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鳌零碳示(shi)范(fan)区所在地海南省琼海市博鳌镇东屿岛(3月19日摄,无人机照片)。
2024年3月18日,“博鳌近零碳示(shi)范(fan)区”启动(dong)运行,经过一年的努力,示(shi)范(fan)区节能减排成效(xiao)显著,正式宣告完成从“近零碳”到“零碳”的关键跨越。据悉,示(shi)范(fan)区通过建立可再生能源利用、建筑绿色化改造、交通绿色化改造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、物资循(xun)环利用、水资源循(xun)环利用、园林景观生态化改造、运营智慧化相结合的“八位一体”区域降碳布局,实现零碳运行,在国内首次获得德国能源署颁发的“零碳运营区域”的认证,达(da)到国家标准《零碳建筑技术标准》中“零碳区域、零碳建筑和低碳建筑”的指标要求(qiu),达(da)到了“国际一流、国内领先”水平。下一步,示(shi)范(fan)区还(hai)将继续探索零碳城市运行管理经验,努力将示(shi)范(fan)区的创建经验向广(guang)大热(re)带地区推广(guang)应用,为全(quan)球“零碳标准”提供“中国答案”。
新华社记者 杨(yang)冠宇 摄
这是3月25日拍摄的博鳌零碳示(shi)范(fan)区运行管理中心(xin)。
新华社记者 杨(yang)冠宇 摄
这是在博鳌零碳示(shi)范(fan)区拍摄的博鳌亚洲论坛资讯中心(xin)及配楼(lou)屋顶的光伏设备(bei)(无人机照片,3月16日摄)。
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
这是3月25日拍摄的博鳌零碳示(shi)范(fan)区内的椰林聚落。
新华社记者 杨(yang)冠宇 摄
这是3月25日拍摄的博鳌零碳示(shi)范(fan)区内的光伏地砖。
新华社记者 杨(yang)冠宇 摄
3月25日,参会人员在博鳌零碳示(shi)范(fan)区饮用常温(wen)直饮水。
新华社记者 杨(yang)冠宇 摄
这是3月25日拍摄的博鳌零碳示(shi)范(fan)区循(xun)环花(hua)园内的景观。
新华社记者 杨(yang)冠宇 摄
这是3月25日拍摄的博鳌零碳示(shi)范(fan)区循(xun)环花(hua)园内的景观。
新华社记者 杨(yang)冠宇 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