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央视(shi)资讯客户端消息,国家卫生健康(kang)委会同国家市场监(jian)督管理总局(ju)今天(27日)发布了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(gai)单,这些标准主(zhu)要(yao)聚焦民(min)生关切和产(chan)业发展需求,标准之间相互衔接,协同管控食品安全风(feng)险。
新发布标准包括:食品标签标准2项、特殊膳食食品标准3项、食品产(chan)品标准4项、生产(chan)经营规范标准3项、食品相关产(chan)品标准1项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营养强化剂质量规格标准8项、检验方(fang)法标准29项,以及《生乳》《灭菌乳》《食品中污染物限量》等9项标准修改(gai)单。
截至目前,我国已累计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660项,包含2万多(duo)项指标,涵盖全部(bu)340余种食品类别,标准体系中通用(yong)标准、产(chan)品标准、生产(chan)经营过程规范、检验方(fang)法四大(da)类标准相互衔接,协同管控食品安全风(feng)险,覆盖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,规范从过程到产(chan)品各环节(jie),保护从一般到特殊全人群。
其(qi)中新发布的(de)两项食品标签标准对食品标签的(de)标示(shi)要(yao)求进行了全面优化和升级,在国际(ji)上率先推广应用(yong)食品数字标签,提升消费者阅读体验感,为确保食品标签标准在食品行业内顺利实施(shi),两项食品标签标准均设置了2年过渡期;新的(de)产(chan)品标准与消费者日常(chang)消费的(de)乳制品、肉制品、婴幼儿食品、食品添加剂、消毒剂等密(mi)切相关,通过明(ming)确适用(yong)范围等措施(shi),进一步保障消费者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(kang)。具(ju)体来(lai)看:
《发酵乳》等4项食品产(chan)品标准和《灭菌乳》等3项标准修改(gai)单完善了适用(yong)范围、术语定义和限量指标,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,适应市场变化,促进行业健康(kang)有序发展;
《调制肉制品生产(chan)卫生规范》等3项新制定的(de)生产(chan)经营规范标准强化了对重点(dian)食品类别和污染因素的(de)过程控制,填补了相关领域食品安全过程管理的(de)空白(bai);
《特殊医学用(yong)途婴儿配方(fang)食品通则》完善了营养成分(fen)含量要(yao)求,并(bing)新增脂肪代谢(xie)异常(chang)配方(fang)、防反(fan)流配方(fang)等6大(da)产(chan)品类别,为特殊医学状况婴儿提供精准营养支撑(chi),填补国内产(chan)品空白(bai);
《婴幼儿谷(gu)类辅助食品》和《婴幼儿罐(guan)装辅助食品》两项标准扩大(da)了产(chan)品品类,调整了营养成分(fen)指标和添加糖的(de)供能比,更好地满(man)足婴幼儿营养健康(kang)需求。
《消毒剂》标准新增了使(shi)用(yong)原则和使(shi)用(yong)方(fang)法,明(ming)确了原料要(yao)求,增加了禽屠宰环节(jie)胴体表面消毒要(yao)求,在确保消毒效果的(de)前提下保障消毒剂使(shi)用(yong)安全。
《发酵乳》等4项食品产(chan)品标准和《灭菌乳》等3项标准修改(gai)单完善了适用(yong)范围、术语定义和限量指标,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,适应市场变化,促进行业健康(kang)有序发展;
《调制肉制品生产(chan)卫生规范》等3项新制定的(de)生产(chan)经营规范标准强化了对重点(dian)食品类别和污染因素的(de)过程控制,填补了相关领域食品安全过程管理的(de)空白(bai);
《特殊医学用(yong)途婴儿配方(fang)食品通则》完善了营养成分(fen)含量要(yao)求,并(bing)新增脂肪代谢(xie)异常(chang)配方(fang)、防反(fan)流配方(fang)等6大(da)产(chan)品类别,为特殊医学状况婴儿提供精准营养支撑(chi),填补国内产(chan)品空白(bai);
