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地下水超(chao)采区面积总体下降,多地泉域(yu)保护治理取得积极(ji)成(cheng)效
从泉水复涌看用水之(zhi)变(美丽中国)
本报记者 王 浩 《人民日报》(2025年03月26日第(di) 15 版)
核心阅读
3月22日至28日是第(di)三十八届“中国水周”。今年“中国水周”主(zhu)题为“推动水利高(gao)质量发展,保障我国水安全”。
泉,是地下水水位的“晴雨表”。随着全国地下水超(chao)采区面积总体下降,多地泉域(yu)保护治理取得积极(ji)成(cheng)效,泉水复涌、稳(wen)定喷涌。一泉之(zhi)变,背后是“节、控(kong)、换、补、管(guan)”综合施策,更(geng)是水资源节约(yue)集(ji)约(yue)利用能力(li)的不(bu)断提升。
春日,林间、田畴、山麓,汩汩泉水沁出山岩罅(xia)隙(xi),滋润新绿、渗入沃(wo)土、汇(hui)入溪流。
河北邯郸黑龙洞,泉域(yu)日均涌水量稳(wen)定在26万立方米(mi)左(zuo)右;山西太原晋祠(ci),千年古泉复流……泉是地下水水位的“晴雨表”,泉域(yu)保护治理是地下水管(guan)理与保护的重要内容。
近年来,水利部(bu)会同财政部(bu)、国家(jia)发展改革委、农业农村部(bu)印发实施《华北地区地下水超(chao)采综合治理行(xing)动方案》《华北地区地下水超(chao)采综合治理实施方案(2023—2025年)》等,瞄准华北地区及10个重点区域(yu),精(jing)准施策,华北地区、汾(fen)渭谷地、黄淮地区泉水流量增大,泉水位上升、部(bu)分泉水复涌,泉域(yu)保护治理取得明显成(cheng)效。
保泉——
少采多补,保护地下水
北京妙峰山下,一条河与一眼泉,焕发新机。永定河连续5年全线流动,清(qing)水漫过河床,一部(bu)分渗入地下。不(bu)远处的陈家(jia)庄泉,泉水潺(chan)潺(chan),活水成(cheng)溪。
“又听到了儿时的泉水声,尝到甘洌的泉水。”北京门头沟区妙峰山镇陈家(jia)庄村村民陈志喜说,“以前挖(wa)井、开矿,水变脏,河变干,泉水跟着消失了。”
经过综合治理,2019年,陈家(jia)庄泉复涌,并稳(wen)定涌水至今。陈志喜说起变化,泉“活”了,环境变好了,不(bu)少鸟儿在村里安家(jia)。
据统计,近年来,北京81处泉眼在干涸多年后重新涌水,全市1361个在册泉点中,有水在流的泉达(da)到880个,占(zhan)比(bi)超(chao)六成(cheng)。与泉水涌动相伴的是,北京地下水水位连续9年回升,地下水严重超(chao)采区全面清(qing)零。
“地下水是看不(bu)见的资源,是涵养生态的重要水源。”北京市水务局水资源处处长宋磊介(jie)绍,北京市坚持(chi)“加大补、限制采”,开展大规模自(zi)备(bei)井置换,减少地下水开采量,让怀柔、平谷等应急水源地“喘口气”;统筹使(shi)用南水北调(diao)“外调(diao)水”、地表水、再生水、雨洪水等,还水于河、蓄水于库,回补地下水。全市地下水开采量由2015年的18.19亿立方米(mi)降至2024年的12.16亿立方米(mi)。
水利部(bu)水资源管(guan)理司有关负责人介(jie)绍,水利部(bu)会同有关部(bu)门和北京、天津、河北等省市,以3年为一个周期,全力(li)推进华北地区地下水超(chao)采综合治理,其(qi)中关键举措就是严控(kong)开发规模和强度,加大水源置换力(li)度,实施地下水回补。
“一减一补”,让地下水休养生息。在推进华北地区地下水超(chao)采综合治理的同时,水利部(bu)门全面推进三江平原、松嫩平原、辽河平原及辽西北地区、西辽河流域(yu)、黄淮地区、鄂(e)尔多斯台地、汾(fen)渭谷地、河西走廊、天山南北麓及吐哈盆地、北部(bu)湾等10个重点区域(yu)地下水超(chao)采综合治理工作。近期公布的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超(chao)采区划定结果显示,与2015年全国地下水超(chao)采区划定结果相比(bi),全国地下水超(chao)采区面积总体下降,超(chao)采量、超(chao)采程度显著降低,地下水超(chao)采量较上一轮减少50.3亿立方米(mi),减少31.9%,严重超(chao)采区面积减少8.83万平方公里,减少51%。
泉水复涌,是地下水水位回升的直接表现。水利部(bu)推动各(ge)地开展泉域(yu)保护行(xing)动,在重点泉域(yu)范围开展机井关停(ting)、水源置换、生态补水等举措,黄淮地区南海泉、珍珠泉2023年较2018年泉水流量分别增加28%、78%。
护泉——
拧紧“水龙头”,节约(yue)水资源
表征在地下,根子在地上。一泉之(zhi)变,背后是用水方式之(zhi)变。
“‘老味道’又回来了。”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齐村镇街(jie)子村党支(zhi)部(bu)副书记王小玲说,“靠着温泉河泉眼的水,乡(xiang)亲(qin)们重新种起了‘九(jiu)眼莲’,亩产莲藕(ou)2000斤左(zuo)右,亩均收入过万元(yuan)。”
温泉河由上游两岸泉眼喷涌汇(hui)流而成(cheng),滋养出了国家(jia)地理标志品牌“富平九(jiu)眼莲”,莲藕(ou)藕(ou)身洁白(bai)如玉,内有九(jiu)孔排列(lie),口感清(qing)脆。“上世纪80年代(dai)起,随着地下水水位下降,泉水干涸,温泉河也断流了,种‘九(jiu)眼莲’的越来越少了。”王小玲回忆。
