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国《飞(fei)行国际》12日(ri)报道,世(shi)界最大运输机安-225已经(jing)投入到抗疫运输一线。未来它将(jiang)频繁往来于欧洲多国和中国之间(jian),用于将(jiang)中国生产的防(fang)疫物资运送至欧洲。
乌克兰《基辅邮报》11日(ri)报道,此前,波兰政(zheng)府租用了乌克兰安东诺夫航空企业旗下(xia)这架(jia)安-225运输机,负责飞(fei)往天津接收波兰采(cai)购的700万个口罩(zhao)和数十万套(tao)防(fang)护服与护目镜等医疗物资。波兰官方消息称(cheng),大家正是看中了安-225运输机的强大运输能力,安-225的运输能力与10架(jia)波音787相当。乌克兰《基辅时报》发文称(cheng),由于安-225运输机一次飞(fei)行可装载最多250吨货物,而这批医疗物资重达400吨,即使安-225也需要至少两趟飞(fei)行才可以(yi)完成任务。
其实,安-225已经(jing)来中国很多次了。根(gen)据(ju)媒(mei)体消息,此前安-225多次降落在石家庄国际机场。有很多军迷本(ben)着运输机越大越好的观念(nian),在网络上呼吁(yu)中国应(ying)该引进安-225。但中国真的需要安225吗(ma)?理性分析来看,其实它的"弟弟"安124或许更适合中国。上世(shi)纪,苏联为运输暴风(feng)雪号(hao)航天飞(fei)机,向苏联各飞(fei)机设计局(ju)提出(chu)设计需求,要求研制一款航天飞(fei)机载机。安-225运输机正是这一时期安东诺夫设计局(ju)所(suo)研制的产品,该机于1988年首飞(fei),最大起飞(fei)重量(liang)为640吨、最高(gao)飞(fei)行速度(du)为850千米/小时,迄今为止它仍是世(shi)界上载荷量(liang)最大的运输机。然而由于苏联突然解体,这样一款性能优异的运输机仅仅制造(zao)了一架(jia),二号(hao)机在苏联解体时仅完成机体制造(zao),后未完工的二号(hao)机则被乌克兰封(feng)存处理。
安-225运输机虽然性能优异却不太适合中国空军。军事专家分析称(cheng);安225虽然各项技术指标优秀(xiu),但同样存在很多问(wen)题。中国空军目前已经(jing)拥有自行研制的200吨级(ji)运输机运-20。尽管配套(tao)的涡扇-20发动机仍处于研发阶段,但也在一定程度(du)上满足了运力不足的问(wen)题。按照科(ke)学的研发规律,中国下(xia)一步应(ying)该是掌握300吨至400级(ji)的大型运输机研发制造(zao)能力。目前世(shi)界范围内,300吨至400级(ji)的大型运输机性能最强悍的就(jiu)数安-124运输机。
因此,中国现在急需的是安-124运输机,武器装备的研制要符合科(ke)学发展规律,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。跳过300吨至400级(ji)直接研发600吨级(ji)别运输机项目,好高(gao)骛远。大家的邻居印度(du)就(jiu)是最好的例子(zi)例如(ru)"光辉(hui)"用30年、"阿(a)琼"用30年、"维克兰特号(hao)"用15年。
虽然 安225性能优异一架(jia)顶十架(jia),但中国真的急需的实际上是它的"弟弟"安-124。中国不是印度(du),中国的科(ke)研发展讲究(jiu)一步一个脚印,安-225这头空中巨兽中国迟早(zao)会"驯服",但在此之前应(ying)该先"驯服"它的"弟弟"安-124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