为需求;不(bu)管是非笼养还是散(san)养,都需要与其他配套措施(如疫(yi)病防控、环境调控等)相结合才能达到(dao)福(fu)利养殖目标(biao)。
依次为地面散(san)养、网上(shang)平养、福(fu)利笼饲养
误(wu)区2:福(fu)利养殖=成本增加=售价提高?
福(fu)利养殖初期(qi)需投入一定资金用于设施改(gai)造,而且养殖密度的降低必然会(hui)增加设施设备的折旧成本;此(ci)外,动物活动量的增加也会(hui)提高饲料(liao)消耗(hao)量;从(cong)这个(ge)角度来讲,福(fu)利养殖会(hui)增加养殖成本。但福(fu)利养殖可(ke)通过更为科(ke)学的管理,降低死淘率(lu)、减少用药和免疫(yi)、提高生产性能等,从(cong)长(chang)期(qi)来看(kan)可(ke)以节约饲养成本,因此(ci)对于总体成本的影响需综合考(kao)量。丹麦、荷兰通过福(fu)利养殖技术(shu),降低了肉(蛋)比,总体实现了生产成本与动物福(fu)利的平衡。
由于我国(guo)福(fu)利养殖产品占比较少,消费者对稀缺产品具有一定的认可(ke)度,加之欧美对福(fu)利认证产品的准入要求,可(ke)以一定程度增加市场溢(yi)价,尤其在高端消费和出口市场优势(shi)显(xian)著。
总之,福(fu)利养殖并非单纯(chun)“高成本、高售价”,仍然需通过科(ke)学管理节本增效,通过品质控制和品牌打造,实现养殖业(ye)可(ke)持续、稳定、健康发展。(供稿:北京(jing)市农业(ye)农村宣传中心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