《婴幼儿谷(gu)类辅助食品》和《婴幼儿罐(guan)装辅助食品》两项标准扩大(da)了产(chan)品品类,调整了营养成分(fen)指标和添加糖的(de)供能比,更好地满(man)足婴幼儿营养健康(kang)需求。
《消毒剂》标准新增了使(shi)用(yong)原则和使(shi)用(yong)方(fang)法,明(ming)确了原料要(yao)求,增加了禽屠宰环节(jie)胴体表面消毒要(yao)求,在确保消毒效果的(de)前提下保障消毒剂使(shi)用(yong)安全。
此外,食品添加剂和食品营养强化剂质量规格标准的(de)发布,进一步完善了相关食品添加剂和营养素的(de)质量安全要(yao)求。如《食品添加剂 叶黄(huang)素》的(de)修订可引领叶黄(huang)素生产(chan)企业技术创新和产(chan)业升级,推动叶黄(huang)素及相关产(chan)品的(de)全产(chan)业链经济效益增长(chang)。
新发布的(de)29项检验方(fang)法标准包括:食品添加剂、营养成分(fen)、污染物、真菌毒素、食品接触材(cai)料及制品、诺如病毒、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等检验方(fang)法,以及食品用(yong)菌种的(de)安全性评价程序和大(da)肠菌群和大(da)肠埃希(xi)氏菌计数等。
检验方(fang)法标准与《食品添加剂使(shi)用(yong)标准》(GB 2760)、《食品中污染物限量》(GB 2762)、《预包装食品中致(zhi)病菌限量》(GB 29921)、《特殊医学用(yong)途婴儿配方(fang)食品通则》(GB 25596)、《发酵乳》(GB 19302)等标准以及新食品原料公告相配套,扩大(da)了检测(ce)范围,优化了检测(ce)步骤,增加了检测(ce)手段,提高了适用(yong)性和操作性,进一步完善了检验方(fang)法标准体系,为食品安全监(jian)督管理提供科(ke)学支撑。
强制标示(shi)致(zhi)敏物质
推荐标示(shi)“消费保存期”
在本(ben)次发布的(de)新标准中,和大(da)家日常(chang)选购食品息息相关的(de)是两个关于食品标签的(de)新标准,两项标准均设置了2年的(de)过渡期。先来(lai)看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》,它实施(shi)后,食品标签上将强制标示(shi)致(zhi)敏物质,日期等内容的(de)标示(shi)也将发生重要(yao)变化。
什(shi)么是预包装食品?
预包装食品,就是指预先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(cai)料和容器中的(de)食品,简单来(lai)说,大家日常(chang)购买的(de)除了生鲜等,绝大(da)部(bu)分(fen)食品都是预包装食品。预包装食品标签是食品的(de)“身份证”,过去强制标示(shi)的(de)信息包括食品名称、配料表、净含量和规格、保质期等。
强制标示(shi)致(zhi)敏物质信息
专家先容,食品标签在全球食物过敏风(feng)险管理中被视(shi)为最有效的(de)工具(ju),为了保障消费者的(de)食品安全,尽可能降低食物过敏的(de)发生概(gai)率,新标准实施(shi)后,我国食品标签将要(yao)求强制标示(shi)致(zhi)敏物质信息。
当预包装食品使(shi)用(yong)含麸质的(de)谷(gu)物、甲壳(ke)纲类、鱼类、蛋类、花生、大(da)豆、乳、坚果八大(da)类食品及其(qi)制品作为食品配料时,需要(yao)在配料表中以加粗、下划线等强调方(fang)式,或在配料表下方(fang)通过致(zhi)敏物质提示(shi)语,提示(shi)食品中含有的(de)致(zhi)敏物质。对于有食物过敏史的(de)人群,需要(yao)特别关注食品标签上致(zhi)敏物质的(de)提示(shi)信息。
保质期以到期日的(de)形式标示(shi)
新标准对食品日期的(de)标示(shi)也发生了很多(duo)重要(yao)的(de)变化,比如新标准要(yao)求预包装食品的(de)保质期以到期日的(de)形式标示(shi),消费者不再需要(yao)自行计算保质期,保质期信息展示(shi)更为直观。同时规定保质期6个月以上的(de)食品可不标示(shi)生产(chan)日期,仅标示(shi)食品保质期和保质期到期日。
