必一运动·(B-sports)官方网站

业界动态
全国碳市场首次扩围,钢铁水泥铝30亿吨碳排如何控制?,行业,配额,企业
2025-03-30 11:22:12
全国碳市场首次扩围,钢铁水泥铝30亿吨碳排如何控制?,行业,配额,企业

界面(mian)资讯记者 | 田(tian)鹤琪

界面(mian)资讯记者 | 田(tian)鹤琪

全(quan)国碳排放(fang)权交易市场正式迎来首次扩围。

3月26日,生态(tai)环境部发布(bu)了(le)《全(quan)国碳排放(fang)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、水泥、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》(下称《方案》),标志着(zhe)全(quan)国碳排放(fang)权交易市场(下称全(quan)国碳市场)首次扩围工作进(jin)入操作实施阶段。

2021年7月16日,全(quan)国碳市场正式上线交易,首批纳入了(le)2162家发电(dian)企(qi)业,覆盖全(quan)国碳排放(fang)总量约40%。截至2024年底,全(quan)国碳排放(fang)权交易市场配额(e)累计成交量6.3亿(yi)吨,累计成交额(e)430.33亿(yi)元。

本次《方案》明确提出,按照(zhao)“边实施、边完(wan)善”的工作思(si)路(lu),分(fen)两个阶段做好钢铁、水泥、铝冶炼行业纳入全(quan)国碳排放(fang)权交易市场相关工作,实现积极稳妥有序扩大全(quan)国碳排放(fang)权交易市场覆盖范围。

上述两个阶段分(fen)别(bie)是指启动实施阶段(2024-2026年)和深化完(wan)善阶段(2027年-)。

《方案》进(jin)一步明确管控(kong)范围。钢铁、水泥行业管控(kong)温室气体(ti)种类(lei)为二氧化碳,铝冶炼行业管控(kong)温室气体(ti)种类(lei)为二氧化碳、四氟化碳和六氟化二碳。相应新增重点排放(fang)单位(wei)约1500家,覆盖排放(fang)量新增加约30亿(yi)吨二氧化碳当量。

从碳排放(fang)现状看(kan),目前水泥行业碳排放(fang)量约占全(quan)国碳排放(fang)总量的9%。中国是全(quan)球水泥制造第一大国,2019年全(quan)球水泥产能为37亿(yi)吨,中国约占其中60%。

钢铁行业是中国碳排放(fang)量最高(gao)的制造行业,碳排放(fang)量约占中国碳排放(fang)总量的15%。电(dian)解铝行业也是中国工业领域能源(yuan)消(xiao)耗和二氧化碳排放(fang)的重点行业,能耗及碳排放(fang)总量占有色金属行业的70%以上。

“此次全(quan)国碳市场扩围历经多年筹划最终落定,进(jin)一步增加了(le)强制减排机制对碳排放(fang)总量的覆盖比例。”北京大学能源(yuan)研究院(yuan)气候(hou)变化与能源(yuan)转型(xing)项目分(fen)析师汪若宇在接(jie)受(shou)界面(mian)资讯采访时表示。

她指出,这将有利于推动重点排放(fang)行业碳达峰(feng)以及稳步、高(gao)质量的减量过程。同时,钢铁、水泥、铝冶炼行业的企(qi)业性质更加丰(feng)富,参与碳交易的考量因素更加多元化,预期(qi)将增强当前全(quan)国碳市场的交易活跃度。

对于钢铁、水泥、铝冶炼行业企(qi)业而言,纳入全(quan)国碳市场既带(dai)来挑战,也蕴藏机遇。

汪若宇表示,相关行业企(qi)业纳入全(quan)国碳市场后,它们的碳核算数据(ju)和碳交易成果在国际市场上更具(ju)可信度和可比性。这不仅(jin)有助于企(qi)业参与国际绿色供应链,还能通过清(qing)除落后产能增强行业及下游产品的绿色竞争力。

此外,统一的核算方法使(shi)企(qi)业能够更专注于一次能源(yuan)利用总量控(kong)制和利用效率提升,从而推动行业整体(ti)的低碳转型(xing)和绿色生产路(lu)径创新。

