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00后整顿亲戚圈”成网(wang)络热梗 年轻人对(dui)亲戚关系的亲疏标准正在改变
00后搭建新型亲戚社交圈
近期,网(wang)络上兴起 “整顿了(le)职场的00后开始整顿亲戚了(le)”的话题,且热度持续攀(pan)升。在社交平台上,不少年轻人纷纷分享、收集各类 “应对(dui)亲戚话术(shu)”,引发大量讨论。北(bei)京青年报记(ji)者采(cai)访了(le)解到,实际(ji)情况与(yu)网(wang)络热梗有别。当(dang)下的00后正以一种如 “交友” 般的创(chuang)新模式,重新审视并处理亲戚关系。
在结构变迁、近亲数量逐步减少的大环境下,00后一方面借由这种方式重新梳理与(yu)近亲间的相处模式,另一方面积极(ji)拓展与(yu)远亲的交流,搭建起富有00后特色的新型亲戚社交圈。
搜罗流行热梗
应对(dui)亲戚“烦人问题”
已经两年没回家的小朱,今年终于在父母的催促下回家过年了(le)。谈起两年没回家的原因,小朱说:“一回家就(jiu)要面对(dui)问东问西的各路(lu)亲戚,我都怕了(le)。”
这次回家前,小朱特意在网(wang)上搜罗了(le)一些“00后整顿亲戚圈”的流行热梗来应对(dui)亲戚们的“盘问”。
小朱总结,“00后整顿亲戚圈”的话术(shu)有两大特点,一种是糊弄型,一种是反怼型。
其中,糊弄型话术(shu)基本(ben)可(ke)适用于各类问题,无论亲戚问什么,都只(zhi)用三个字回答(da),让对(dui)方没办法(fa)再(zai)接(jie)着往下追问。
比如,亲戚问“啥时候(hou)回来的?”答(da):“前两天。”
亲戚问:“啥时候(hou)走啊(a)?”答(da):“过几天。”
亲戚问:“待多久啊(a)?”答(da):“就(jiu)几天。”
亲戚问:“在哪上班啊(a)?”答(da):“在外边。”
亲戚问:“在外边干啥啊(a)?”答(da):“上班呢(ne)。”
小朱还发现,如果(guo)这些糊弄型的回复无法(fa)让亲戚“知难而(er)退”,那第二种回怼型的话术(shu)也能让亲戚“哑口无言”。这些回怼型的话术(shu)更适合针(zhen)对(dui)催婚、催生、询问工资待遇等隐(yin)私问题。
比如,亲戚问:“咋还不找对(dui)象啊(a)?”可(ke)以回答(da):“我不找对(dui)象主要是因为您。”
亲戚肯定会又问:“你不找对(dui)象跟我有啥关系啊(a)?”这时可(ke)以回:“对(dui)呀,我不找对(dui)象跟您有啥关系啊(a)?!”
小朱认为,久未(wei)见面的亲戚常常会问一些缺乏边界感(gan)的隐(yin)私问题,这让他们觉得十分尴尬(ga)。不回答(da)显得不礼貌,回答(da)又不知该如何应对(dui),因此才(cai)有了(le)这些“整顿亲戚”的话术(shu)。
在网(wang)络上,“00后整顿亲戚圈”引发了(le)广泛关注,相关话题的帖子下常有上千条评论。许(xu)多网(wang)友留(liu)言表示:“学(xue)到了(le),早知道有这些话术(shu),去年就(jiu)不会那么尴尬(ga)了(le)。”“看得我都想(xiang)记(ji)笔记(ji)了(le),这些话回去一定要抄十遍。”
网(wang)友“仙(xian)女奶奶”总结,糊弄型回答(da)的精髓在于“把问题还给亲戚,把快乐留(liu)给自己”。此外,一些帖子下还有网(wang)友在线(xian)求教(jiao),他们将(jiang)自己即将(jiang)或可(ke)能遇到的情况发到网(wang)上,向(xiang)网(wang)友们寻求应对(dui)建议。
整顿话术(shu)不妥
生活中很难说出口
