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村(cun)民在菜地忙碌 |
文/图(tu) 羊城晚报记者 梁辉森 通讯员 王一晓 陈树坤
近日,清远市阳山县青莲镇青莲村(cun)龙头(tou)片区的田间,40多名(ming)村(cun)民正忙着铺种西洋菜种,呈现(xian)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。据悉,这片土地从完成100多户(hu)村(cun)民的租地流转,到土地整合平(ping)整、配备喷淋系(xi)统及完善(shan)机耕道路、排(pai)水等基础设施,再到下播菜种,前后仅用了不到2个月,预计4月初第一批(pi)旱(han)地西洋菜将正式上市销售。
规划种植西洋菜500亩
青莲村(cun)龙头(tou)蔬菜(西洋菜)基地规划总面(mian)积500亩,引入现(xian)代化农业种植技术和科学的田间管理方法,有(you)效提升了西洋菜产量(liang)与品质,亩产量(liang)约15000斤,提供就业岗位(wei)60-80个,直接带动当地农民就业,促进农民增收,每年村(cun)集体收入增加近10万元,基地建成后全镇西洋菜可(ke)达(da)800亩。
从计划打造龙头(tou)蔬菜(西洋菜)基地开始,青莲镇党委联合清远市乡(xiang)村(cun)振兴(xing)驻阳山县青莲镇帮扶工(gong)作队(以下简称“工(gong)作队”)迅速制(zhi)定实施方案并成立项目工(gong)作专班,通过“支部包(bao)片、党员联户(hu)”工(gong)作机制(zhi),仅用不到一个月时间便(bian)高效解决了土地流转、资(zi)金整合、政策协调(diao)等难题,有(you)力推动了项目落(luo)地,一期300亩基地建设顺利推进。
三产融合延长产业链
为破解山区农业“种强销弱”的困局(ju),镇党委联合工(gong)作队积极构建“政府(fu)+企(qi)业+农户(hu)”的利益联结机制(zhi)。强村(cun)企业与蔬菜批(pi)发商(shang)、连(lian)锁超市签订长期订单,并对接餐饮企(qi)业、食品加工(gong)厂开发深加工(gong)产品,延长产业链条(tiao)。
目前,基地冷链仓储中心建设正在筹备中,预计投产后将大幅降低产品损耗率,提升加工(gong)利润(run)率。后续还计划依(yi)托(tuo)基地景观优势(shi),规划建设“西洋菜主(zhu)题农旅综合体”,打造观光采摘、研学体验、民宿(xiu)餐饮等多元业态。
推出多元增收模式
基地创新推出“土地流转获(huo)租金、基地务工(gong)挣薪(xin)金、入股合作分股金”的多元增收模式,引导农户(hu)以土地、劳力等要素入股强村(cun)企业,共享(xiang)产业发展红利。
针对脱贫户(hu)、留守劳动力等群体,工(gong)作队积极协调(diao),提供种苗支撑、技术指(zhi)导和就业岗位(wei),让村(cun)民在家(jia)门口就能灵活(huo)就业。青莲村(cun)村(cun)民李叔感慨:“以前旱(han)地种杂粮收入微薄,现(xian)在跟着基地干,收入提高了,生活(huo)也更有(you)奔头(tou)了。”
驻镇帮扶工(gong)作队队长张石祥表示(shi),工(gong)作队着力在发展观念、发展模式方面(mian)实施帮扶,辐射(she)带动更多村(cun)积极引入现(xian)代化种养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,积极发动更多村(cun)两委干部和村(cun)民因地制(zhi)宜发展适合的产业,力争通过2-3年时间,形成“一村(cun)一品”的农村(cun)产业发展路子,推动青莲产出更多优质农产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