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日下(xia)午,2024年度广东“微文明之星”致敬礼(li)在广州举办。
南都“微文明”线索征集平台上线,扫码可上传
文明相约,感动延(yan)续(xu)!昨日下(xia)午,2024年度广东“微文明之星”致敬礼(li)在广州举办。活动由广东省(sheng)精神文明建设(she)办公室引导,南方报业传媒(mei)集团主办,南方都市报社、N视频承办。
冒雨下(xia)车为路边淋雨小孩送伞的珠海爱心车主何明秀、因“收留”放学后来店(dian)内看电视的孩子们而走红(hong)网络的“肥娟小吃店(dian)”店(dian)主邱智娟、林景欢以及在景区勇救落水母女(nu)的退役军(jun)人郑(zheng)梓豪(hao)一家等十(shi)组“微文明”人物,作(zuo)为2024年度广东“微文明之星”来到现场接受观众致敬。
在致敬礼(li)现场,南都“微文明”线索征集平台同步上线,面向全省(sheng)市民群众征集身边的好人好事及文明风尚案例。
广东省(sheng)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马必文,南方都市报社党委副(fu)书记(ji)、主编刘江涛以及广东各地市精神文明建设(she)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出席了(le)致敬礼(li)。
现场致敬
凡人不平凡,微光可成(cheng)炬 无数“微文明”汇成(cheng)文明广东
过(guo)去一年,在南粤大地上,一个(ge)个(ge)“微文明”故事口耳相传,一个(ge)个(ge)“微文明”瞬间温暖(nuan)人心。2024年,南方都市报“微文明”栏目聚(ju)焦了(le)广东近百个(ge)典型的“微文明”人物故事,记(ji)录百姓身边的凡人善举、文明点滴,以“身边的好人好事”小切口展现精神文明建设(she)大主题。
凡人不平凡,微光可成(cheng)炬,无数的“微文明”汇成(cheng)暖(nuan)意融融、热气腾腾的文明广东。
在致敬礼(li)现场,广东省(sheng)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马必文在致辞中表示,当(dang)前,广东正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,精神文明建设(she)既(ji)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,更是凝(ning)聚(ju)人心、激(ji)发活力的重要抓手(shou)。大家要以“微文明”为支点,推动全省(sheng)精神文明建设(she)再上新台阶。新的一年,希翼南方都市报能坚守媒(mei)体责任感,继续(xu)讲好“微文明”故事,让“榜样的力量”破圈,激(ji)发全社会“学榜样、做榜样”的热潮。
南方都市报社党委副(fu)书记(ji)、主编刘江涛表示,南方都市报将在省(sheng)委宣传部和省(sheng)文明办的引导下(xia),立足媒(mei)体本职,发挥自身平台影响力优势,推出更多更好的文明报道,以正能量澎湃(pai)大流(liu)量,让好声音成(cheng)为最强音,在广泛(fan)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展现媒(mei)体担当(dang),为广东在推进中国(guo)式现代化建设(she)中走在前列继续(xu)贡献媒(mei)体智慧和媒(mei)体力量。
南方都市报自2017年开展“微文明”主题宣传活动以来,在广东省(sheng)精神文明建设(she)办公室的引导下(xia),八年来深入街(jie)头(tou)巷尾,每年都会挖掘出上百个(ge)动人的街(jie)坊故事。在致敬美好、礼(li)赞(zan)美好、传扬美好中,南都“微文明”也(ye)成(cheng)长为唱响主旋律,传递正能量,弘扬南粤文明的活动品牌。