尽管(guan)小朱在回家前收藏了(le)许(xu)多“00后整顿亲戚圈”的话术(shu),但真正回到家后,他一句也没用上。今年过年,他只(zhi)在家待了(le)三天,拜访了(le)两家关系较好的亲戚,随(sui)后便和(he)女朋友外出游玩(wan)了(le)。当(dang)亲戚问及他不想(xiang)回答(da)的问题时,他也只(zhi)是巧妙岔(cha)开话题,借机离开。
事实上,现实中大多数人跟小朱一样。虽然(ran)网(wang)上关于“00后整顿亲戚圈”的讨论十分热闹,但真正在生活中使用这些话术(shu)的人并不多。
北(bei)青报记(ji)者在采(cai)访中发现,部分年轻人对(dui)这一话题持保留(liu)态度,有人觉得“说不出口”,也有人认为这种方式并不妥当(dang)。
大三女生刘悦明确表示不喜欢这类话术(shu)。她认为:“我不会用这种方式与(yu)亲戚相处,没必要把事情做(zuo)得太绝。”在她看来,所(suo)谓的“整顿”只(zhi)是逞一时口舌之快,如果(guo)真的因此与(yu)亲戚断绝往来,未(wei)来需要帮助时就(jiu)会陷入尴尬(ga)。此外,这种做(zuo)法(fa)还可(ke)能引发家族矛(mao)盾,这并不是她希翼看到的。
在某大学(xue)就(jiu)读的男生韩函则直言,“00后整顿亲戚圈”的话术(shu)更像是流量炒(chao)作,并不可(ke)取。他认为,怼亲戚不仅会让自己与(yu)亲戚关系紧张,还可(ke)能影响(xiang)父母与(yu)亲戚的关系。如果(guo)只(zhi)顾自己嘴(zui)上痛快,是一种不负责任(ren)的行为。
“如果(guo)亲戚问到我不想(xiang)回答(da)的问题,我会心平气和(he)地沟通。如果(guo)对(dui)方依(yi)然(ran)追问,我会选择避开。”韩函说。
北(bei)青报记(ji)者围绕这一话题,采(cai)访了(le)包括刘悦、韩函在内的8位年轻人。采(cai)访中,所(suo)有受访者均表示,不会使用所(suo)谓的“整顿”话术(shu)来回应亲戚。然(ran)而(er),如果(guo)亲戚不断追问自己不愿回答(da)的问题,超(chao)过一半的人会选择巧妙避开;少数受访者则表示,会通过开玩(wan)笑或转移话题的方式来应对(dui)。
00后女生杨丽表示,她也看过网(wang)上一些关于“00后整顿亲戚圈”的视频(pin),并和(he)朋友讨论过这个话题。她和(he)朋友们认为,这类视频(pin)更多是为了(le)表达对(dui)亲戚过度询问的不满,而(er)非真的想(xiang)怼人,“毕竟直接(jie)回怼长辈并不符合中国尊老敬老的传(chuan)统价(jia)值观。”
遭遇亲戚盘问
攀(pan)比、说教(jiao)等言行引人反感(gan)
所(suo)谓的“整顿亲戚圈”,00后们的态度非常明确——他们反感(gan)的并非亲戚,而(er)是那些缺乏边界感(gan)的言行。北(bei)青报记(ji)者采(cai)访的8位年轻人表示,他们对(dui)回家拜访亲戚的态度高度一致:他们不愿面对(dui)的是那些平时本(ben)就(jiu)没什么来往的亲戚问东问西的行为。
在亲戚们的盘问中,最(zui)让人烦恼的往往是涉及工作和(he)婚育的问题。在大家看来,这些话题不仅带来压力,甚至(zhi)可(ke)能人为制(zhi)造焦虑。
例(li)如,即将(jiang)大学(xue)毕业、正为工作发愁的王欢提到,有些亲戚会刻意提起他父母即将(jiang)退休,接(jie)着就(jiu)会追问他的工作落实情况,比如“还没找到工作吗?可(ke)别太挑了(le),毕业了(le)就(jiu)不能靠(kao)父母养着了(le)”,这类话题让他感(gan)到茫然(ran)和(he)焦虑,仿佛一直在暗示他需要承担家庭重担。然(ran)而(er),他的工作尚未(wei)确定,未(wei)来充满不确定性,这让他更加烦恼。
