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华社(she)银川3月29日电(记者马(ma)思(si)嘉、梅鹏鹏)李国伟爱跑马(ma)拉松,拿过许多奖牌,工作后的(de)第一(yi)笔薪水捐给了社(she)会,但一(yi)场恶疾让他的(de)生命(ming)永远定格在28岁。生前在病榻上,他录下视频,表达(da)了捐献遗体和眼(yan)角膜(mo)的(de)愿望。
“我(wo)当时非常难受,但他(李国伟)说(shuo),妈妈你别伤心,我(wo)把(ba)眼(yan)角膜(mo)捐献给别人,说(shuo)不准哪一(yi)天(tian),在别人的(de)眼(yan)睛里,你还能看到我(wo)的(de)影子。”王桂玲泣不成声(sheng)地说(shuo),她和丈夫都为儿子这一(yi)举动感(gan)到骄傲。
3月28日,一(yi)场名为“生命(ming)·希翼”的(de)缅(mian)怀(huai)纪念遗体器官捐献者暨宁(ning)夏(xia)实施人体器官捐献十周(zhou)年公益活(huo)动,在宁(ning)夏(xia)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缅(mian)怀(huai)纪念园(松鹤(he)陵园)举行。活(huo)动现场,工作人员(yuan)为六名捐献者举行了节地生态葬。王桂玲作为捐献者家属发言,在场许多人都为这大(da)爱热泪盈眶。
鲜花簇(cu)拥的(de)纪念碑上,李国伟的(de)名字赫(he)然在列。每(mei)一(yi)名捐赠者背后,都有(you)一(yi)个感(gan)人至深的(de)故事——90岁高(gao)龄的(de)抗(kang)美援(yuan)朝老兵余志光,病逝(shi)前选择“把(ba)自己捐给国家,尽最后一(yi)点力量”;爱心人士吴菊英和老伴(ban)叶玉龙,先后捐献眼(yan)角膜(mo)和遗体,携手(shou)完成生命(ming)最后的(de)约定;一(yi)名五(wu)岁孩子的(de)家长,毅然选择捐献孩子遗体,只因“有(you)了更多解(jie)剖样本,医学才能发展进步,才能挽救更多孩子的(de)生命(ming)”……
400多名遗体和人体器官(眼(yan)角膜(mo))捐献者家属代表、医护人员(yuan)、高(gao)校师生代表、协调员(yuan)、移植接收者等,慎重向捐献者鞠躬致敬(jing)、献上白菊,深切缅(mian)怀(huai)这些在生命(ming)尽头依然选择无私(si)奉献的(de)人。
活(huo)动参与者向遗体及器官捐献者默哀。新华社(she)记者 马(ma)思(si)嘉 摄(she)
据宁(ning)夏(xia)人体器官捐献服务中心主(zhu)任陶(tao)军先容,“我(wo)们举办(ban)此次活(huo)动,就是为了促进社(she)会各界对人体器官捐献的(de)关注和支(zhi)持,进一(yi)步弘扬‘人道、博爱、奉献’的(de)红十字精(jing)神,积极(ji)倡导新时代精(jing)神文明新风尚。”
近年来,遗体与器官捐献者数量逐(zhu)渐攀升(sheng)。宁(ning)夏(xia)红十字会自2015年开展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工作以来,截至目前,全区累计实现遗体捐献123例(li)、器官捐献8例(li)、眼(yan)角膜(mo)捐献60例(li),成功挽救了20人的(de)生命(ming),让176名眼(yan)疾患者重见光明。
“我(wo)们的(de)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者数量从零(ling)发展到如今的(de)3.8万多,从每(mei)年的(de)一(yi)二(er)百名发展到如今的(de)每(mei)年4000多名,充分体现了群众参与意识(shi)不断增强。”陶(tao)军说(shuo),每(mei)年清明节做捐献登记的(de)人非常多,呈井喷趋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