新标准与国际(ji)接轨,为了避免食物浪费,规定了食品生产(chan)者可根据食品属性、食用(yong)特征等自愿标示(shi)预包装食品的(de)“消费保存期”,作为食品的(de)最后食用(yong)日期,供消费者参考。
需要(yao)特别提醒的(de)是,一定要(yao)按照标签标示(shi)的(de)贮存条件存放(fang)食品,不恰(qia)当的(de)贮存会缩短食品保质期,影响食品安全和质量。
扫(sao)描数字标签 获取食品信息
另外,新标准提出,我国在国际(ji)上率先推广应用(yong)食品数字标签,食品标签将正式开始向数字化升级。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扫(sao)描食品标签上的(de)二维码获取食品标签信息。
数字标签相较传统(tong)食品标签没有标示(shi)版(ban)面的(de)限制,消费者可以通过页面放(fang)大(da)、语音识读、视(shi)频(pin)讲解(jie)多(duo)种功能了解(jie)食品信息,从而满(man)足不同消费者阅读食品标签的(de)需求,大(da)大(da)提升了消费者获取食品信息的(de)体验感与便利性,解(jie)决部(bu)分(fen)消费者阅读信息时因字体小而“看不清”“找不到”等问题。
据了解(jie),目前已有超过400款预包装食品应用(yong)了数字标签,新标准的(de)发布将为数字标签在食品领域的(de)全面应用(yong)提供规范依据。数字标签将陆续应用(yong)到各类食品包装上,消费者将会体验到数字标签的(de)更多(duo)便利。
不允许再使(shi)用(yong)“不添加”“零添加”等用(yong)语
很多(duo)食品企业利用(yong)消费者追求“天然”、不喜欢食品添加剂的(de)心理,采用(yong)“不添加”“零添加”等声称吸引消费者购买。为了避免这些声称对消费者的(de)误导(dao),新的(de)预包装食品标签标准明(ming)确提出,不允许再使(shi)用(yong)“不添加”“零添加”等用(yong)语对食品配料进行特别强调。
可能这样误导(dao)消费者
“不添加”只是对于生产(chan)过程的(de)描述,与食品终产(chan)品中配料或成分(fen)的(de)含量并(bing)不完全等同。
以某款“果汁饮料”举例,饮料的(de)标签上写了“不添加蔗糖”,但其(qi)实蔗糖只是“糖”这个大(da)家族中的(de)一种,同时果汁中本(ben)身含有大(da)量糖分(fen),因此这类产(chan)品所声称的(de)“不添加蔗糖”,绝不等于产(chan)品中不含有糖,容易(yi)误导(dao)公众。
有些含糖饮料会使(shi)用(yong)“不添加甜味剂”的(de)声称吸引消费者,却造成了消费者认为产(chan)品中没有使(shi)用(yong)食品添加剂的(de)误解(jie)。
更有产(chan)品会声称不添加某单一品种的(de)食品添加剂,如不添加某一种甜味剂,实际(ji)使(shi)用(yong)了其(qi)他甜味剂作为代替,影响了消费者的(de)正确认知(zhi)。
以某款“果汁饮料”举例,饮料的(de)标签上写了“不添加蔗糖”,但其(qi)实蔗糖只是“糖”这个大(da)家族中的(de)一种,同时果汁中本(ben)身含有大(da)量糖分(fen),因此这类产(chan)品所声称的(de)“不添加蔗糖”,绝不等于产(chan)品中不含有糖,容易(yi)误导(dao)公众。
有些含糖饮料会使(shi)用(yong)“不添加甜味剂”的(de)声称吸引消费者,却造成了消费者认为产(chan)品中没有使(shi)用(yong)食品添加剂的(de)误解(jie)。
更有产(chan)品会声称不添加某单一品种的(de)食品添加剂,如不添加某一种甜味剂,实际(ji)使(shi)用(yong)了其(qi)他甜味剂作为代替,影响了消费者的(de)正确认知(zhi)。
禁止预包装食品使(shi)用(yong)“零添加”“不添加”,是为了使(shi)消费者正确了解(jie)食品标签信息,更科(ke)学、更自主(zhu)地选择食品,避免使(shi)消费者盲目关注这些宣传用(yong)语,忽略了产(chan)品真实属性,对食品安全和健康(kang)造成潜在风(feng)险。
阅读配料表、营养成分(fen)表
消费者想(xiang)要(yao)了解(jie)食品的(de)真实属性,正确阅读配料表、营养成分(fen)表等食品标签信息才是关键。
通过配料表,消费者可以了解(jie)食品中每一种配料,包括食品添加剂的(de)真实使(shi)用(yong)情况。
通过营养标签可以充分(fen)了解(jie)食品的(de)营养信息,如不同食品可以根据营养素含量的(de)特点(dian)使(shi)用(yong)含量声称,如高蛋白(bai)、富含膳食纤维、低脂、低钠、低糖或无(wu)糖等,相应的(de)声称都有严格的(de)标准规定。
