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越南(nan)战争(zheng)期间,美军曾使用过一款威力堪比小(xiao)型战术核武器的重型常规炸弹——BLU-82燃料空(kong)气炸弹,这种炸弹绰(chuo)号“雏菊切刀(dao)”、“炸弹之王”,在越南(nan)战争(zheng)中用来摧毁大面(mian)积(ji)的丛林为直升机开辟起降空(kong)间以(yi)及在海(hai)湾战争(zheng)中为地(di)面(mian)部(bu)队扫除(chu)雷场开辟道路(lu)。“炸弹之王”曾是世界上最(zui)大的炸弹,也是所有常规炸弹中最(zui)令人心(xin)惊(jing)胆战的一种。
虽然绰(chuo)号很(hen)相近,但是“炸弹之王”并(bing)不(bu)是大家熟(shu)悉(xi)的GBU-43“炸弹之母”,后(hou)者的重量更大并(bing)且研制年代更晚(wan)。20世纪60年代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室开始(shi)了“炸弹之王”的研制,1970年3月23日首次在越南(nan)战争(zheng)中亮相,这种重达15000磅(约6810千克)的炸弹在整(zheng)个越战期间给越军带来了巨大的打击(ji)。“炸弹之王”最(zui)显著的特征就是大,而且“皮薄”,弹壳无法提供挂载所需(xu)的刚性,所以(yi)无法挂载于美军现役任何一种轰炸机的弹舱内,只得由改装过的MC-130H或运输直升机投放。
BLU-82其实是一种非常简陋的炸弹,主(zhu)体就是一个长3.6米,直径1.37米几乎跟(gen)一辆”甲(jia)壳虫(chong)”轿车体积(ji)相当,弹体外壁不(bu)足1厘米的桶状炸弹,常规航(hang)弹往往会由流线型外形(xing)和空(kong)气尾翼来维(wei)持下落弹道稳定,但这些(xie)BLU-82统统都没有。BLU-82在投弹时首先打开舱门靠弹体上较小(xiao)的降落伞来将炸弹拉出机舱,大的降落伞在降落过程中打开以(yi)维(wei)持弹道稳定,最(zui)后(hou)在距离地(di)面(mian)0.91米处起爆。
BLU-82的爆炸威力十分(fen)巨大,6810千克的总重量中包含约5715千克硝酸铵、铝(lu)粉和聚苯乙烯脂肪酸盐(yan)(凝(ning)胶剂)混合而成的GSX胶质浆状炸药,爆炸时可摧毁11684平(ping)方米内任何建筑、设施(shi)都将被夷为平(ping)地(di),并(bing)使87222平(ping)方米的所有人员丧失战斗力。BLU-82在报纸时的效(xiao)果与云爆弹相近,但并(bing)不(bu)属于云爆弹(区别在于云爆弹装填的是燃料,BLU-82装填的是炸药),爆炸中心(xin)会产生以(yi)数千米每秒的速度传播的超(chao)压冲击(ji)波,随之而来的是1000°到2000°的超(chao)高温,同时爆炸中心(xin)附近的氧气会被迅速消耗,氧气含量急剧下降,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含量急剧上升。
传统的航(hang)空(kong)炸弹躲(duo)进防(fang)空(kong)洞或者俯下身(shen)躲(duo)开弹片(pian)和冲击(ji)波就能逃过一劫,但BLU-82不(bu)同,爆炸后(hou)带来的超(chao)压冲击(ji)波、高温、窒息效(xiao)果足以(yi)让杀(sha)伤范围内所有地(di)面(mian)目标(biao)消失或者丧失战斗力,燃料空(kong)气炸弹是最(zui)具威慑力的武器之一,论实际效(xiao)果并(bing)不(bu)亚于战术核武器,是常规武器中“最(zui)不(bu)常规”的一种。
在整(zheng)个越南(nan)战争(zheng)中,美国足足生产了225枚BLU-82“炸弹之王”,除(chu)了在茂(mao)密的越南(nan)丛林充当“铺路(lu)先锋”大展身(shen)手以(yi)外,海(hai)湾战争(zheng)也在伊拉克丢下了11枚,美国声称(cheng)“一枚BLU-82炸弹胜(sheng)过20枚飞毛腿导弹”。由于其爆炸十分(fen)巨大,曾让身(shen)处科威特的英国SAS特种部(bu)队误认为美国使用了核武器。
但“炸弹之王”的缺(que)点也很(hen)明(ming)显,体积(ji)过大不(bu)能由轰炸机挂载,只能用运输机投放,对于伊拉克、越南(nan)这种缺(que)乏完善防(fang)空(kong)警戒与打击(ji)体系的国家有奇效(xiao),但对于同等实力的大国而言,用机动性和隐身(shen)能力都很(hen)差的运输机去进行(xing)轰炸几乎很(hen)难成功,因此BLU-82乃至后(hou)来的GBU-43都再难得到重视,能够搭载在战术、战略隐身(shen)飞机上的小(xiao)型化、智能化弹药才是未(wei)来的发展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