为了(le)让更多真善美被挖掘,让更多微文明被看见,在致敬礼(li)现场还(hai)举行了(le)南都“微文明”线索征集平台上线仪式。
该线索征集平台面向全省(sheng)市民群众征集身边的好人好事及文明风尚案例,扫码即能上传身边的“微文明”故事线索。“微文明”团队将对征集到的线索进行筛选和核实,对于真实、感人的故事,将通过(guo)媒(mei)体平台进行广泛(fan)宣传,让更多的暖(nuan)心善举被看见。
交流(liu)分享
村医现场“开箱”、“肥娟”粉丝打(da)call 在“唠(chao)家常”里传递榜样力量
当(dang)日,五组“微文明之星”典型代表在现场交流(liu)分享他们的微文明故事,在质朴(pu)温暖(nuan)的互动中传递榜样力量。
“每天我都要走访5户左右的村民,把他们的健(jian)康信息录入到电子表格(ge)里,这样我可以更好地观察他们的健(jian)康情况。”惠州市龙门县龙江镇石前村卫生(sheng)站(zhan)村医刘家福展示了(le)随身携带的药(yao)箱。“里面没有昂贵仪器,但都是每一位(wei)基层医务工作(zuo)人员必需的医疗器械。”
从(cong)医17年来,刘家福扎(zha)根(gen)乡村,上午接诊、下(xia)午随访、晚上为有需要的村民出急诊便是他的日常,守护着(zhe)1200名村民的健(jian)康,用实际(ji)行动践行着(zhe)乡村振兴的健(jian)康使命。
“做生(sheng)意大家也(ye)没有想这么多,大家就想着(zhe)能做多少做多少,能让一群小朋友开心,大家也(ye)很开心。”湛江市肥娟小吃店(dian)的前身是一家开在学校附近的鞋店(dian),生(sheng)意冷清,但夫妻俩每天都热情“收留”放学的孩子们,为他们提供免费零食(shi)和悉心照料,一度被称为“临时(shi)托(tuo)儿所”。2024年11月,在网友建议下(xia),夫妻俩将鞋店(dian)转(zhuan)型为小吃店(dian),继续(xu)用真诚与善意对待每一位(wei)顾客、守护每一份童真。肥娟夫妇也(ye)因这份“人间烟(yan)火气”而收获众多粉丝。
致敬礼(li)现场来了(le)不少粉丝为其打(da)call。“我认为他们的善良和对小朋友的关爱让大家非常感动,付出的温暖(nuan)和爱让大家想起了(le)质朴(pu)的童年。希翼他们越(yue)来越(yue)好。”一名粉丝说(shuo)。
肥娟夫妇在互动中提到,他们也(ye)不知道如此普通的举动却会收获这么多粉丝。事实上,这些发乎赤(chi)子之心,看似微不足道的“微文明”正汇成(cheng)一股暖(nuan)流(liu),持续(xu)被广大网友点赞(zan)、传颂(song)。值得一提的是,今年主办方特别推出2024年度广东“微文明之星”点赞(zan)活动,在短短5天内已(yi)吸引超15万(wan)人次向“微文明之星”点赞(zan)致敬,榜样的力量实现了(le)“破圈”传播。
他们选择(ze)“向前一步” 拽紧生(sheng)命绳索,架起生(sheng)命桥梁
2024年度广东“微文明之星”故事里,有一个(ge)关键词是“向前一步”。面对路边跌倒昏迷的老人,面对摇摇欲坠的小女(nu)孩……他们选择(ze)“向前一步”,拽紧了(le)生(sheng)命的绳索,架起了(le)生(sheng)命的桥梁。
“我没有犹豫,因为如果我不上去救他,可能他就活不下(xia)来了(le)。”在活动现场,深圳市宝安中学(集团)海滨中学初三学生(sheng)张宇恒坚定地回答主持人提问。
2024年12月31日上午,张宇恒上学路上遇到一位(wei)七(qi)旬老人跌倒昏迷,他马上上前为老人进行心肺复(fu)苏,同时(shi)求助路人拨打(da)急救电话,最终老人转(zhuan)危为安。
“平时(shi)学校和我的父(fu)母都会对我进行急救常识的教育(yu),但这次救老人是第(di)一次实践,下(xia)次再遇到类似情况,我依然会像这次一样,毫不犹豫地去救。”张宇恒认为。“我觉得微文明就是指在微小的各个(ge)事件中,人们所爆发出的那种人性的光辉,不只是救人,小到不随手(shou)丢垃圾。”