食品中糖、钠等营养成分(fen)的(de)含量,也会在食品营养成分(fen)表中明(ming)示(shi),对于关注“糖”的(de)消费者,阅读营养成分(fen)表中的(de)糖含量才是正确选择。
通过配料表,消费者可以了解(jie)食品中每一种配料,包括食品添加剂的(de)真实使(shi)用(yong)情况。
通过营养标签可以充分(fen)了解(jie)食品的(de)营养信息,如不同食品可以根据营养素含量的(de)特点(dian)使(shi)用(yong)含量声称,如高蛋白(bai)、富含膳食纤维、低脂、低钠、低糖或无(wu)糖等,相应的(de)声称都有严格的(de)标准规定。
食品中糖、钠等营养成分(fen)的(de)含量,也会在食品营养成分(fen)表中明(ming)示(shi),对于关注“糖”的(de)消费者,阅读营养成分(fen)表中的(de)糖含量才是正确选择。
营养素“1+4”扩展为“1+6”
除了食品标签的(de)新标准,本(ben)次发布的(de)另外一个新修订的(de)《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》也发生了不小的(de)变化,比如强制标示(shi)的(de)营养素范围扩大(da)、增加提示(shi)语等,以此来(lai)引导(dao)食品产(chan)业营养化转型和居民(min)饮食的(de)健康(kang)消费。
新的(de)标准将强制标示(shi)的(de)营养素范围由“1+4”,即能量和蛋白(bai)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、钠扩展为“1+6”,增加的(de)两项是糖和饱和脂肪(酸),方(fang)便消费者根据个人需要(yao)选择消费,控制能量和脂肪、糖等的(de)摄入。
引导(dao)消费者
减盐、减油、减糖
这是因为当前我国面临的(de)主(zhu)要(yao)营养和健康(kang)问题,主(zhu)要(yao)聚焦在肥胖等慢性病的(de)高发以及由慢性病导(dao)致(zhi)的(de)死(si)亡率的(de)升高,这是公共卫生防控工作的(de)重点(dian)与难点(dian)。而高盐、高脂、高糖等不合理膳食是引起肥胖、心脑血(xue)管疾病、糖尿病及其(qi)他代谢(xie)性疾病和肿瘤(liu)的(de)危险因素。《中国居民(min)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》和《中国居民(min)膳食指南(nan)》中明(ming)确提出,“饱和脂肪酸的(de)供能比控制在10%以下”“控制添加糖的(de)摄入量,每天不超过50g,最好控制在25g以下”。为落实减盐、减油、减糖“三减”健康(kang)生活方(fang)式,营养标签目前已经强制要(yao)求标示(shi)出钠含量以及脂肪含量,本(ben)次修订在原来(lai)基础上,进一步增加对饱和脂肪(酸)和糖的(de)要(yao)求,希(xi)望能够更加全面的(de)展示(shi)食品营养信息,进一步引导(dao)消费者。
儿童青少年应避免过量摄入盐油糖
近年来(lai),我国居民(min)超重肥胖问题不断凸显,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也在持(chi)续上升。当前我国6岁以下儿童超重率和肥胖率分(fen)别为6.8%和3.6%,6—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分(fen)别为11.1%和7.9%。同时,儿童青少年时期对其(qi)口味的(de)形成是非常(chang)重要(yao)的(de),要(yao)从小引导(dao)孩子们健康(kang)的(de)饮食理念,培养清淡的(de)饮食习(xi)惯。此外,《中华人民(min)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》第五十五条明(ming)确要(yao)求用(yong)于未成年人的(de)食品、用(yong)品应当在显著(zhu)位(wei)置标明(ming)注意(yi)事项。为落实“三减”健康(kang)生活方(fang)式,即减盐、减油、减糖和《中华人民(min)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》要(yao)求,引导(dao)消费者、特别是儿童青少年关注膳食中盐油糖摄入总量,本(ben)次标准修订要(yao)求预包装食品应标示(shi)“儿童青少年应避免过量摄入盐油糖”,希(xi)望能够引导(dao)儿童青少年认识到盐油糖对健康(kang)的(de)双重影响,也体现了对这一特殊群体健康(kang)的(de)关注。
