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术眼
《人民日报》(2025年04月19日第 06 版(ban))
AI生成(cheng)内容鉴别技术取得新突破
本报杭(hang)州电 (记者窦瀚洋)随(sui)着AI技术的广泛应(ying)用(yong),如何鉴别AI生成(cheng)内容成(cheng)为社会关注焦(jiao)点。近(jin)日,浙江西湖大学自然语言处理实(shi)验室研发的Fast—DetectGPT技术,为解决这一(yi)问题提供了新方案(an)。该程(cheng)序对(dui)GPT3.5、GPT4生成(cheng)文本的识别率(lu)分(fen)别达到96%和90%,检测速度较此前技术提升340倍。该团队关于Fast—DetectGPT的私有大模型扩展Glimpse的论文已被今年4月将在新加坡举行(xing)的2025国际表(biao)征学习大会收录,Glimpse可以检测26种语言的文本,并有更高(gao)的识别准确率(lu)。
团队研发成(cheng)员、西湖大学工学院副院长张岳先容,当前AI生成(cheng)内容的识别主要有监督分(fen)类器法、零样(yang)本分(fen)类器法、水印法3种方式。监督分(fen)类器法要收集大量已知(zhi)数(shu)据作分(fen)类学习,对(dui)未见(jian)过的模型生成(cheng)文本识别率(lu)有所(suo)下降;水印法则是在生成(cheng)文本时打上“记号(hao)”,但存在标记被人为弱化或(huo)移除的风险;Fast—DetectGPT属于零样(yang)本分(fen)类法,无需依赖训练数(shu)据,适(shi)用(yong)性更广。
团队研发成(cheng)员、西湖大学博士生鲍光胜先容,所(suo)谓“生成(cheng)”文本,就是机器通过上文来选择下文,选择依据是词汇、句式等(deng)在数(shu)据集中的使用(yong)概率(lu)。基于AI与人类文本生成(cheng)差异的原(yuan)理,AI倾向于选择高(gao)频词句,而人类写作更具多样(yang)性和逻辑泛化性,程(cheng)序通过分(fen)析文本的“条件(jian)概率(lu)曲率(lu)”分(fen)布实(shi)现鉴别,“简单地说(shuo),AI更懂AI,Fast—DetectGPT‘认出’了同类。”
新型心脏起搏器可微创植入体内
据新华社洛杉矶电 美国西北大学近(jin)日发布公(gong)报说(shuo),该校(xiao)领衔的一(yi)个国际研究团队开发的临时心脏起搏器比一(yi)粒米还小,可通过微创手术植入体内,特别适(shi)用(yong)于治(zhi)疗(liao)先天性心脏缺陷的新生儿。
研究团队在英国《自然》杂志上报告说(shuo),临时起搏器对(dui)术后及其他情况下出现短暂心动过缓(心率(lu)偏低)的患者非常重要。传统的临时起搏器需要通过侵入性手术,有很大风险。
研究团队开发的新型起搏器宽度为1.8毫米,长度为3.5毫米,厚度为1毫米。研究人员使用(yong)光控系统大幅缩小了起搏器的尺寸。同时,还用(yong)一(yi)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简单电池作为起搏器的电源,当起搏器的电极与周围的体液接触时就会产(chan)生电流,从而无需外部电源或(huo)导线(xian)。此外,起搏器的所(suo)有组件(jian)都具有生物相容性,使用(yong)寿命到期后会分(fen)解或(huo)被身体吸取,无需手术取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