(下称《征求意见稿》)相比,本次《方案》在启动实施阶段方面(mian)的表述有所变化。

《征求意见讲稿》提出,采用碳排放(fang)强度控(kong)制的思(si)路(lu)实施配额(e)免费分(fen)配,企(qi)业所获得的配额(e)数量与产品产量(产出)挂钩,不设置配额(e)总量上限,将企(qi)业配额(e)盈缺率控(kong)制在较小范围内。

最新《方案》的表述则是,2024年度配额(e)基(ji)于经核查的实际碳排放(fang)量等量分(fen)配,2025-2026年度配额(e)采用碳排放(fang)强度控(kong)制的思(si)路(lu)分(fen)配,激励先(xian)进(jin)、鞭策落后,企(qi)业所获得的配额(e)数量与产能产出挂钩,合理确定配额(e)盈缺率,行业整体(ti)配额(e)盈亏基(ji)本平衡。

在最新表述中,将“不设置配额(e)总量上限”删除,此外,将“企(qi)业配额(e)盈缺率控(kong)制在较小范围内”改成“行业整体(ti)配额(e)盈亏基(ji)本平衡”。

“在当前能耗双控(kong)向碳排放(fang)双控(kong)转变的政策趋(qu)势(shi)下,大家看(kan)到(dao)碳市场的整体(ti)设计构建将从碳强度控(kong)制过渡(du)到(dao)碳总量控(kong)制,这也是配额(e)分(fen)配机制的主要发展方向。”能源(yuan)基(ji)金会低碳转型(xing)项目主任杜譞告诉界面(mian)资讯。

杜譞分(fen)析指出,关于 “企(qi)业配额(e)盈缺率控(kong)制在较小范围” 调整为 “行业整体(ti)配额(e)盈亏基(ji)本平衡”,两者管控(kong)主体(ti)存在差异。前者从企(qi)业个体(ti)层面(mian)出发,对盈缺率进(jin)行控(kong)制;后者则站在行业主体(ti)角度,从行业整体(ti)角度考量碳管控(kong),契合当前钢铁行业等新纳入的三个行业碳市场的发力点。

此外,杜譞认为,“行业整体(ti)配额(e)盈亏基(ji)本平衡” 这一表述,并(bing)非追求绝对意义上的盈亏相等,碳配额(e)盈亏率的管控(kong),需依据(ju)碳管理的整体(ti)需求进(jin)行调整。

因此,后者的表述在管控(kong)主体(ti)和控(kong)制策略上更加科(ke)学,不仅(jin)强化了(le)与碳排放(fang)双控(kong)宏观政策的协(xie)同性,也使(shi)方案更贴合当下碳市场建设的实际需求。

汪若宇补充道,最终出台的方案在配额(e)分(fen)配方式上采取了(le)“宽中有紧”的表述方式。既要考虑(lu)到(dao)行业可持续经营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,控(kong)制配额(e)限制给(gei)企(qi)业带(dai)来的额(e)外成本,保持相关行业企(qi)业的整体(ti)竞争力,又要兼顾全(quan)国碳市场在国际上的认可度。

针对《方案》提到(dao)的2025、2026年度配额(e)采用碳排放(fang)强度控(kong)制思(si)路(lu)的分(fen)配方式,汪若宇认为,在全(quan)球发达经济体(ti)碳市场普遍采用总量法的背景下,鉴于中国仍在推进(jin)落后产能的更新换代、企(qi)业并(bing)购(gou)活动较为频繁等行业发展实际情况,设计强度法分(fen)配机制,能够有效引导国内企(qi)业有序实现碳达峰(feng),持续推进(jin)碳减排工作,契合中国碳市场建设的阶段性需求。

针对《方案》提出的 “激励先(xian)进(jin)和鞭策落后”,同样基(ji)于以碳强度为基(ji)础的配额(e)分(fen)配机制。杜譞认为, 这意味着(zhe)企(qi)业节能降碳的技术水平将与配额(e)分(fen)配挂钩,反映出碳市场利用市场机制,以最低成本推动全(quan)社会减排的根本目标。

