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网3月27日电 据教(jiao)育(yu)部网站消息(xi),近日,教(jiao)育(yu)部办公(gong)厅发(fa)布《教(jiao)育(yu)部办公(gong)厅关于开展义务(wu)教(jiao)育(yu)阳光招(zhao)生专项行动(2025)的通知》,全文如下:
各省、自(zi)治区、直辖市(shi)教(jiao)育(yu)厅(教(jiao)委),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(jiao)育(yu)局:
为深入贯彻全国教(jiao)育(yu)大会(hui)精神,落实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(wu)教(jiao)育(yu)法》《教(jiao)育(yu)强国建设规(gui)划纲要(2024—2035年)》要求(qiu),教(jiao)育(yu)部决定持(chi)续开展义务(wu)教(jiao)育(yu)阳光招(zhao)生专项行动(2025)(以下简称(cheng)专项行动)。现将有关工作要求(qiu)通知如下。
一、工作目标
巩固专项行动成果(guo),进一步整治“暗(an)箱操(cao)作”和“掐尖招(zhao)生”行为,严格(ge)管控试点实验项目等特定类型招(zhao)生,严肃查处(chu)招(zhao)生入学环节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,持(chi)续提高义务(wu)教(jiao)育(yu)招(zhao)生入学工作规(gui)范化、科学化、制度化水平,不断健(jian)全公(gong)平入学长(chang)效机制,维护良好教(jiao)育(yu)生态,切实减轻学生及家长(chang)教(jiao)育(yu)焦虑,进一步提高人民群(qun)众(zhong)教(jiao)育(yu)获得感(gan),服(fu)务(wu)教(jiao)育(yu)强国建设。
二、重点任务(wu)
(一)严格(ge)实行就近入学政策(ce)。健(jian)全常住学龄人口变化监测预警制度,开展各学段入学人数和现有学位摸(mo)底,提前做好预判应对(dui)。科学合理划定学校招(zhao)生片区,片区划定后应保持(chi)相对(dui)稳定,对(dui)出现学校布局调整、学龄人口变化较大等情况(kuang)的,可在科学评估、广泛征求(qiu)意见的基础上适当调整片区范围,并提前向社会(hui)公(gong)布,深入细致做好宣传(chuan)说明工作。片区内登记报名人数超过学校招(zhao)生计划或学校实际办学承载(zai)能力的,按照(zhao)已(yi)公(gong)示(shi)明确的规(gui)则录取(qu),未录取(qu)的学生需在相邻片区就近协调安(an)排入学。实施多校划片和小升初对(dui)口直升的,应提前向社会(hui)公(gong)布相关政策(ce)要求(qiu)。集团化办学学校以及高校和科研机构附属义务(wu)教(jiao)育(yu)学校要严格(ge)遵(zun)循(xun)属地义务(wu)教(jiao)育(yu)学校招(zhao)生政策(ce)。
(二)严格(ge)落实免试入学要求(qiu)。义务(wu)教(jiao)育(yu)学校不得通过学问课考试、测试等方式选拔学生,不得收取(qu)学生个人简历或视频音频等个人展示(shi)材(cai)料,不得以学科竞赛、考试证书(shu)、荣誉证书(shu)、培训证明等作为录取(qu)依据。入学后实行均衡编班,不得设立或变相设立重点班、快慢班。严禁以“校园开放日”等名义进行违规(gui)招(zhao)生宣传(chuan)或考察学生、家长(chang)。
(三)严格(ge)管控特定类型招(zhao)生。各类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实验项目以及外语、体育(yu)、艺(yi)术等特定类型招(zhao)生全面(mian)实行省级审核制度,开展招(zhao)生项目评估,建立招(zhao)生项目台账(zhang),从严控制学校数量、招(zhao)生规(gui)模、招(zhao)生范围。经(jing)审核同(tong)意的特定类型招(zhao)生项目要提前向社会(hui)公(gong)示(shi)报名条件、招(zhao)生流(liu)程(cheng)、考察方式、培养方案等,录取(qu)工作完成后要按照(zhao)有关要求(qiu)在规(gui)定范围内公(gong)示(shi)录取(qu)结果(guo)。全面(mian)清理未经(jing)省级审核同(tong)意的特定类型招(zhao)生项目,市(shi)、县不得自(zi)行批准学校开展特定类型招(zhao)生。外语、体育(yu)、艺(yi)术类项目可以在小升初招(zhao)生中开展语言、体育(yu)、艺(yi)术方面(mian)的兴趣潜(qian)质素养考察,不能开展其他学问科目测试,小学入学不得开设此类招(zhao)生项目。青少年足球、篮球、排球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地区和学校要严格(ge)按照(zhao)规(gui)定招(zhao)生。数学、科技类等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实验项目要坚持(chi)不掐尖、重培养,原则上不得与(yu)小学、初中招(zhao)生入学挂钩,严禁随意突(tu)破招(zhao)生范围。
(四)严格(ge)规(gui)范民办学校招(zhao)生。严格(ge)落实义务(wu)教(jiao)育(yu)“公(gong)民同(tong)招(zhao)”全覆盖,民办学校在审批区域内招(zhao)生,纳入审批机关所在地统一管理,优先满足学校所在县(市(shi)、区)学生入学需求(qiu),报名人数超过招(zhao)生计划的,在有关部门监督下,实行电脑随机录取(qu)。对(dui)2024年出现超计划招(zhao)生、超范围招(zhao)生、与(yu)公(gong)办学校混合招(zhao)生、以借读挂靠等名义变相违规(gui)招(zhao)生等问题的民办学校,要依法依规(gui)核减招(zhao)生计划。要以县(市(shi)、区)为单位对(dui)民办学校开展全面(mian)排查,对(dui)有停办风险的,属地教(jiao)育(yu)行政部门要提前预警并做好学生安(an)置预案,确保社会(hui)稳定。
