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(dang)下正是踏春赏花的好时节,各地以花为(wei)媒推出各种文旅活(huo)动。“赏花经济”发展如火如荼。如何找(zhao)到(dao)流(liu)量变现与生态保护(hu)的平衡点(dian),算好生态价值和短期旅游收益的大账,需要引起(qi)重视。
随着“赏花经济”的发展,一些问(wen)题也(ye)随之产生。比如,盲目打造花海,过度开发、违(wei)规扩建观(guan)景设施,超负荷接待游客(ke),滥(lan)用植物生长调节剂,喷洒保色药剂等,以牺牲生态为(wei)代价发展旅游的情况时有发生。
“赏花经济”本质上是生态经济,必须权衡好短期经济效益和长期生态价值。坚(jian)持生态为(wei)先是前提,各地应探(tan)索构建“生态成本与经济效益”的全周(zhou)期评(ping)估(gu)机(ji)制,杜绝以牺牲生态环境为(wei)代价换取短期效益;敬重自然规律是关(guan)键,应防止人(ren)工过度干预、过度建设而造成生态破坏(huai),充分挖掘本地特色,用好自然景观(guan),并(bing)创造更高的学问附加值;开展科学种植是保障,应通过动态监测土壤健康、花种轮作等方式,让短期经济实现可持续(xu)发展。
提升治理能(neng)力同样是护(hu)航“赏花经济”、保护(hu)自然生态的重要举措(cuo)。攀树、折枝(zhi)、乱扔垃圾、游客(ke)踩踏导致植被退化等现象常为(wei)人(ren)所诟病。景区应优化管理措(cuo)施,对游客(ke)进行分时段预约;一些乡(xiang)村休闲游景区要建立生态补偿机(ji)制,将景区部分收入投入生态修复,并(bing)引导花农转型为(wei)导赏员,让村民成为(wei)环境保护(hu)的直接受益者。
“赏花经济”不能(neng)只局限于赏花层(ceng)面(mian),还可在促进农文旅融(rong)合上发力,推动住宿、餐饮等相关(guan)产业联动,激发乡(xiang)村休闲消费活(huo)力;构建“花+”产业生态,通过“春赏花、夏采(cai)摘(zhai)、秋(qiu)收粮(liang)”的模式,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。(本文来源(yuan):经济日报 编辑:赵 梅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