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28日,浙江的一位消费者小白向大河报·豫视频投诉称,3月初她在云(yun)南大理购买了一份奶疙瘩,在3月27日吃出了疑似假牙的异物,而涉事商家只愿意(yi)退款5元。“我没有接受,(商家)就不再回复我了。”小白说,她于27日拨(bo)打了大理的消费者投诉热线。3月28日下(xia)午,大河报《看见》记者向大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有关部门(men)了解情况。
小白告诉记者,售卖该(gai)“牦牛奶疙瘩”的食品店位于大理市北门(men)菜市场附近,3月7日,她在该(gai)店购买了一斤左右的散装奶疙瘩及一些(xie)三七,共支付129元。3月27日,小白在浙江家中食用奶疙瘩时,发现包装内的奶疙瘩里有疑似假牙的异物,她随即通过微信(xin)联系(xi)食品店老板,对方向其微信(xin)转账5元,协(xie)商未果后,老板又(you)向其提供了奶疙瘩生产厂家的联系(xi)方式,而生产厂家表示愿意(yi)向小白退款30元。
3月28日,《看见》记者多次拨(bo)打该(gai)食品店电话,均无人(ren)接听(ting),短信(xin)联系(xi)未获回复。
小白称,“牦牛奶疙瘩”的外包装上没有生产厂家地(di)址、生产许可证编号、生产日期、保质期等信(xin)息。记者浏览小白提供的视频外包装视频后,未发现有效生产信(xin)息,根据食品店老板提供的信(xin)息可知其生产厂家位于内蒙古(gu)呼和浩特市。
28日,记者拨(bo)打该(gai)厂家电话,接线人(ren)员称,“我不知道”,随后挂断电话。记者联系(xi)呼和浩特市消费者投诉热线,对方称已登记此事。大理市市场监督管理工作人(ren)员回复《看见》记者称,现在并不清(qing)楚(chu)相关情况,要先查(cha)一下(xia)。
28日下(xia)午4点30分左右,小白告诉记者,大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(ren)员告知她,现在将去涉事食品店了解情况。
大河报·豫视频记者 梁奇慧
来源:大河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