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14日(ri),浙江省市场监(jian)督管理局(ju)网站发(fa)布。该(gai)局(ju)近期组(zu)织对粮食加工品、食用油等19类食品开(kai)展抽检,525批(pi)次样品中,20批(pi)次不合格,不合格样品涉及食品添加剂超标、农兽药残留超标等。其中,检出不合格食品的店铺涉及永辉、麦德龙等品牌,还有部分样品系通过美团、饿了么平台销售时(shi)被检出。
在食品添加剂超标方面,上海麦德龙商贸有限企业慈溪分企业销售标称上海富(fu)麒(qi)华实业有限企业生产的山核桃味瓜子(zi),被检出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;杭州富(fu)阳骆记炒货店销售的标称杭州临安红(hong)叶(ye)炒货食品厂的轻松(song)剥小核桃,二氧化硫残留量亦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,经核查该(gai)产品为假冒临安红(hong)叶(ye)炒货食品厂产品。义乌(wu)市何庭燕调(diao)味品商行、苍南县鑫梅超市以及嘉兴市鸿盛水产批(pi)发(fa)部销售的莴苣干和(he)莴笋干被检出柠檬黄(huang)、亮蓝不合规。此外,还有多批(pi)次的食品存在脱氢(qing)乙酸及其钠盐不合规。
多批(pi)次水产及蔬菜类产品农兽药残留超标。其中,东(dong)阳市吴宁马天银水产摊(tan)销售的鳝鱼,海盐县武原鸿佳水产摊(tan)、浙江永辉超市有限企业绍兴解放(fang)南路分企业销售的鳊鱼等均被检出恩诺沙星不合规。多批(pi)次的荷兰豆、豇豆检出倍硫磷、多菌灵、乙酰甲胺磷等农兽药残留超标。
此外,部分不合格产品是通过美团、饿了么网络平台销售。其中,临海市花街农贸市场陈秋玲摊(tan)位、平阳县悟明蔬菜店、杭州吉鸿农贸市场解丙水产店等商家销售的生鲜产品,以及义乌(wu)市乡蓬食品商行销售的千张、杭州萧山新街阿坚(jian)副(fu)食品店销售的散称五香豆干等加工食品被检出不合规。
目(mu)前,浙江省市场监(jian)督管理局(ju)已责成相关市级市场监(jian)管部门依法予以查处,要求采取查清产品流向、召回整改和(he)马上下架等措施控制风险。
【附】
关于部分不合格项目(mu)的说(shuo)明
一、二氧化硫残留量
二氧化硫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漂白剂和(he)防(fang)腐剂,具有漂白、防(fang)腐和(he)抗氧化作用。少量二氧化硫进入人体不会对身体造(zao)成健康危害,但过量食用会引起如恶心、呕吐等胃肠(chang)道反应。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》(GB 2760-2024)中规定,熟制坚(jian)果与籽类食品中不得使用二氧化硫。熟制坚(jian)果与籽类食品中检出二氧化硫残留量的原因,可能是生产企业为改善(shan)产品色泽而超范围(wei)使用二氧化硫。
二、柠檬黄(huang)
柠檬黄(huang)是常见的人工合成着色剂,在食品生产中应用广泛。柠檬黄(huang)基本无毒,不在体内贮积,绝大部分以原形排出体外;但是如果长期大量摄入柠檬黄(huang)超标的食品,也存在健康风险。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》(GB 2760-2024)中规定,柠檬黄(huang)在蔬菜干制品中不得使用。蔬菜干制品中柠檬黄(huang)检验值超标的原因,可能是生产企业为改善(shan)产品色泽、提高市场价值而超范围(wei)使用;还可能是企业掺假造(zao)假滥用色素(su)。
三、亮蓝
亮蓝在食品行业中适用于糕点、糖果、饮料等的着色。亮蓝必(bi)须严格按照标准使用,如果长期摄入,也存在健康风险。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》(GB 2760-2024)中规定,亮蓝在蔬菜干制品中不得使用。蔬菜干制品中亮蓝检验值超标的原因,可能是生产企业为改善(shan)产品色泽、提高市场价值而超范围(wei)使用;还可能是企业掺假造(zao)假滥用色素(su)。
四、脱氢(qing)乙酸及其钠盐(以脱氢(qing)乙酸计)
脱氢(qing)乙酸及其钠盐作为一种(zhong)广谱食品防(fang)腐剂,对霉菌和(he)酵母菌的抑制能力强。脱氢(qing)乙酸及其钠盐(以脱氢(qing)乙酸计)能被人体完全吸取,并能抑制人体内多种(zhong)氧化酶,长期过量摄入脱氢(qing)乙酸及其钠盐会危害人体健康。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》(GB 2760-2024)中规定,粮食加工品中不得使用脱氢(qing)乙酸及其钠盐(以脱氢(qing)乙酸计)。粮食加工品中脱氢(qing)乙酸及其钠盐(以脱氢(qing)乙酸计)检验值超标的原因,可能是企业为延(yan)长产品保质期,或者(zhe)弥补产品生产过程中卫生条件不佳而超限量超范围(wei)使用;也可能是其使用的复配添加剂中该(gai)添加剂含量较高;还可能是在添加过程中未准确计量。
五、铝的残留量(干样品,以Al计)
