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(zai)武(wu)汉江岸区劳动(dong)街(jie)道(dao)工会驿站(zhan),快递(di)员张强熟练地使用智能终端打(da)印社保缴费凭(ping)证;十堰张湾区红卫街(jie)道(dao)工会驿站(zhan)里,返乡女工李芳(fang)通过“云课堂(tang)”完(wan)成了育(yu)婴(ying)师(shi)技能培训;宜昌伍家岗区万达商圈工会驿站(zhan),农民工王师(shi)傅跟(gen)随(sui)当(dang)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学习(xi)急(ji)救常识(shi)……这是湖北省总工会推动(dong)全省工会驿站(zhan)提档升级,牵头开展“群团携手进驿站(zhan)·服(fu)务群众到(dao)一(yi)线”系列行动(dong)的生动(dong)写照。
共筑暖心(xin)“港湾”
前不久,在(zai)武(wu)汉市硚口区“古德兔”户外工编辑驿站(zhan)内,外卖员王刚接过工会、团委、妇联等群团组(zu)织联合(he)赠送的暖心(xin)礼包,感慨道(dao):“不光有驿站(zhan)可以休息歇(xie)脚,还有这么多人关心(xin)我(wo)们(men),真是暖心(xin)!”
2024年10月,湖北省总工会牵头,联合(he)共青团湖北省委、省妇联、省科协、省残联、省红十字会等群团组(zu)织,创新提出“资源共享、阵地共用、活动(dong)共办、服(fu)务共融、品牌(pai)共创”五共原(yuan)则,依托全省各地各级工会已(yi)建成运营(ying)的工会驿站(zhan),开展“群团携手进驿站(zhan)·服(fu)务群众到(dao)一(yi)线”系列关爱服(fu)务活,打(da)造工会驿站(zhan)服(fu)务新样板。
“通过整合(he)群团组(zu)织力量,实现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,为打(da)造工会服(fu)务职工群众工作品牌(pai)凝聚起强大合(he)力。”湖北省总工会权益保障部相关负责人先容(shao)。
在(zai)湖北,由工会牵头建立的定期(qi)会商、动(dong)态管理、资金保障、清单化推进等群团协同工作机制,推动(dong)全省各地各级群团组(zu)织形成了一(yi)体(ti)化服(fu)务职工群众的创新格(ge)局。
湖北6家省级群团组(zu)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,在(zai)工会驿站(zhan)原(yuan)有的便民服(fu)务、促进就业创业、提升职工群众技能等基本服(fu)务功能的基础上,分别将暖“新”服(fu)务、志愿服(fu)务、服(fu)务、科普(pu)服(fu)务、助残服(fu)务、救护(hu)服(fu)务等纳入驿站(zhan)服(fu)务清单。全省17个市(州)和103个县(区)级工会积极落实并协调当(dang)地群团召开工作协商会,依托工会驿站(zhan)打(da)造出“群团协同”共建共享服(fu)务基层群众的优质平台。
此(ci)外,在(zai)全省5035家工会驿站(zhan)中,按照市县全覆盖原(yuan)则,优选121家沿街(jie)靠路(lu)、人流密集、条件成熟的工会驿站(zhan)作为“群团联动(dong)”示范点。
畅通服(fu)务“末梢(shao)”
依托工会驿站(zhan)打(da)造的群团协同共建共治共享服(fu)务平台,可“一(yi)站(zhan)式(shi)”满足职工群众育(yu)儿托管、劳动(dong)争议、法(fa)律咨询等需求。
