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回大地,创新领域的新动向,为(wei)发展新质生产力写下注(zhu)脚。
“高世代TFT-LCD超薄浮法玻璃基(ji)板关键技(ji)术与装备”项目获国家技(ji)术发明奖(jiang)二(er)未来,我等奖(jiang)、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成功下线(xian)世界首片8.6代OLED玻璃基(ji)板……一系列重大科技(ji)成果在蚌(bang)埠这片热(re)土(tu)诞生。
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,“科技(ji)创新”成为(wei)高频热(re)词(ci)。政(zheng)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深入实施(shi)科教兴国战略,提升(sheng)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,多次提及“人工智能”等前沿科技(ji)领域,强调要推动科技(ji)创新成果更多惠及人民(min)群众。代表委员们也积极建言献策,提出要加强科技(ji)创新体系建设、培育壮(zhuang)大新动能等建议。
作为(wei)安徽省第二(er)科技(ji)资源大市(shi),蚌(bang)埠是合芜蚌(bang)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城市(shi),拥有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(zong)院、中电(dian)科40/41所、安徽财经(jing)大学、蚌(bang)埠医科大学等众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(xiao)和一大批创新型企业。
科技(ji)创新,是蚌(bang)埠的潜(qian)力和优势所在。
当前,蚌(bang)埠市(shi)正以科技(ji)创新为(wei)引领,积极推动产业升(sheng)级(ji)和新质生产力发展,积极落实两会精神,将(jiang)政(zheng)策部署转化为(wei)基(ji)层实践,在产业升(sheng)级(ji)、成果转化、人才引育等方面(mian)形成鲜活经(jing)验。
为(wei)营造更加优质的科技(ji)创新环境,蚌(bang)埠市(shi)编印《科技(ji)创新政(zheng)策汇(hui)编》《科创金(jin)融产品(pin)服务手册》,成立为(wei)企服务专班,开(kai)展“五送(song)”服务,蚌(bang)埠科技(ji)大市(shi)场覆盖全市(shi)的服务体系已形成。兑(dui)现奖(jiang)补资金(jin)8756.5万元,惠及企业近1200家次;推动金(jin)融支撑科创企业“共同(tong)成长计划”,2024年1-11月累计签约企业448家,授信(xin)总(zong)金(jin)额(e)179.4亿元,发放贷款77.5亿元。
近年来,蚌(bang)埠将(jiang)智能传感器产业纳入重点发展的六大产业集(ji)群之一,依托(tuo)大院大所和龙头企业,推动要素集(ji)聚,加快(kuai)平台建设,着力构建产业链、形成产业集(ji)群、打造产业生态(tai),在全国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中走在前列。
眼下,中国(蚌(bang)埠)传感谷集(ji)聚智能传感企业超200家,产值突破70亿元,同(tong)比增长25%以上;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61个、总(zong)投资金(jin)额(e)180亿元,获评全国十大高质量传感器园区。
科技(ji)是第一生产力、人才是第一资源、创新是第一动力。蚌(bang)埠市(shi)持续完善全市(shi)人才工作体系,出台《促进人才交流共享打通校(xiao)所院企合作通道的十条措施(shi)》《蚌(bang)埠市(shi)高层次人才“校(xiao)企双聘”工作实施(shi)方案》等4项人才政(zheng)策文件,双链融合专员已累计服务我市(shi)企业96家,1770余人次;23名科技(ji)副(fu)总(zong)已深入企业开(kai)展技(ji)术协(xie)作攻关;范先群院士(shi)在蚌(bang)埠医科大学设立了安徽省唯一的医学类院士(shi)站(zhan)。科技(ji)创新和产业创新,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(ji)本路径。
蚌(bang)埠市(shi)将(jiang)继续深入实施(shi)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进一步加大创新资源投入力度,完善科技(ji)成果转化机制,优化科技(ji)营商创新环境,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,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,持续壮(zhuang)大新质生产力。(尤靖文 刘振 王(wang)梦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