含铝食品添加剂,比如硫酸铝钾(又名钾明矾)、硫酸铝铵(又名铵明矾)等,在食品中作为膨(peng)松(song)剂、稳(wen)定剂使用,使用后会产生铝残留。含铝食品添加剂按标准使用不会对健康造(zao)成危害,但长期食用铝超标的食品会导致运动和(he)学习记忆(yi)能力下降,影响儿(er)童智力发(fa)育。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》(GB 2760-2024)中规定,豆制品中铝的残留量(干样品,以Al计)最大限量值为100mg/kg。豆制品中铝的残留量(干样品,以Al计)超标的原因,可能是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未控制好含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;也可能是其使用的复配食品添加剂中铝含量过高;还可能是厂家使用的原料,因受环境影响原料中含有较高含量的铝。
六、苯(ben)甲酸及其钠盐(以苯(ben)甲酸计)
苯(ben)甲酸及其钠盐(以苯(ben)甲酸计)是食品工业中常用的一种(zhong)防(fang)腐剂,对霉菌、酵母和(he)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。长期食用苯(ben)甲酸及其钠盐超标的食品,可能导致肝脏积累性中毒,危害肝脏健康。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》(GB 2760-2024)中规定,粮食加工品中不得使用苯(ben)甲酸及其钠盐(以苯(ben)甲酸计)。粮食加工品中检出苯(ben)甲酸及其钠盐(以苯(ben)甲酸计)的原因,可能是生产企业为延(yan)长产品保质期,或者(zhe)弥补产品生产过程卫生条件不佳而超范围(wei)使用。
七、吡唑醚菌酯(zhi)
吡唑醚菌酯(zhi)是具有保护、治(zhi)疗和(he)传导作用的杀菌剂。食用食品一般不会导致吡唑醚菌酯(zhi)的急性中毒,但长期食用吡唑醚菌酯(zhi)超标的食品,对人体健康也有一定影响。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》(GB 2763-2021)中规定,荷兰豆中吡唑醚菌酯(zhi)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.02mg/kg。荷兰豆中吡唑醚菌酯(zhi)超标的原因,可能是种(zhong)植者(zhe)对使用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不了解,从(cong)而违规使用农药。
八、乙酰甲胺磷
乙酰甲胺磷属内吸性有机磷类杀虫剂,具有触杀和(he)胃毒作用。该(gai)化合物进入人体后会抑制体内胆碱(jian)酯(zhi)酶,从(cong)而对身体造(zao)成伤害,长期食用乙酰甲胺磷超标的食品,会对人体健康造(zao)成一定影响。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》(GB 2763-2021)中规定,豆类蔬菜中乙酰甲胺磷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.02mg/kg。豆类蔬菜中乙酰甲胺磷残留量超标的原因,可能是种(zhong)植过程中违规使用。
九、恩诺沙星
恩诺沙星属于氟(fu)喹诺酮类药物,是一类人工合成的广谱抗菌药,用于治(zhi)疗动物的皮肤感染、呼(hu)吸道感染等,是动物专属用药。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》(GB 31650-2019)中规定,养殖(zhi)户允许使用恩诺沙星,养殖(zhi)黄(huang)鳝、鳊鱼中恩诺沙星最高残留限量为100μg/kg,摄入恩诺沙星超标的食品,可能引起头(tou)晕、头(tou)痛、睡(shui)眠不良(liang)、胃肠(chang)道不适等症(zheng)状(zhuang)。恩诺沙星超标的原因,可能是在动物养殖(zhi)过程中为快速控制疫病,违规加大用药量或不遵守休药期规定,致使产品上市销售时(shi)的药物残留量超标。
十(shi)、多菌灵
多菌灵又名棉萎灵、苯(ben)并咪唑44号,是一种(zhong)广谱性杀菌剂,对多种(zhong)作物中因真菌(如半知菌、多子(zi)囊菌)引起的病害有防(fang)治(zhi)效果。急性毒性分级标准为实际无毒级。相关研究未见遗传毒性。长期食用多菌灵超标的食品,对人体健康可能产生的危害尚无明确证据。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》(GB 2763-2021)中规定,多菌灵在食荚豌豆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.02mg/kg。食荚豌豆中多菌灵超标的原因,可能是种(zhong)植者(zhe)对使用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不了解,从(cong)而违规使用农药。
十(shi)一、倍硫磷
倍硫磷是具有触杀、胃毒和(he)熏蒸作用的有机磷农药。食用食品一般不会导致倍硫磷的急性中毒,但长期食用倍硫磷超标的食品,对人体健康也有一定影响。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》(GB 2763-2021)中规定,豆类蔬菜中倍硫磷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.05mg/kg。豇豆中倍硫磷残留量超标,可能是在种(zhong)植过程中违规使用;也可能是在临近采收期不当使用所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