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近中(zhong)午11点,陈(chen)忠安(见图,佳木斯市委宣(xuan)传(chuan)部供图)麻利地(di)将修鞋的家伙什逐一装入工具(ju)箱,推门离开夹在两楼之间的“信(xin)誉(yu)修鞋店”。怀抱几十斤的工具(ju)箱,他摇着特制的轮(lun)椅“奔”向两公里(li)外的黑龙江(jiang)省佳木斯市桦川县第一中(zhong)学。
“老陈(chen),你还是那么守时!”桦川一中(zhong)的保安付玉双是陈(chen)忠安的老朋友。
“给孩子们干点事,我心里(li)头高兴!”陈(chen)忠安一边跟付玉双打招呼(hu),一边摆好修理工具(ju),并在白板上写下“免费服务”4个大字。
放学铃声响起(qi),同学们围了过来。
“陈(chen)叔,快帮(bang)我看看吧,我的拉锁头又(you)掉了”“我的运动鞋开胶了,陈(chen)叔,我马上回宿舍取来”……
陈(chen)忠安的摊位(wei)前紧紧地(di)围着一圈孩子。等待的间隙,孩子们不时与他聊家常、讲趣事,还主(zhu)动为他按(an)摩肩(jian)膀。
陈(chen)忠安将一根白色的粗棉线穿进针眼(yan),在鞋帮(bang)上一扎,从(cong)下往上拉个环,第二针穿过环接着往下扎,再拉个环……缝鞋针不停(ting)穿梭着,不一会儿,运动鞋咧着的“嘴”就合(he)上了。
很(hen)快,最后一双鞋补(bu)好了。陈(chen)忠安细致地(di)擦拭补(bu)鞋机,揽过工具(ju)箱放到轮(lun)椅上,准备(bei)回修鞋店。
突然,一双手从(cong)后面扶(fu)住了他的轮(lun)椅。陈(chen)忠安回头一看,是自己资(zi)助的学生杨立国。
“陈(chen)叔,我送你回去!”
“立国啊,谢谢你!最近学习怎么样呀?”
“挺好的。陈(chen)叔,你每周都来学校门口义务修鞋,为啥?”杨立国一边推着轮(lun)椅,一边心疼(teng)地(di)问(wen)。
“7岁那年,我患上了小儿麻痹,双腿不能(neng)走路。班里(li)的同学承担起(qi)了轮(lun)流背我上学的任务。”在老师(shi)和同学们的鼓(gu)励和帮(bang)助下,陈(chen)忠安得以(yi)完成学业。包括他目(mu)前的生活寄托——那间仅有8平方米的修鞋店,也是1991年在政府和社会的帮(bang)助下盖起(qi)来的。
陈(chen)忠安在修鞋店开业伊始(shi)就立下一条坚持至今的店规:为军人、学生、老弱病残人员免费服务。他还拿(na)出自己微薄的收入资(zi)助困难学生,周边的人都亲切地(di)称呼(hu)他为“修鞋哥哥”。在陈(chen)忠安帮(bang)助别人的同时,大家也会在冬天给他打来一壶热水,夏天为他捎来一碗冷面,遇到爬高的活,修鞋的客户捎带手就给干了。
“立国,善良与善意总是会双向奔赴的,帮(bang)助别人的同时,别人也会帮(bang)助你。”陈(chen)忠安扭头望向杨立国,露出微笑。
《 人民日报(bao) 》( 2025年04月(yue)10日 06 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