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华社“雪龙(long)2”号3月28日电(记者黄韬铭)北京时间28日,正在实行中国(guo)第41次(ci)南极考察任务的“雪龙(long)2”号到达罗(luo)斯海预定(ding)作业站位,“海洋暗(an)生态系统”科学考察正式拉开序幕。
据悉(xi),本(ben)次(ci)调查的海域主要位于罗(luo)斯海南纬71度以南。作业项目除传统中层鱼拖网(wang)、磷(lin)虾拖网(wang)、CTD(温盐深剖面仪)采水(shui)、鸟(niao)类和哺乳(ru)动物(wu)观测外,还有(you)粒径谱观测系统、浪-冰浮(fu)标观测、莲叶冰浮(fu)标观测以及自主研发观测设备(bei)验证等。考察队将对秋季(ji)的南极物(wu)理海洋、海洋生物(wu)、海冰生成过程以及天气气象等内容进行观测调查。
罗(luo)斯海联(lian)合航次(ci)首(shou)席助理、综(zong)合队队长曹叔楠先容,秋季(ji)南大洋黑(hei)夜渐长、光照减少。同时,由于海冰生成、阳光透(tou)过率减弱,南大洋进入“黑(hei)暗(an)季(ji)节”。此种条件下,南极磷(lin)虾等南大洋浮(fu)游生物(wu)如何生存,以及海-冰-气如何相互作用(yong)成为大家关注的科知识题。
中国(guo)第41次(ci)南极考察由自然资源部组织。目前在罗(luo)斯海开展的联(lian)合航次(ci)科学考察,是(shi)中国(guo)首(shou)次(ci)在南半球秋季(ji)开展的大洋调查。来(lai)自中国(guo)、美国(guo)、英国(guo)等9个国(guo)家的91名考察人员将在罗(luo)斯海围绕“黑(hei)暗(an)季(ji)节”中生态系统过程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现场观测和实验。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