黄石市职工服(fu)务中心(xin)工会驿站(zhan)作为全省首批群团携手共建的工会驿站(zhan),在(zai)驿站(zhan)内构建了群团服(fu)务共享讲堂(tang)、残疾人辅具租借站(zhan)等功能区,形成了“职工再就业培训班”“青年夜(ye)校”“亲子互动(dong)乐园”等特色服(fu)务区域(yu)。每周(zhou)由一(yi)家群团牵头开展主题活动(dong),通过微信群实时对接需求,像朱婆婆的“家常菜培训”、蔡女士的“家政就业帮扶”等个性化需求都能快速(su)落地解决。黄石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先容(shao):“我(wo)们(men)有专门微信群,用于工作进度、安(an)排及(ji)职工群众问题的沟通对接。”
为推动(dong)全省“群团联动(dong)”示范点发挥更大效能,湖北省总安(an)排专项资金,为服(fu)务项目落地“保驾护(hu)航”。湖北省科协为驿站(zhan)配备了科普(pu)展品,发放(fang)、配备科普(pu)图书并提供资金支撑。湖北省妇联将爱心(xin)物资分发至17个市州的121个工会驿站(zhan),用于关怀新就业形态女性与困难(nan)妇儿家庭。湖北省残联针对残障人士在(zai)工会驿站(zhan)内开展就业帮扶、健康义诊、辅具租借等多元帮扶。湖北省红十字会通过开展培训、编印宣传手册、配备应急(ji)救护(hu)物资来提升职工群众应急(ji)救援意识(shi)与能力。
武(wu)汉市总工会与共青团武(wu)汉市委共建“技能加(jia)油站(zhan)”,为青年职工提供就业创业引导服(fu)务;宜昌、十堰等地工会与当(dang)地红十字会共建“急(ji)救小讲堂(tang)”,为新就业群体(ti)开展应急(ji)救援实操(cao)培训;襄阳市总工会打(da)造工会驿站(zhan)服(fu)务“大家庭圈”,服(fu)务新就业形态劳动(dong)者……
“一(yi)站(zhan)式(shi)”服(fu)务让工会驿站(zhan)从(cong)原(yuan)来的“歇(xie)脚站(zhan)点”变成了“幸福港湾”。
数智赋能
“直接扫(sao)码,就可以免费领(ling)水!”在(zai)宜昌市伍家岗区福久源社区户外职工爱心(xin)驿站(zhan),外卖小哥(ge)王师(shi)傅通过手机扫(sao)码,打(da)开保鲜柜,免费领(ling)取了1瓶饮料后走进驿站(zhan),这里休息茶座、应急(ji)药品柜、智能书柜等设备一(yi)应俱全。这是湖北省首家智慧赋能一(yi)体(ti)化、全天候(hou)24小时服(fu)务的户外职工爱心(xin)驿站(zhan)。
近年来,湖北省总不断推动(dong)智能技术在(zai)工会驿站(zhan)的应用。打(da)开“湖北工会”APP,户外劳动(dong)者陈师(shi)傅展示了他的“驿站(zhan)导航”:方圆3公里内8个驿站(zhan)实时显示,驿站(zhan)服(fu)务功能、设施设备情况一(yi)目了然。“以前送餐高峰时抢单顾不上吃饭,现在(zai)歇(xie)脚吃饭两(liang)不误”。
智能技术的运用,在(zai)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,也解锁了广大职工群众的“幸福密码”。武(wu)汉市江夏区,建成了全省首家县级工会驿站(zhan)智能监控系统,实现了远程管理、数据分析(xi)、站(zhan)点互动(dong)等精(jing)准化管理。襄阳市多家驿站(zhan)接入智能门禁系统,实现24小时不打(da)烊服(fu)务。十堰市的工会驿站(zhan)内,配备了智能取餐柜,外卖员可以将餐品暂存其中,提高配送效率。
湖北省总运用大数据分析(xi),为职工动(dong)态需求“精(jing)准画像”。目前,湖北省建成三(san)星以上驿站(zhan)5035家,智能化驿站(zhan)2551个,累计服(fu)务人次超2000万人。
湖北省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:“我(wo)们(men)要把工会驿站(zhan)打(da)造成新时代职工群众的‘幸福驿站(zhan)’,让党联系群众的桥梁更坚(jian)固,服(fu)务职工的阵地更坚(jian)实。”(记者 张翀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