20多岁的工薪族张薇(wei)已经结婚生子,但她最(zui)反感(gan)的仍是被亲戚议论结婚、生育和(he)薪资等隐(yin)私话题。她认为这些内容(rong)就(jiu)没必要公开讨论。如果(guo)有亲戚问起这些,她会觉得对(dui)方缺乏边界感(gan)。更令她厌烦的是,有些亲戚还会借此攀(pan)比。比如,她的一位亲戚总把“女儿(er)很优秀(xiu)”挂在嘴(zui)边,并用女儿(er)的工资炫耀对(dui)比。“听到这些,我就(jiu)忍不住在心里默默嘀咕不满,嘴(zui)上敷衍(yan)几句,然(ran)后岔(cha)开话题了(le)事。”张薇(wei)说。
复旦大学(xue)副教(jiao)授、中国家庭社会学(xue)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沈奕斐曾分享过一个关于亲戚间攀(pan)比的故事。她家有一位亲戚,从小就(jiu)喜欢让沈奕斐和(he)自己的孩子比身高,每次比较都以亲戚家的孩子“胜出”告终。这种比较甚至(zhi)持续到沈奕斐读大学(xue),直到她25岁结婚那天,亲戚依(yi)然(ran)没有停止这种行为。后来,沈奕斐和(he)亲戚的孩子各自有了(le)自己的孩子,这位亲戚又开始拉着两个小孩比身高。最(zui)终,沈奕斐的女儿(er)忍不住对(dui)亲戚说:“我不想(xiang)比身高,长得高也没什么用,大家能不能比点别的?”
沈奕斐认为,女儿(er)的做(zuo)法(fa)恰当(dang),既不失(shi)礼貌,又明确表达了(le)自己的想(xiang)法(fa),用自己的方式巧妙地解决了(le)问题。
除了(le)攀(pan)比之外,另一种令人厌烦的亲戚交流方式是“爹(die)味”太重。大三女生刘悦提到,有些亲戚总以过来人自居,喜欢引导别人,却意识不到自己有些观念在当(dang)下已经不适用。
“我家有些长辈,一喝完酒就(jiu)开始挨个数落小辈,这个不行,那个不行,还把人一个个拉过来,‘谁谁谁啊(a),大伯说你两句’。过一会儿(er),姑父又说‘谁谁谁啊(a),我说你两句’。这些亲戚轮番数落,真的令人很难受。”李爽也遭遇过类似的情况。
李爽表示,自己更愿意见从小看着自己长大、一直关心着自己的那些亲戚。与(yu)这些亲戚聊天时,大家会分享过去的美好回忆,也会畅想(xiang)未(wei)来,并不会刻意打(da)探个人隐(yin)私。王欢也赞同这一观点:“在我看来,只(zhi)有那些看着我长大的亲戚,才(cai)算得上真正的亲人。”
刘悦更具体地列举说:“比如一些亲戚,像堂叔、表姨,小时候(hou)他们都有照顾过我,对(dui)我算是有养育之恩。如今他们年纪越来越大,可(ke)能见一面少一面。虽然(ran)现在和(he)他们聊天没有太多共同话题,但见了(le)面还是会感(gan)到由衷地开心。”
采(cai)访中,受访者普遍认为,在他们看来,亲戚可(ke)以分为两大类:一类是平时经常联系且年龄相近的亲戚,自然(ran)有共同话题,或是看着自己长大的长辈,虽然(ran)因代沟共同话题较少,但有许(xu)多共同的回忆可(ke)以聊;另一类,则是那些不怎(zen)么来往的亲戚,既没有现在的交集,也没有过去的回忆,为了(le)套近乎只(zhi)能尬(ga)聊,聊着聊着就(jiu)触(chu)及感(gan)情、事业、家庭等不愿透露的个人隐(yin)私问题。后者,才(cai)是大家想(xiang)“整顿”的对(dui)象。00后观念改变
与(yu)亲戚“朋友式”相处是理想(xiang)模式
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、广东家庭教(jiao)育研究会理事吕军生认为,“00后整顿亲戚圈”现象是时代进步的体现,源于新旧学问的碰撞。他指出,过去长辈打(da)听年轻人婚恋、工作等情况是普遍现象,本(ben)质是亲情的表达。然(ran)而(er),这种关心方式基于过去社会环境差异较小的背景,而(er)如今社会差异加大,年轻人个性化增强,个体意识突(tu)出,长辈的过度关心容(rong)易让年轻人感(gan)到被冒犯。
