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视网消息:4月23日上午(wu),神舟(zhou)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资讯发(fa)布会(hui)在酒泉卫星发(fa)射中心举行,神舟(zhou)二十号载人飞船瞄准4月24日17时17分发(fa)射。发(fa)布会(hui)上,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资讯发(fa)言人林西强表(biao)示,截至(zhi)目前,我国已顺利(li)实施了20次航天员(yuan)出舱活动,我国航天员(yuan)出舱活动已经实现了由技术验证、简单操作向复杂作业任务的跨越。
发(fa)言人先容(shao),截至(zhi)目前,我国已顺利(li)实施了20次航天员(yuan)出舱活动。任务可以分成四类:一是验证相关技术,包括舱外航天服、气闸舱、机(ji)械臂辅(fu)助操作和天地协同支撑等出舱活动关键技术。二是开展舱外组装,完成了舱外扩展泵组、舱外载荷暴露平台支撑杆(gan)、舱外全景相机(ji)支架等安装,以及跨舱线缆(lan)接通(tong)等工作,实现了空间站完整的设计功能。三是实施舱外维修,针对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太阳翼电缆(lan)因空间碎片撞(zhuang)击导致的损伤,通(tong)过(guo)航天员(yuan)2次出舱活动,完成了我国首次舱外维修,消除了撞(zhuang)击对太阳翼的影响,恢复了发(fa)电能力。四是进行主动防护,为确保空间站的长期安全可靠运(yun)行,针对日趋严重的碎片撞(zhuang)击问(wen)题,深入开展举一反三,从被动维修到主动防护,多次出舱进行巡检(jian),实施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,进一步提升了我国空间站的空间碎片应对能力。
我国出舱活动技术日益成熟,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,可以说目前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。比如单次最长出舱活动时长达到了9小时,创造了世(shi)界(jie)纪录;空间站飞天舱外航天服已顺利(li)保障自神舟(zhou)十二号任务以来的19次出舱活动,单件航天服最高使用量达17次,已超过(guo)“3年15次”的设计指标,依然(ran)性能良好、状态稳定;机(ji)械臂通(tong)过(guo)独创的双臂级(ji)连和爬行设计,实现了航天员(yuan)在空间站舱体外作业全域可达;天地协同支撑体系更加完善,为出舱活动方(fang)案制定、进程控制、跨系统协同和应急处置等提供了有效的专(zhuan)业支撑。
总的看,我国航天员(yuan)出舱活动已经实现了由技术验证、简单操作向复杂作业任务的跨越,将(jiang)会(hui)在空间站的长期运(yun)行中发(fa)挥更加重要作用。
来源:央视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