此外,杜譞建议,碳市场的设计理念(nian)还应进(jin)一步优化完(wan)善以充分(fen)发挥激励绿色低碳技术的特(te)性。

她同时也指出,当前的分(fen)配思(si)路(lu)是基(ji)于可操作性设计的,其优势(shi)在于能够先(xian)行推动三个扩容行业的碳市场运转,积累目前所缺乏的数据(ju)基(ji)础,完(wan)善企(qi)业碳管理体(ti)系,为进(jin)一步优化设计奠定基(ji)础。期(qi)待在后续一段时间的积累下, 碳市场的所有功能能够充分(fen)发挥出来,优化整体(ti)机制设计。

“根据(ju)不同团队的研究判断,目前国内钢铁、水泥、电(dian)解铝行业基(ji)本已经接(jie)近或完(wan)成碳达峰(feng)。”汪若宇同样认为,在这样的背景下,下一步行业整体(ti)减碳需要绿色低碳技术的创新和应用,也意味着(zhe)更多的研发和项目初期(qi)投资。

汪若宇指出,采用强度法,具(ju)有三方面(mian)优势(shi):一是推动产能向那些有意愿且(qie)有能力进(jin)行低碳转型(xing)的企(qi)业转移(yi);二是从宏观角度防止行业总排放(fang)量突破“达峰(feng)”平台大幅上扬;三是下一步有利于充分(fen)利用绿色投融资等金融工具(ju),助力行业的低碳创新应用。

界面(mian)资讯注意到(dao),在第五(wu)项加大推进(jin)力度中的“加强宣传引导”方面(mian),本次《方案》补充了(le)“加强信息(xi)披露,依法依规推动有关主体(ti)及时公开排放(fang)、履约、交易、质押等相关信息(xi),接(jie)受(shou)社会监督”的内容。

杜譞表示,对金融机构而言,企(qi)业参与碳交易的信息(xi),以及碳配额(e)是否已被抵质押,都是开发碳金融产品的重要依据(ju)。若能建立信息(xi)披露机制,推动企(qi)业强制或自愿披露相关信息(xi),银行、交易所等机构在开发碳金融产品时,便能获得充分(fen)的数据(ju)支(zhi)持,开发流程也会更加顺畅。

三大行业首次纳入碳市场,数据(ju)真实性保障至关重要。

汪若宇表示,基(ji)于以往电(dian)力行业数据(ju)报(bao)送以及各地方试点碳市场的数据(ju)报(bao)送机制,目前中国已建立了(le)包(bao)含(han)第三方核查机构的数据(ju)收(shou)集和数据(ju)质量监督体(ti)系。但(dan)鉴于新纳入的三个行业工艺流程更加多样化,中间过程排放(fang)更加复杂,确实为数据(ju)质量工作带(dai)来更大挑战。

对此,她进(jin)一步指出,从监管层面(mian)加强处罚力度,流程层面(mian)开展多条线并(bing)行独立审核,信息(xi)披露层面(mian)增加不合规案例的透明度等,都是常见的数据(ju)质量保障措施。

最新资讯
  • 泰和县老营盘镇
  • 兴宾区迁江镇
  • 康马县
  • 和平县公白镇
  • 建湖县草堰口镇
  • 青州市
  • 连平县油溪镇
  • 南安市石井镇
  • 宝山区顾村镇
  • 福建省
  • 诸城市密州街
  • 玉田县孤树镇
  • 澄海区凤翔街
  • 唐县白合镇
  • 张店区石桥街
  • 福鼎市白琳镇
  • 昭平县五将镇
  • 兴业县龙安镇
  • 东区密地街
  • 揭西县龙潭镇
  • 河南中青综合资讯
  • 游戏百科综合资讯
  • 快云游综合资讯
  • 快云综合资讯
  • 久诚汽车资讯
  • 癫痫百科
  • 体育百科资讯
  • App百科资讯
  • 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
    XML 地图 | Sitemap 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