(五)加强流(liu)动儿童入学保障。全面(mian)落实“两为主、两纳入、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”的随迁子女义务(wu)教(jiao)育(yu)入学政策(ce),推动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义务(wu)教(jiao)育(yu)享有同(tong)迁入地户籍人口同(tong)等权利。按照(zhao)常住人口规(gui)模配置基本(ben)公(gong)共教(jiao)育(yu)服(fu)务(wu)资源,适应学龄人口变化新形势,加强学位动态调整和余额调配。人口集中流(liu)入地区要增加公(gong)办学校招(zhao)生计划、加大公(gong)办学位供给力度,推进优质公(gong)办学校挖潜(qian)扩容,不断提高随迁子女在公(gong)办学校就读比例。义务(wu)教(jiao)育(yu)资源充(chong)足的非人口集中流(liu)入地区要实现随迁子女仅凭(ping)居住证入学,取(qu)消附加或限制条件。
(六)落细特殊群(qun)体支(zhi)持(chi)措施。健(jian)全本(ben)地农村留守儿童、事实无人抚养儿童、孤儿、家庭经(jing)济困(kun)难学生等群(qun)体的入学工作台账(zhang),加强关爱帮扶和教(jiao)育(yu)资助,确保应入尽入,常态化做好控辍(chuo)保学工作。依法保障能够接受普通教(jiao)育(yu)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就近就便随班就读。推行使用军(jun)人子女教(jiao)育(yu)优待资格(ge)证明信,对(dui)烈士子女、现役(yi)军(jun)人子女及其他各类优抚对(dui)象,各地要立足实际、依法依规(gui)落实好教(jiao)育(yu)优待政策(ce)。坚持(chi)自(zi)愿(yuan)申请、公(gong)平公(gong)开、就近就便原则,制定本(ben)地区多孩子女义务(wu)教(jiao)育(yu)长(chang)幼随学政策(ce),但不得含有在市(shi)、县范围自(zi)由(you)择校的内容。
(七)落实“教(jiao)育(yu)入学一件事”。完善本(ben)地义务(wu)教(jiao)育(yu)招(zhao)生入学工作指引,进一步优化入学流(liu)程(cheng)、精简证明材(cai)料。以数字化赋(fu)能招(zhao)生入学工作,加快推动使用招(zhao)生入学服(fu)务(wu)平台,推进区域内户籍、居住证、房产、社保、学籍等入学相关信息(xi)互通共享,加快实现报名、材(cai)料审核、录取(qu)“线(xian)上一网通办”。提升线(xian)下办理服(fu)务(wu)水平,提前明确入学需要提交的材(cai)料内容和具体要求(qiu),实现一个清单告知、一套(tao)表格(ge)填写、一个场所提交,推进“线(xian)下只进一门”。
三、工作要求(qiu)
(一)加强组织(zhi)领导。省级教(jiao)育(yu)行政部门要加强工作部署,将专项行动各项要求(qiu)落实到今年的义务(wu)教(jiao)育(yu)招(zhao)生政策(ce)和工作中,细化工作要求(qiu),压实地方责任,形成严抓严管的工作态势。10月底前,全面(mian)总结专项工作开展情况(kuang)并报送总结材(cai)料。
(二)接受社会(hui)监督。教(jiao)育(yu)部于4—9月在中国教(jiao)育(yu)督导微信公(gong)众(zhong)平台设立“义务(wu)教(jiao)育(yu)违规(gui)招(zhao)生问题”专栏。各地教(jiao)育(yu)行政部门要畅通举(ju)报投诉受理渠道。县级教(jiao)育(yu)行政部门要设立专门的招(zhao)生入学热线(xian)并主动公(gong)开,对(dui)群(qun)众(zhong)反映的问题要建立台账(zhang)、逐一认真核查处(chu)置。
(三)严肃追责问责。各地要严肃招(zhao)生纪律,会(hui)同(tong)纪检监察等部门加强招(zhao)生过程(cheng)监管,加大违规(gui)行为查处(chu)力度。加强对(dui)群(qun)众(zhong)关注、舆情较多的地方和热点学校的引导,对(dui)发(fa)现的问题要责成地方和学校立行立改。对(dui)招(zhao)生问题频发(fa)、情节严重、社会(hui)反映强烈的地区和学校,严肃追究教(jiao)育(yu)行政部门和学校负责人责任,并根据领导干部问责相关规(gui)定,对(dui)有关责任人实行问责。
(四)积极宣传(chuan)引导。各地要加强招(zhao)生入学政策(ce)热点问题的宣传(chuan)解读,引导家长(chang)形成合理就学预期。加强舆情监测,建立健(jian)全部门联动应急协调机制,强化招(zhao)生入学风险研判,稳妥(tuo)处(chu)置招(zhao)生入学舆情及突(tu)发(fa)事件。
各地要在开展义务(wu)教(jiao)育(yu)阳光招(zhao)生专项行动的同(tong)时,做好普通高中招(zhao)生录取(qu)工作,进一步扩大普通高中招(zhao)生规(gui)模,提高优质高中招(zhao)生指标到校比例,严格(ge)实行属地招(zhao)生和“公(gong)民同(tong)招(zhao)”政策(ce),不得违规(gui)掐尖招(zhao)生。
教(jiao)育(yu)部办公(gong)厅
2025年3月25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