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(yue)28日14时20分,缅甸发生7.7级地震(zhen),震(zhen)源(yuan)深度30公里(li),此次地震(zhen)是今(jin)年迄今(jin)为止全(quan)球震(zhen)级最高的地震(zhen)灾害(hai)。
据(ju)央视资讯报道,在此次地震(zhen)中(zhong)受(shou)灾较重的曼德勒省、实皆省、内比都(dou)等地,大量基础设施遭到破坏(huai),数百栋房屋损毁或倒塌,救(jiu)援和医疗物资严重匮乏(fa)。
云南(nan)大学一位专注缅甸研(yan)究的学者对新京报记者表示,缅甸近年来政治动荡和武装冲突频发,可能会进一步增加此次人道主义救(jiu)援的复杂性。
另一位学者,清华大学政治学博士姚颖曾在震(zhen)前多次赴缅甸田野调查,她(ta)向(xiang)新京报记者指出,与2008年缅甸遭受(shou)强热(re)带风暴“纳尔吉斯”时不同,此次军政府当局未(wei)限制国际援助力量进入。
3月(yue)29日,国家国际发展合(he)作署(shu)资讯发言人李明应询表示,缅甸强震(zhen)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(chan)损失。应缅甸政府请求,中(zhong)国政府决定向(xiang)缅甸提供1亿元人民币紧急人道主义援助,包(bao)括派遣两支(zhi)救(jiu)援队,并提供帐篷(peng)、毛毯、急救(jiu)包(bao)、食品、饮(yin)用水等灾区急需物资。
缅甸地震(zhen)中(zhong)一座倒塌的建(jian)筑。图源(yuan):央视资讯
乡村地区建(jian)筑多为竹(zhu)木结构
根据(ju)此前的调研(yan),姚颖认为此次地震(zhen)救(jiu)援存在多种难点。一方面,缅甸的基础设施欠佳。道路硬(ying)化(hua)率只(zhi)有20%左右,且已硬(ying)化(hua)道路的质量普遍较差。另一方面,缅甸建(jian)筑物普遍质量不高,很难抵御地震(zhen)冲击。
此外,缅甸让她(ta)印象深刻(ke)的还有普遍的供电不足问(wen)题。她(ta)在2019年曾就缅甸中(zhong)部农村地区的供电问(wen)题做过研(yan)究报告(gao)。缅甸城区主要依靠国家电网供电,停电时靠柴油机发电;农村地区则主要依靠太阳能等分布式(shi)供电,条件一般(ban)的家庭很多从电动车或机器上拆下蓄电池作为储电设备,通常是白天充电,晚上仅够供灯泡、电扇使用,给手(shou)机充电,有柴油电机或蓄电池大的家庭才能供其他电器。
曼德勒省和实皆省所在的缅甸中(zhong)部干燥区是人口密集的区域,也(ye)是农作物种植的重要区域,乡村人口占多数。她(ta)提到中(zhong)部的农村地区自给自足,相对不那(na)么依赖国家电网和外界(jie)输入物资,因此可能“会比较有韧性”。
同时,根据(ju)2014年缅甸人口普查的数据(ju),约80%的家庭居住在木制或竹(zhu)制房屋中(zhong),只(zhi)有约11.3%的家庭居住在砖(zhuan)混结构的房屋中(zhong)。姚颖认为,在地震(zhen)中(zhong)木制或竹(zhu)制房屋具有较高的弹性和较低的重量,对人造成的伤害(hai)相对砖(zhuan)瓦房更(geng)小。
上述云南(nan)大学学者也(ye)提到,缅甸城镇地区房屋与人口密集,损失通常更(geng)严重;而乡村的木制或竹(zhu)制房屋,屋顶为彩钢瓦或铁皮,此类轻质材料(liao)反而能降低人员伤亡风险(xian)。
姚颖还提到,气候问(wen)题也(ye)可能成为地震(zhen)救(jiu)援的一大难点。她(ta)先容,震(zhen)源(yuan)所在的地区气候干燥炎热(re),去年最高温度出现在4月(yue)底,达到48摄(she)氏度,严重影响当地人生活(huo)。“当地即将进入热(re)季(ji),之后(hou)便是雨(yu)季(ji),需防范虫害(hai)、登革热(re)和疟疾等风险(xian)。”她(ta)特别(bie)指出,蚊帐或成地震(zhen)救(jiu)援中(zhong)紧缺的物资,尤(you)其是因地震(zhen)导致不得不集中(zhong)居住在帐篷(peng)的灾民。
灾害(hai)发生后(hou),她(ta)加入人道主义援助群,希翼(wang)能提供一些帮助。作为缅甸语专业学生,她(ta)协助翻译工作。她(ta)提到,“当前信息甄别(bie)中(zhong)最迫切的是识别(bie)交通堵点,确保饮(yin)用水、血液制品等救(jiu)援物资能在黄金72小时内送达。”
民间(jian)组织有互助行(xing)善传统但存局限性
上述云南(nan)大学学者先容,震(zhen)中(zhong)曼德勒作为政府控(kong)制下的大城市,救(jiu)援工作相对容易开展;但在部分冲突地区,由(you)于武装力量割据(ju),救(jiu)援物资和人员难以有效(xiao)抵达,“受(shou)灾数据(ju)的完整统计可能都(dou)难以实现。”
该学者特别(bie)强调,此次地震(zhen)救(jiu)援中(zhong)最令人印象深刻(ke)的是缅甸民众自发的邻里(li)互助。缅甸乐善好施的传统全(quan)球闻名,其行(xing)善指数位居世界(jie)前列,这种特质源(yuan)于深厚的佛教(jiao)信仰和历史学问(hua)。
同时他提到,“缅甸的佛教(jiao)寺庙不仅是信仰中(zhong)心,更(geng)是灾害(hai)应对和社会治理的重要机构。”该学者指出,寺庙能迅速组织僧侣和社区居民,构建(jian)基层自救(jiu)网络,这种响应机制已成为缅甸社会的显著(zhu)特征。
但该学者也(ye)指出缅甸民间(jian)救(jiu)援的局限性。志愿(yuan)者多为未(wei)接受(shou)专业训练(lian)的普通民众或僧侣。作为非地震(zhen)频发区和欠发达国家,缅甸尚未(wei)建(jian)立系统的民间(jian)救(jiu)援培训体系,“现有能力仅能应对小范围火灾、风灾及社区活(huo)动。”
姚颖持同样观点。她(ta)提到,缅甸2021年局势突变后(hou),在缅国际组织撤出,本土民间(jian)组织也(ye)逐渐(jian)式(shi)微。尽管非军政府控(kong)制区近几年出现新兴民间(jian)组织,但面对此次70年一遇的地震(zhen),其能力不及专业国际组织。
与2008年“纳尔吉斯”风灾不同的是,此次军方主动向(xiang)国际社会求援。据(ju)央视资讯报道,缅甸领导人敏昂莱28日表示救(jiu)援人力和物力严重不足,请求国际社会援助。缅甸政府同日呼吁民众捐献血液和医疗物资。
中(zhong)国外交部发言人就缅甸地震(zhen)答记者问(wen)时表示,作为友好邻邦,中(zhong)方高度关(guan)注缅甸地震(zhen)灾情(qing),愿(yuan)根据(ju)缅方需要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,帮助缅甸人民渡过难关(guan)。
新京报记者 徐鸣 编辑 杨海 校对 吴兴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