“富平县水资源‘先天不(bu)足’,人均水资源量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,必(bi)须走水资源节约(yue)集(ji)约(yue)利用的路子。”渭南市水资源工作中心主(zhu)任权(quan)医平介(jie)绍。
缺水地区如何实现可持(chi)续发展?富平县积极(ji)探索,用好“第(di)二水源”。在大唐富平热电有限企业,废水不(bu)外排,全部(bu)回收利用;处理达(da)标的再生水补入温泉河、石川河。“富平县把非常规水源纳入水资源优(you)化配置,构建集(ji)约(yue)高(gao)效的再生水循环链,开掘发展新空(kong)间。”权(quan)医平说。2024年,富平县再生水利用总量656万立方米(mi),逐(zhu)步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。
节水优(you)先,护好地下水。《陕西省节约(yue)用水条例(li)》3月1日起正式施行(xing),提出关中平原城市群应完善再生水配套管(guan)网(wang)设(she)施建设(she),促进再生水综合利用;陕南地区应推进节水减排,推动城乡(xiang)供水保障设(she)施建设(she)和节水器具(ju)普及等。“全省将地下水用水总量和水位双控(kong)指标细化分解到108个县区管(guan)理单元(yuan),为区域(yu)地下水开发利用设(she)定刚(gang)性上限。”陕西省水利厅有关负责人介(jie)绍,“十四五”以来,陕西省地下水超(chao)载区共关停(ting)机井3949眼,累计压采水量1.71亿立方米(mi)。
科技创新赋能节水。在位于北京朝阳(yang)区的中国国际贸易中心,300多块远传水表上传数据,一旦发现用水异(yi)常,及时预警;首次实现超(chao)高(gao)层建筑中水回用于空(kong)调(diao)冷却塔。“国贸中心的中水回用率已(yi)超(chao)23%,每年替代(dai)自(zi)来水40万吨。”国贸中心物业部(bu)总监魏(wei)汉光介(jie)绍。
“保护地下水,节水促长远。”宋磊介(jie)绍,北京严格实施用水总量、用水强度“双控(kong)”,推动全社(she)会节水、全过程节水、全领域(yu)节水,万元(yuan)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由2015年的15.42立方米(mi)降至2024年的8.45立方米(mi),万元(yuan)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10.99立方米(mi)降至4.8立方米(mi),主(zhu)要节水指标持(chi)续领跑全国。
节水,是保护地下水的关键举措,也是护泉的长久之(zhi)计。2024年我国万元(yuan)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46立方米(mi),下降4.4%;万元(yuan)工业增加值用水量25立方米(mi),下降5.6%。接下来,水利部(bu)将进一步推动农业节水增效、工业节水减排、城镇节水降损,推广应用节水技术,完善再生水利用管(guan)理体系,助力(li)经济社(she)会发展全面绿色(se)转(zhuan)型。
治泉——
统筹地下地表,修复水生态
江河湖溪泉,水系相连,水流相通,是水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(cheng)部(bu)分。
春和景明,山东济南的趵突(tu)泉,清(qing)水汩汩。从小在泉边长大的居民王俐感慨:“咱们济南人对泉水的感情深(shen)着呢!自(zi)从趵突(tu)泉重新涌流以来,大伙(huo)儿更(geng)加珍惜来之(zhi)不(bu)易的泉水。”
自(zi)2003年9月趵突(tu)泉复涌至今,已(yi)持(chi)续喷涌超(chao)21年。“泉水长流,要久久为功治泉。”济南市城乡(xiang)水务局泉水保护处处长潘炳江介(jie)绍,“市里织密制度网(wang),陆续颁布了《济南市名泉保护条例(li)》《济南市保持(chi)泉水喷涌应急预案》等,灵活运用补源、控(kong)采、增雨、节水等多种举措,从法律和制度层面保障泉水喷涌。”
由一泉之(zhi)“点”到水系之(zhi)“面”,治泉的背后是系统治水。“大家不(bu)断重塑城市供水水源,优(you)化水资源配置。”潘炳江介(jie)绍,济南构建互联互通的现代(dai)水网(wang),疏通“水脉络”,统筹利用地表水、地下水、黄河水、长江水,实现多水源丰枯互补、联合调(diao)度。全市地下水和地表水在城市供水中的比(bi)例(li)从上世纪八九(jiu)十年代(dai)的8∶2逐(zhu)步变为如今的2∶8,累计封闭380余眼深(shen)层自(zi)备(bei)井,每年减少约(yue)1亿立方米(mi)地下水开采量。
水利部(bu)门统筹地下和地表、江河和泉水治理。北京市白(bai)浮泉和河北省一亩泉等重点泉域(yu),量身定制“一泉一策”方案,调(diao)查摸清(qing)泉域(yu)水文地质条件,明确泉域(yu)保护范围。山西长治在华北第(di)二大岩溶性泉群——辛(xin)安泉泉域(yu)设(she)置“泉长”,一体推进“美丽幸福河泉+水利风景区+水学问”建设(she)。
水利部(bu)有关负责人介(jie)绍,接下来将强化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,持(chi)续开展华北地区、10个重点区域(yu)、南水北调(diao)受水区等地下水超(chao)采治理,巩固拓展北京、河北等深(shen)层地下水人工回补试点成(cheng)效,让越来越多河湖和泉水的水流活起来、水质好起来、风光美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