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于怒江畔的贡山县丙中洛镇秋那桶村雾里(li)小组。经济日报记者 曹(cao) 松(song)摄
怒江奔(ben)涌,峡谷生金。近年来,地处滇西横断山脉(mai)纵谷地带的云南省怒江州念好“山水经”、打好“生态牌”,通过立足自身(shen)资源优势,用好政策(ce),聚焦(jiao)草果、咖啡等种植深(shen)加工(gong)产业,以(yi)及世界级高山峡谷文旅融(rong)合发展,推动特色产业提质(zhi)增效,探索出“生态优先、产业富州”的绿色高质(zhi)量发展之路。
香飘峡谷
近日,记者刚一走进位于怒江州福贡县的怒江福果产业发展有(you)限企业,香气便扑面而来。该企业利用小小的草果研发生产了草果精(jing)油、草果气泡水、草果香水、草果醋等多种产品(pin)。
怒江福果产业发展有(you)限企业综(zong)合部杨四节先容,企业于2023年入驻福贡县拉甲木底沪滇协作产业园,2024年建成(cheng)3条核(he)心生产线,开发出调(diao)味、饮品(pin)、日化等17种产品(pin)。今年,企业深(shen)化产业链布局,推动草果精(jing)油的医用研发、大宗交易平(ping)台建设及宠物饲料(liao)循(xun)环利用项目。
“为保障(zhang)原料(liao)供应和农户收(shou)益(yi),企业采(cai)用订单农业发展方式,与1000余户种植户签(qian)订协议,计划未(wei)来3年扩展到2000户。”杨四节说。
草果喜欢温暖湿润(run)的环境,适生于海拔1100米至1800米的疏林下,果实不(bu)仅可以(yi)做调(diao)味香料(liao),还可以(yi)做中草药。怒江州98%以(yi)上地形是高山峡谷,坡(po)地多,环境适宜草果生长。过去,怒江州交通不(bu)便,工(gong)业基础薄(bao)弱,农户多以(yi)鲜(xian)果销售(shou)为主,收(shou)益(yi)有(you)限。在脱(tuo)贫(pin)攻坚和乡村全面振(zhen)兴过程中,怒江州将以(yi)草果为主的绿色香料(liao)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大力(li)培育。近年来,怒江州持(chi)续在延长产业链、增加附加值上下功夫(fu),加大与高校和企(qi)业的合作力(li)度,推进草果潜在价值研发,推出受消(xiao)费者欢迎的草果产品(pin),提升产业化水平(ping)。目前,全州共引进7家(jia)草果重点企(qi)业,研发92款产品(pin),上市销售(shou)27款。去年,全州草果种植面积111.4万亩(mu),鲜(xian)果产量7.2万吨,成(cheng)为我国最大的草果种植区;全产业链综(zong)合产值22.99亿元,带动16.53万群众(zhong)人均增收(shou)3438元。
不(bu)仅是草果,为让当地咖啡、花(hua)椒、蜂(feng)蜜等更(geng)多生态产品(pin)走出深(shen)山,在中交集团帮扶支撑(chi)下,怒江州在泸(lu)水市打造绿色香料(liao)产业园,推动香料(liao)产业化、品(pin)牌化发展。
位于怒江绿色香料(liao)产业园区的云南全都有(you)生物科技有(you)限企业是上海闽(min)龙实业在怒江投资设立的企(qi)业,于2022年9月(yue)投产。眼下,工(gong)人们在咖啡、粮油、裹衣坚果等多条精(jing)深(shen)加工(gong)生产线上忙(mang)碌不(bu)停。
“企业通过‘上海企(qi)业+云南资源’‘上海研发+云南制造’‘上海市场+云南产品(pin)’,提升本(ben)地农产品(pin)资源价值,目前生产咖啡、坚果、玫瑰(gui)饮品(pin)等数十种特色产品(pin)。”全都有(you)生物科技有(you)限企业副总经理戴秀华先容。
怒江绿色香料(liao)产业园先后引进11家(jia)企(qi)业入驻,加快草果、咖啡等特色优势产业延链补链强链,构建“香料(liao)+”产业体系,已研发农特产品(pin)206种,去年园区综(zong)合产值达2.6亿元,带动500余人就业。
“未(wei)来,大家将依(yi)托园区研发加工(gong)能力(li),以(yi)怒江的绿色为底色,围绕香料(liao)资源,带动周边搬迁群众(zhong)增收(shou),走出一条绿色生态发展路子。”泸(lu)水市副市长胡筱婕说。
文旅融(rong)合
雨润(run)山青(qing)、碧水奔(ben)腾。站(zhan)在泸(lu)水市六库街道阳坡(po)村海拔1800米的观(guan)景台,远处怒江州府和滔滔江水尽收(shou)眼底,让人心旷神怡。
阳坡(po)村,意为第(di)一缕阳光照耀的地方。这个曾经藏在高黎贡山上的傈僳族村寨,依(yi)托得天(tian)独厚的自然风(feng)光、浓郁的民族风(feng)情和丰富的历史学问资源,深(shen)入挖掘(jue)生态资源、人文资源和旅居资源,实现了从传统村落到旅游“新地标”的华丽蜕变。
