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(hu)南省人(ren)大代表、长沙市望城区四祥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彭兴辉。
红网时刻资讯记者(zhe) 肖帅 摄影 陈杰 长沙报道
民为国基(ji),谷为民命(ming)。作为鱼米之(zhi)乡(xiang),湖(hu)南省水稻种植一直以来便占据着粮食生产的主导(dao)地位。身为新农(nong)人(ren),粮食安全与生产一直是省人(ren)大代表彭兴辉长期关(guan)注(zhu)的议(yi)题。
自2005年参加工作以来,彭兴辉一直致力(li)于农(nong)业农(nong)村工作,扎根农(nong)村。她牵头组建(jian)的四祥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,不仅实现了水稻的规模化种植和(he)全程机械化生产操作,水稻种植面积从最(zui)初的百余亩扩大到(dao)目前3000余亩规模,现在已是全区数一数二的优质水稻种植基(ji)地。
彭兴辉先容,近年来种粮成本高,粮食收购价较(jiao)低,部分用(yong)于支(zhi)持粮食生产的扶持政策没有延续。今年湖(hu)南两会上(shang),她特提出加大粮食安全生产持续政策扶持不容忽视的建(jian)议(yi)。
“农(nong)业是一项投资大、风险(xian)大、见效(xiao)慢、靠天吃饭的行业。” 为此,彭兴辉建(jian)议(yi)对已实施(shi)的种粮大户奖励(li)、“米袋(dai)子”等扶持政策保持延续性,同时出台政策,鼓励(li)年轻人(ren)加入农(nong)业生产。
为保障粮食安全生产,彭兴辉还带来了加强福寿螺联防(fang)联控、保障粮食和(he)生态环境安全的建(jian)议(yi)。
彭兴辉先容,调(diao)查数据表明全省约80%的稻田(tian)均存在福寿螺危害,靠近水域的稻田(tian)最(zui)为严重。在自己的调(diao)研过程中,粮农(nong)户广泛反映(ying),福寿螺对水稻幼苗(miao)影响极大,造成水稻基(ji)本苗(miao)数减少、产量降低。福寿螺危害严重的地区,甚至出现秧苗(miao)刚插下去的第(di)二天,就(jiu)全军覆没的现象,这大大增加了种粮农(nong)户的成本投入,严重影响种粮农(nong)民的生产效(xiao)益和(he)积极性。
“问题的关(guan)键在于,福寿螺分布在河湖(hu)、坑塘、沟渠、稻田(tian)等大范围区域。即使稻田(tian)的福寿螺暂时防(fang)控住了,分布在其他区域的种群还会随着灌溉水源不断(duan)地流入,导(dao)致防(fang)控难度大、防(fang)控效(xiao)果不彻(che)底。”
为此,彭兴辉建(jian)议(yi),按照属地责任制(zhi),组建(jian)联防(fang)联控工作小组,明确部门职能职责,实施(shi)全域系统治理,开(kai)展联防(fang)联控、集中防(fang)控和(he)综合防(fang)控的治理工作。尤其在水稻生长的幼苗(miao)期和(he)福寿螺产卵的高峰期,要以乡(xiang)镇(zhen)村组大户为单位,购买统防(fang)统治服(fu)务,组织开(kai)展区域集中防(fang)控。各级(ji)统筹(chou)粮食生产、水利、生态修复、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各种政策、项目和(he)资金,设置(zhi)福寿螺防(fang)控专项经费(fei)并纳(na)入年度预算。同时,由(you)区域内种粮大户按种粮面积和(he)福寿螺危害比例分担部分防(fang)控费(fei)用(yong)。通过区域集中防(fang)控,从大范围内降低福寿螺种群密度,减少危害率。"福寿螺防(fang)治,必须要种粮大户参与实施(shi),因为稻田(tian)里哪段时间(jian)开(kai)始治理,只有种粮大户更专业,效(xiao)果会更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