吕军生表示,尽管(guan)“00后整顿亲戚圈”成为网(wang)络热梗,但现实中很少有年轻人真正使用。这说明年轻人依(yi)然(ran)敬重长辈,只(zhi)是通过网(wang)络宣泄不满,展现了(le)他们的善良与(yu)礼貌。
他认为,随(sui)着时代发展,这类话题将(jiang)逐渐淡出视野。老一辈离去后,具备强烈个体意识的年轻人未(wei)来不太会过度干涉下一代,从而(er)形成新的家庭相处模式。
他进一步说明,社会进步的本(ben)质是个体先适应环境,再(zai)逐步改变环境。
在吕军生看来,亲戚关系出现问题时,长辈也应反思,与(yu)时俱进,接(jie)纳晚辈的变化,敬重他们的生活状(zhuang)态,并以朋友的方式相处。
北(bei)青报记(ji)者注意到,许(xu)多年轻受访者也认为理想(xiang)的亲戚关系应是“朋友式”相处模式。而(er)随(sui)着这种观念普及,血缘关系不再(zai)是00后衡量亲疏的唯一标准,他们对(dui)亲戚关系的亲疏标准正悄然(ran)改变。
在王欢看来,地缘距离和(he)共同话题,才(cai)是衡量亲缘关系的主要指标。日常生活中,如果(guo)能更频(pin)繁、更长时间地交流,并有更多面对(dui)面沟通的机会,双方的关系会更亲近,沟通也会更加顺畅。张薇(wei)也认同这一观点,她还认为亲戚关系应抛开辈分束缚(fu),“朋友相处”模式不该再(zai)有长辈式的说教(jiao)。
在互联网(wang)上,00后曾被称为“断亲一代”,因为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,甚至(zhi)他们的父母也是独生子女。这一代人很少有亲兄弟姐妹,最(zui)近的亲戚通常是“表亲”,甚至(zhi)很多亲戚已经是“表亲二代”。而(er)当(dang)血缘关系不再(zai)是衡量亲情远近关系的唯一条件时,新一代的独生子女反而(er)与(yu)自己的远亲变得更近。
小杜回忆,自己以前与(yu)父母双方的亲戚关系并不亲近,因为都是表亲或堂亲,并非亲兄弟姐妹,加上年龄和(he)辈分差距较大,几乎没有共同语言,与(yu)这些亲戚的关系甚至(zhi)不如与(yu)要好的同事亲近。后来,她和(he)表姐先后生了(le)孩子,两个孩子年龄相差不多,这让她和(he)表姐有了(le)共同话题,经常一起讨论育儿(er)经验,来往也变得频(pin)繁。
现在,小杜深刻体会到这种相处方式的好处:不仅多了(le)一个可(ke)以交流的“朋友”,还让自己的孩子从小多了(le)一个玩(wan)伴。“如果(guo)没有表姐一家和(he)大家相处,我儿(er)子长大后可(ke)能就(jiu)没有亲戚了(le)。”
作为北(bei)漂的小朱,有表弟表妹在北(bei)京读书,他们年龄相仿,经常来往,偶尔还会聚在一起。他们的一个共同话题是:“教(jiao)育”同在北(bei)京的姑姑,劝(quan)她不要贪小便宜买保健品,小心上当(dang)受骗(pian)。这也让三个表亲的关系变得更加亲近。
“我的大伯大姑家都有两个孩子,他们是亲兄弟姐妹,小时候(hou)我很羡(xian)慕(mu)他们有亲兄弟姐妹。现在我和(he)表弟表妹关系很好,这可(ke)以说是一种亲情的代偿,但更重要的是大家经常在一起,有共同话题。”小朱说。
小朱认为,现代社会的家庭状(zhuang)态与(yu)过去不同,大家不再(zai)住在一起,生活节奏快,加上生育政策等因素,亲戚关系变得既熟悉又陌(mo)生。如果(guo)平时能多通过线(xian)上线(xian)下交流,即便是血缘较远的亲戚,也能成为“好朋友”;如果(guo)平时缺乏交流,再(zai)近的血缘关系也会形同路(lu)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