“没想到大山中的小村如此漂(piao)亮,可以(yi)看日出、看雪山、体验民俗学问,吃住游玩都很方便。”游客彭丽专程来打卡。
夜幕降临,在福贡县怒族匹河乡的老姆(mu)登村,一阵(zhen)阵(zhen)轻快的歌声从山间传来。在小慧(hui)传习馆,火塘烧得正旺,怒族音乐人江晓春和傈僳族妻子张晓慧(hui)为远道而来的游客表演民族歌舞。一首《老姆(mu)登之夜》让客人沉浸在怒族人的幸福与浪(lang)漫中。
“怒族音乐唱的就是生活、劳作、爱情。希翼通过大家的传承表演,让更(geng)多的人了解、喜欢怒族学问。”江晓春说。
老姆(mu)登村坐(zuo)落在怒江东岸碧罗雪山山腰,不(bu)仅有(you)峡谷风(feng)光,还是怒族非遗的富集区,拥有(you)国家(jia)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怒族传统舞蹈“达比亚”、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怒族民歌“哦得得”等。近年来,老姆(mu)登村不(bu)断挖掘(jue)传承民族学问,探索出了一条“以(yi)文促旅、以(yi)旅兴文”的农文旅融(rong)合发展之路,全村开办30多家(jia)客栈,一半人从事旅游工(gong)作。
贡山县丙中洛镇秋那桶村地处“三江并流(liu)”世界自然遗产及国家(jia)级风(feng)景名胜区核(he)心区,拥有(you)传统怒族特色民居,是“丙察察”进藏旅游环线的重要组成(cheng)部分,吸引了许多自驾游客前往。中交集团派驻秋那桶村第(di)一书记高苗先容,村里(li)立足丰富的旅游资源,整合各类帮扶资金,成(cheng)立秋那桶迪次融(rong)酒店管(guan)理服(fu)务有(you)限责任企业、餐具洗(xi)涤厂、秋那桶文艺队,在提升完善丙中洛旅游业态的同时,进一步增加就业岗位,提高村民收(shou)入。
农文旅融(rong)合发展,吸引更(geng)多人走进怒江,爱上峡谷。2024年,怒江州建成(cheng)并运营20个农文旅融(rong)合示范村。
低(di)空加速
近年来,怒江州抢抓低(di)空经济发展机遇,依(yi)托丰富的低(di)空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,积极探索无(wu)人机技术在多个领(ling)域的应用,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(li)。
去年冬天(tian)正值草果采(cai)摘高峰期,福贡县首次采(cai)用载重无(wu)人机进行了为期10天(tian)的草果运输,为当地1500多农户方便快捷地解决了深(shen)山农产品(pin)运输问(wen)题,不(bu)仅降低(di)了运输成(cheng)本(ben),还节省了时间和人力(li)。
近日,怒江学问旅游集团有(you)限企业在泸(lu)水市称杆乡成(cheng)功完成(cheng)无(wu)人机配送(song)邮件(jian)试飞,仅用5分钟(zhong)便将邮件(jian)送(song)达目标村庄,相较邮递员骑摩托车配送(song)节省了2小时。这一举措不(bu)仅提高了邮件(jian)运输的安全性和效率,也为偏远山区的物流(liu)配送(song)提供了新思路。
怒江州高山峡谷占(zhan)比超98%,且村庄分散、交通不(bu)便,传统配送(song)模式存在配送(song)时限长等问(wen)题。怒江州交通运输局副局长、州邮政管(guan)理局局长段世明表示,无(wu)人机配送(song)大幅提升时效,未(wei)来将引导企(qi)业拓展无(wu)人机在邮政快递业的应用场景,更(geng)好满足边疆百姓需求。
为进一步推动低(di)空经济发展,怒江州还注重人才培养和产业布局。日前,怒江州人社部门开展无(wu)人机驾驶员技能培训(xun),首期培训(xun)班吸引了60名来自农业、林业等行业的人员参训(xun)。今年2月(yue)份,怒江州还成(cheng)立了怒江大峡谷低(di)空产业发展有(you)限企业,聚焦(jiao)无(wu)人机物流(liu)、低(di)空旅游、应急(ji)救援等领(ling)域,打造具有(you)怒江特色的低(di)空经济发展品(pin)牌。
怒江州发改委副主任董文林表示,将充分发挥低(di)空资源优势,统筹低(di)空经济发展和低(di)空安全,加快推进低(di)空旅游、低(di)空物流(liu)、低(di)空应急(ji)救援、低(di)空强边固防(fang)等场景应用,努力(li)争当全省乃至全国低(di)空经济高质(zhi)量发展试点地区。(经济日报记者 曹(cao) 松(song)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