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网上海4月25日电(范宇(yu)斌(bin) 尹宗云)“调查研究(jiu)有哪些类别和特点?如何精准选题才能为政策(ce)制定提供有力支撑?做好(hao)调查研究(jiu)又有哪些不可或缺的共性要求?”民盟上海市委(wei)会近日举(ju)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参政议政课题开题培训(xun)会,首次将专题培训(xun)与课题开题深度融合,为参会的60余名课题负(fu)责人、执笔人带来了一场理论与实践碰撞的“头脑风暴”。
会议现场。 谈(tan)其(qi) 摄
课题申报量质齐(qi)升(sheng),机制创新激发活力
“今年(nian)申报课题中,有人工智能应用与低空经济的跨(kua)界研究(jiu),也有银发经济与农村养老的政策(ce)联动分(fen)析(xi),基层民盟盟员的智慧火(huo)花令人振(zhen)奋。”民盟上海市委(wei)会参政议政部负(fu)责人在先容本年(nian)度课题情况时,用一组数据(ju)展现了盟内参政议政的热情:自2月7日启动申报,短短12天收(shou)到236项课题,经济与社会领域占比超77%。经过两轮筛选和专家(jia)评审,最(zui)终确定预立项课题57项,其(qi)中单独课题45项、合并课题12项,数量较去年(nian)精简32项,凸显“少而(er)精、专而(er)深”的新导向。
合并课题机制是今年(nian)课题工作的又一大亮点。相(xiang)近选题被整合为一项课题,既避免重复劳动,又实现跨(kua)领域资源(yuan)互补。这(zhe)一创新模式不仅激发了基层民盟盟员的协作热情,更让课题研究(jiu)从“单兵作战”转向“集团军作战”。
聚(ju)焦调研方法(fa)论,强(qiang)化实务操作培训(xun)
“调研不是‘走马观花’,而(er)是‘剖解麻雀’;报告不能‘四平八稳’,必须‘突出重点’。”会议特邀上海市决咨委(wei)专家(jia)丁兴标围绕“调查研究(jiu)与调研报告起草”开展专题培训(xun),为与会者提供方法(fa)论引导。专家(jia)强(qiang)调,调研需“选题精准、过程扎实、建(jian)议务实”,选题应紧扣当(dang)前上海发展新质生产力、新型生产关系、产业(ye)升(sheng)级等15个重点方向,注重“小(xiao)切口解决大问题”。同时,课题组需明确负(fu)责人与执笔人分(fen)工,调研过程应“实地为主、兼听则明”,报告撰写须开门见(jian)山、对(dui)策(ce)建(jian)议“出实招”。
“过去总想面面俱到,今天才明白‘小(xiao)切口解决大问题’才是真章。”“农村调研更要靠(kao)脚底板走、靠(kao)耳朵听。”“以前写报告总想堆砌数据(ju),今天才懂得‘观点写在标题上’的力量!”通过培训(xun),与会民盟盟员收(shou)获了很多实用启发。
“三硬核要求”:紧扣中心任务、发挥专业(ye)特长、强(qiang)化团队协作
“课题研究(jiu)不是‘自娱自乐’,必须对(dui)准建(jian)言协商议政的目标。”民盟上海市委(wei)会专职(zhi)副主委(wei)曹阿民在总结讲话中抛出三项硬核要求:一是要紧扣中心任务。所有课题需对(dui)标上海“十五五”规划及2025年(nian)重点工作方向,贴近一线需求,聚(ju)焦实际问题,服务发展大局。二是要发挥专业(ye)特长。课题研究(jiu)需基于团队专业(ye)背景,聚(ju)焦“小(xiao)切口、深挖(wa)掘”,确保建(jian)议有深度、可落地。三是强(qiang)化团队协作。整合盟内外专家(jia)资源(yuan),包括高校、基层委(wei)员会及社会力量,同时通过课题研究(jiu)形成长效人才培养机制。
曹阿民说,所有预立项课题都(dou)经过激烈竞争,通过层层筛选,具(ju)有非常好(hao)的研究(jiu)前景,希翼课题组能够团结一致,扎实开展调研,多出成果(guo),出好(hao)成果(guo),为党(dang)派参政履职(zhi)提供重要支撑。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