营养标签包含这些内容
标准修订后,营养标签主(zhu)要(yao)包括四部(bu)分(fen)内容:营养成分(fen)表、营养声称、营养成分(fen)作用(yong)声称以及其(qi)他补充信息。
营养成分(fen)表非常(chang)重要(yao),往往有三列数据:
第一列数据说明(ming)的(de)是这个食品里面主(zhu)要(yao)含有的(de)营养素的(de)种类;
第二列数据,反(fan)映的(de)是每100克/100毫升食品或每份食品里各种营养素的(de)含量。
第三列数据,是营养素参考值(NRV)的(de)百分(fen)数,反(fan)映的(de)是这种食品中的(de)营养素与人体每天需要(yao)量的(de)比值。比如蛋白(bai)质,如果NRV为14%/100克,就意(yi)味着吃100克此类食品,可以满(man)足一天蛋白(bai)质需要(yao)量的(de)14%。
第一列数据说明(ming)的(de)是这个食品里面主(zhu)要(yao)含有的(de)营养素的(de)种类;
第二列数据,反(fan)映的(de)是每100克/100毫升食品或每份食品里各种营养素的(de)含量。
第三列数据,是营养素参考值(NRV)的(de)百分(fen)数,反(fan)映的(de)是这种食品中的(de)营养素与人体每天需要(yao)量的(de)比值。比如蛋白(bai)质,如果NRV为14%/100克,就意(yi)味着吃100克此类食品,可以满(man)足一天蛋白(bai)质需要(yao)量的(de)14%。
在营养素种类里面,根据最新修订的(de)标准,必(bi)须标示(shi)能量、蛋白(bai)质、脂肪、饱和脂肪(酸)、碳水化合物、糖、钠,其(qi)余的(de)营养素如维生素和钙、铁等矿物质是企业自愿标识。
营养声称包括含量声称和比较声称两种类型:
含量声称:即营养素高低的(de)声称,比如,“高钙饼干”等,当钙含量比较高,达到规定的(de)声称条件,就可以称为“高钙”。当然,不同食品可以根据营养素含量的(de)特点(dian)做各种声称,如高蛋白(bai)、富含膳食纤维、低脂、低钠、低糖或无(wu)糖等,相应的(de)声称都有严格的(de)标准规定。
比较声称: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跟(gen)同类型产(chan)品中营养成分(fen)的(de)含量进行比较而得出的(de),如果相比之下含量超过或少于25%以上时,就可以使(shi)用(yong)比较声称,比如“钙增加了30%”“盐减少了25%”等都是比较声称。
含量声称:即营养素高低的(de)声称,比如,“高钙饼干”等,当钙含量比较高,达到规定的(de)声称条件,就可以称为“高钙”。当然,不同食品可以根据营养素含量的(de)特点(dian)做各种声称,如高蛋白(bai)、富含膳食纤维、低脂、低钠、低糖或无(wu)糖等,相应的(de)声称都有严格的(de)标准规定。
比较声称: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跟(gen)同类型产(chan)品中营养成分(fen)的(de)含量进行比较而得出的(de),如果相比之下含量超过或少于25%以上时,就可以使(shi)用(yong)比较声称,比如“钙增加了30%”“盐减少了25%”等都是比较声称。
营养成分(fen)作用(yong)声称,简单理解(jie)就是说明(ming)某营养成分(fen)对人体的(de)营养作用(yong)。例如大家经常(chang)在食品包装上看到的(de)“钙有助于骨骼和牙齿更坚固”,是对钙营养作用(yong)的(de)描述。营养标签标准中对每种营养成分(fen)作用(yong)的(de)声称都有严格的(de)标准用(yong)语,不能随便更改(gai)。
除此之外,本(ben)次标准修订中增加了其(qi)他补充信息。为提高消费者对营养标签的(de)关注度(du),允许企业按照标准规定,正确、规范地在营养成分(fen)表中标示(shi)营养信息后,采用(yong)图形、文字等方(fang)式对营养标签进行补充说明(ming)。比如可以使(shi)用(yong)消费者熟悉的(de)油和盐替代脂肪和钠,用(yong)“卡”等替代“千焦”等,也可以使(shi)用(yong)《中国居民(min)膳食指南(nan)》的(de)宝塔图形和核心推荐条目来(lai)宣传合理膳食和“三减”。
(总台央视(shi)记者 杨阳 史迎(ying)春 郝亮)
编辑 辛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