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网(wang)宁波3月(yue)28日电 题(ti):工业园区(qu)“变身”工业社区(qu) 产业建设者爱上第二故乡
编辑 董(dong)易(yi)鑫
每当忙完手头的工作,浙江宁波北仑区(qu)的集卡司机们便会轮流当起(qi)志愿者,在园区(qu)开展(zhan)交通疏导、夜间巡逻等服务。在当地的集卡司机微型(xing)社会组(zu)织(zhi),这样的志愿者有1500余名,此番行为源于北仑与产业建设者的双向奔赴。
2008年,当地以“企业园区(qu)化、服务社区(qu)化”工作模式创新设立工业社区(qu),如(ru)今建成20个工业社区(qu)。北仑作为宁波舟山港的核心港区(qu),集聚了近3万名集卡司机,物流工业社区(qu)应运而生。
基于此,当地近年来不断提升港口(kou)服务能力、优化空(kong)间布局、增强(qiang)物流效率,改善集卡司机的工作与生活环境,建成并投用(yong)司机之家5个,“甬爱E家”、户外劳(lao)动者驿站(zhan)等服务阵地89个。
此外,当地在共富工坊(fang)招募了多位(wei)“卡嫂”,为她们增加收入(ru);定期安排(pai)“卡娃”托(tuo)管班,开展(zhan)“我陪孩子读经典”等活动,用(yong)小读本撬(qiao)动大(da)文明。这些暖心服务正以心换心,更多“卡哥(ge)”“卡嫂”自发建设第二故乡。
3月(yue)27日,党建引领(ling)工业社区(qu)服务发展(zhan)新质生产力——工业(产业)社区(qu)书记交流会在浙江省(sheng)宁波市北仑区(qu)举行。陆伟 摄
依托(tuo)工业社区(qu),北仑区(qu)还提出当好产教融(rong)合的代理人、引才助企的经纪人,开设“新工人夜校”“周末(mo)精技营”,年均培训产业工人4万人次,助力4000多人获得(de)中级及以上技能证书;归集形成企业融(rong)合需求和科技成果转化的“两张清单”,推动以项目聚人才,以人才带项目,促进(jin)产学研用(yong)一体化。
3月(yue)27日下午,党建引领(ling)工业社区(qu)服务发展(zhan)新质生产力——工业(产业)社区(qu)书记交流会在北仑区(qu)举行。现场,北仑区(qu)官方先容(shao),当地金(jin)创工业园区(qu)发起(qi)了“人才经纪人”联建项目,目前已链接多个科研机构,为企业柔性引进(jin)博士后等高端人才百余名。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