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经记者(zhe) 孙桐桐 每经编辑 孙磊
3月28日(ri),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(2025)将正式拉开帷幕(mu),本届(jie)论坛以“夯实电动化、推进智能化、实现高(gao)质量发展”为主题,将汇聚政府决(jue)策(ce)者(zhe)、行业领(ling)袖与科技(ji)先锋,展开为期(qi)三天的深度对话与产业共振。
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,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已(yi)经取得了阶段(duan)性成果,在全球市场中占据(ju)领(ling)先地位。
数据(ju)显示,2024年,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第十年位居全球第一,且年度产销量首次(ci)突(tu)破1000万(wan)辆(liang):新能源汽车产销分(fen)别完成1288.8万(wan)辆(liang)和1286.6万(wan)辆(liang),同比分(fen)别增长34.4%和35.5%。不仅如此,2024年新能源新车销量达到了汽车新车销量的40.9%,较2023年提(ti)高(gao)9.3个百分(fen)点。
“今年新能源汽车还是会保持(chi)这种高(gao)增长的速度,电动车百人会预测(ce),今年新能源汽车总销量大约是1650万(wan)辆(liang)。其中,国内市场可(ke)以达到1500万(wan)辆(liang),渗(shen)透率会达到55%。”3月24日(ri),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秘书长师建华在接受《每日(ri)经济(ji)资讯》记者(zhe)独家采访时表示。
2030年后L4级智能驾驶有望大规模落地
今年以来,车企在智能化领(ling)域开始加(jia)速竞技(ji),尤其是在智驾方面,众多厂家争相“亮(liang)剑”,更喊(han)出了“智驾平权”“全民智驾”等口号,将竞争态势推向(xiang)高(gao)潮。
据(ju)记者(zhe)不完全统计,目前已(yi)有奇瑞、比亚迪、吉利、长安、智己、零跑(pao)等10余家汽车品牌亮(liang)出最新智能化战略,在智驾技(ji)术、智能座舱、车载AI、出行生(sheng)态等多个维度展开了竞争。
“去年大家称为是智能化的元(yuan)年,大家都开始大力发展,L2级辅助(zhu)驾驶去年渗(shen)透率超(chao)过了55%,NOA的渗(shen)透率达到11%,消费者(zhe)对智能化的需求(qiu)不仅是‘有没有’,而转向(xiang)了好(hao)不好(hao)用的阶段(duan),智能化已(yi)经成为市场认可(ke)、消费者(zhe)接受的一种方式。从未来来说,端到端的自动驾驶(城市NOA)也会加(jia)速普及,预计今年渗(shen)透率将达到20%。随着生(sheng)态进一步融合,车路云一体化、大模型算力门槛降低,都会推进全场景的智能驾驶落地。”师建华表示。
图片来源:每日(ri)经济(ji)资讯 刘国梅 摄
实际上,随着技(ji)术快速迭代,成本得到控制(zhi),智驾功能已(yi)经开始下沉至更低价(jia)格带的车型市场。例如,比亚迪喊(han)出“全民智驾”口号,将10万(wan)元(yuan)级以上车型全系标配高(gao)阶智驾,10万(wan)元(yuan)以下车型多数搭载智驾。其中,海(hai)鸥智驾版更是将高(gao)价(jia)智驾带入到7万(wan)元(yuan)级市场,起(qi)售价(jia)仅为6.98万(wan)元(yuan)。
长江证券发布(bu)研(yan)报称,头部车企引领(ling),L2+高(gao)阶智驾功能持(chi)续增配,智驾平权开启新时代,“端到端”技(ji)术持(chi)续探索智能驾驶上限,视觉方案等持(chi)续降低高(gao)阶智驾成本,2025年将迎来智能化渗(shen)透率提(ti)升。
“智能驾驶下沉到10万(wan)~20万(wan)元(yuan)车型的主流市场,智驾平权也是现在一种趋势,那么需要解决(jue)激光(guang)雷达、芯(xin)片等成本问题,才能普及到普通车型上去,而且大家的法(fa)规要配套,数据(ju)安全的保障等基(ji)础设施要建设好(hao)。L4级的自动驾驶可(ke)能会在2030年之前小范围的商用,大规模的落地恐(kong)怕要到2030年以后了。”师建华表示。
师建华认为,车企在宣传智驾产品时,应秉承负责任的态度,不应夸大宣传,同时,相关部门也要加(jia)强监管来保障智驾产品的“货真价(jia)实”。智能化是实现汽车强国的一个重要方面,需要加(jia)快推进,坚持(chi)长期(qi)主义,才能推动汽车产业高(gao)质量发展。
不打“价(jia)格战”,坚持(chi)长期(qi)主义
在师建华看来,我国新能源汽车已(yi)经进入到一种稳定的市场发展阶段(duan),去年销量接近1300万(wan)辆(liang),占全球60%以上的市场份(fen)额。尽管领(ling)先,新能源汽车还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,比如技(ji)术迭代、工业稳定性还需要巩固,固态电池的健康发展,供应链也需要更加(jia)完善等等,还要把(ba)新能源汽车做牢做实,因此要夯实电动化。
“高(gao)质量发展是必须的、必要的,不管是新能源汽车总量、还是智能化水平,大家都占据(ju)了领(ling)先地位,但是大家在‘质’上是不是能够稳固住,能够把(ba)它打造成长期(qi)可(ke)持(chi)续发展的产业,这是更加(jia)重要的。”师建华表示。
实际上,从去年开始,国内车市“内卷”加(jia)剧,“价(jia)格战”也从燃(ran)油车市场蔓(man)延至新能源车市,对企业来说,如何在白热化的竞争中找到突(tu)围路径,更好(hao)生(sheng)存下来,成为所有市场参与者(zhe)必须面对的课题。
图片来源:每日(ri)经济(ji)资讯 刘国梅 摄
“我认为首先不要打‘价(jia)格战’,还是要踏踏实实地提(ti)升技(ji)术水平,同时做好(hao)产品品质,来提(ti)高(gao)产品的竞争力,大家加(jia)大研(yan)发投入,通过技(ji)术创新来打造品牌,如果大家都这么做了,可(ke)能‘价(jia)格战’也就停下来了。‘价(jia)格战’短期(qi)内可(ke)能受到消费者(zhe)欢迎,但长远来看,打‘价(jia)格战’导(dao)致研(yan)发资金和技(ji)术投入都不够,使得大家产品出现一些问题,从而让消费者(zhe)失去信心,这对汽车产业的发展将会是致命的打击。‘价(jia)格战’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稳定性都会带来不好(hao)的影响,企业还是要踏踏实实地打好(hao)自己的基(ji)础,不要搞这种短期(qi)行为,要坚持(chi)长期(qi)主义。”师建华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