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14日,广东省消委会召开2025年“3·15”信息通报(bao)会,会上发布了2024年度广东十大(da)消费维权典型案(an)例(li)。
3000多元的海产品,塑料袋竟花费300元
刘先生在东莞(guan)市某市场餐饮店购买了价(jia)值3000多元的海产品,发现商家将海产品装(zhuang)入厚重塑料袋后(hou)称重,导致支付的价(jia)款中约(yue)有300元为塑料袋的费用。刘先生认为此举不合理,与商家协商退费无果,便(bian)向东莞(guan)市消委会投诉。
消委会介入调(diao)解后(hou),成(cheng)功促使双方达成(cheng)退款及赔偿协议(yi)。东莞(guan)市消委会将相关情况向市场监管局反映,引起高度重视,随即启动电子计(ji)价(jia)秤计(ji)量专(zhuan)项整治行动,对全市海鲜市场进行大(da)规模检查(cha),严厉打击计(ji)量器具作弊和短斤缺两(liang)行为,并引导市场建立起一套“先称重再(zai)装(zhuang)袋”措施,确保海鲜价(jia)格公(gong)开透明,保障消费者(zhe)权益,营造放心消费环(huan)境。
点评:
本案(an)中,商家在未向消费者(zhe)明确说明的情况下(xia),通过厚重塑料袋装(zhuang)载并称重商品,以此虚增(zeng)商品重量,将包装(zhuang)物的成(cheng)本以不合理的方式转嫁给消费者(zhe)。这种行为实质上就是一种“骗(pian)秤”行为,不仅侵犯了消费者(zhe)获得价(jia)格合理、计(ji)量正确的公(gong)平(ping)交易权,更涉嫌欺诈,消费者(zhe)可(ke)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(zhe)权益保护法》举证主张惩罚性赔偿。
在此案(an)例(li)中,东莞(guan)市消委会和市场监督管理局迅速反应,不仅有效解决了个别消费者(zhe)的投诉问题,更将监管触角延伸至(zhi)整个市场,有力促进了市场秩序(xu)规范,彰显了维护消费者(zhe)权益与市场公(gong)平(ping)正义(yi)的决心与成(cheng)效。
937人买了预售加油卡后(hou),加油站停(ting)业失联
韶关乐昌市某加油站以加油卡预售形(xing)式收款后(hou)突然停(ting)业失联,多位权益受损的消费者(zhe)向当地(di)消委会求助。鉴于投诉涉案(an)金额大(da)、人数多,为防止事态升级,消委会联合乐城街道综合执法队迅速介入调(diao)查(cha)。
调(diao)查(cha)发现,该加油站在近一个月内已向937名消费者(zhe)预售加油卡,累计(ji)收取金额高达78.74万元。经消委会监督和协调(diao),加油站最终同意退款,351名消费者(zhe)成(cheng)功拿到共计(ji)59.59万元款项。同时,在消委会的帮助及一系列引导帮扶措施下(xia),加油站于2024年6月得以重新营业,部分消费者(zhe)的未退充值金可(ke)继续正常使用。
点评:
预付卡消费模式因其便(bian)利性在各类消费领域广受欢迎,但商家经营不善倒闭或卷款跑路事件时有发生,常引发群体性投诉,本案(an)即为典型例(li)证。面对加油站停(ting)业失联的突发情况,消委会快速反应,主动联合执法部门开展(zhan)调(diao)查(cha),协调(diao)指(zhi)导加油站有序(xu)、高效开展(zhan)退款工作,有效安抚了消费者(zhe)情绪,防止了事态进一步(bu)扩大(da)。
此外,消委会并未止步(bu)于退款问题的解决,而(er)是与有关部门一起进一步(bu)引导帮扶加油站,使其在短时间(jian)内恢(hui)复运营,使未退还的预付金得以继续有效使用,充分展(zhan)现了消委会在处理此类复杂问题时的专(zhuan)业水准与社会担当。
(马灿 粤消宣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