“救下(xia)小孩后,我的心就放了(le)下(xia)来,感觉像是吃了(le)一颗定心丸,能对得起孩子的父(fu)母了(le)。”活动现场,80岁的阿(a)婆张达群分享成(cheng)功救下(xia)小孩后的激(ji)动心情。
2024年5月22日11时(shi)许,阳江市阳春市松柏镇新团塘下(xia)自然村村民张达群发现邻居小女(nu)孩爬出阳台摇摇欲坠,便不顾自身安危举起双手(shou)上前托(tuo)接,同时(shi)大声呼喊,邻居杨嫦洪、冯剑东、曹妍、李天建、刘小芳听到呼喊声后纷(fen)纷(fen)赶(gan)来,众人合力拉开篷布,将掉落的小女(nu)孩成(cheng)功接住。
“正如大家常说(shuo)的,远亲不如近邻,这次事件让大家深刻体会到了(le)邻里之间相互帮(bang)助的重要性。”曹妍说(shuo)。
光荣榜
2024年度广东“微文明之星”致敬名单
第(di)一篇章·乐业笃行,初心如炬
罗宏斌
事迹(ji):从(cong)事语文教学多年的罗宏斌自2017年起志(zhi)愿担任家乡潮州市锡美村“乡村课堂”的授课老师,每逢(feng)单周周五晚上在乡村祠堂里免费为村里的孩子提供阅读与写作(zuo)引导,至今已(yi)坚持了(le)8年。在他的义教下(xia),孩子们的语文成(cheng)绩有所提高。
致敬词:青砖祠堂作(zuo)讲堂,稚语童声伴月光。八载春秋,你执一盏(zhan)明灯,守三尺讲台,以师者仁心播撒文明种子。寂寂深巷中,你无怨无悔,守护孩童的心灵;琅琅书声里,你孜孜不倦,点亮(liang)希翼的田野。
刘家福
事迹(ji):自担任村医以来,刘家福以仁心仁术(shu)守护着(zhe)近1200名村民的健(jian)康。他根(gen)据石前村的实际(ji)情况,摸索制作(zuo)出一套电子表格(ge),时(shi)刻关注村里不同群体的健(jian)康动态。他减免药(yao)费,送药(yao)上门,传播健(jian)康常识,还(hai)在节假日变身景区医生(sheng),助力乡村振兴。
致敬词:一个(ge)药(yao)箱、一份电子表格(ge)、一颗热诚之心,是你行走乡间的“标配”;每一次走街(jie)串巷,唠(chao)家常是你随访探病的“起手(shou)式”;每一回望闻问切,你用大白话、真案例科普医疗常识,屡屡被夸“暖(nuan)心男”。你把村民的健(jian)康档案装在了(le)通讯(xun)录里,也(ye)把群众的生(sheng)命冷暖(nuan)装在了(le)心中。
第(di)二篇章·诚信经营(ying),暖(nuan)心护幼
邱智娟 林景欢
事迹(ji):肥娟小吃店(dian)的前身是一家开在学校附近的鞋店(dian),生(sheng)意虽(sui)然冷清,但夫妻俩每天都热情“收留”放学来看电视的孩子们,为他们提供免费零食(shi)和悉心照料,甚至被称为“临时(shi)托(tuo)儿所”。鞋店(dian)倒闭后,他们转(zhuan)行做起小吃店(dian),继续(xu)用真诚与善意对待每一位(wei)顾客。
致敬词:从(cong)鞋店(dian)到小吃店(dian),改了(le)的是行当(dang),不变的是一样热情的招呼、同份真挚的笑容。你们用朴(pu)素的善意,为童年撑起一方温暖(nuan)的屋檐;你们用真诚的相待,将小店(dian)化作(zuo)传递温情的纽(niu)带。你们是孩子眼中的“守护者”,也(ye)是万(wan)千网友心中的“烟(yan)火代言人”。
第(di)三篇章·守望相助,传递温暖(nuan)
何明秀
事迹(ji):2024年6月11日早(zao)上,珠海突降暴雨。何明秀驾驶(shi)车辆在路口等候红(hong)绿灯时(shi),看到人行道上站(zhan)着(zhe)一位(wei)未带雨伞,举着(zhe)书包(bao)挡雨,等待红(hong)绿灯过(guo)马路的小学生(sheng)。她迅速下(xia)车,撑着(zhe)伞径直朝那学生(sheng)走去,把雨伞留给孩子后,冒着(zhe)大雨返回车上。
致敬词:疾风骤雨下(xia),车水马龙中,你递出去的那把伞如同一个(ge)怀抱,小小的心灵顿时(shi)感受到世界的美好。善良总发生(sheng)在细(xi)微处,一座城因这一幕而温暖(nuan)!你不经意留下(xia)的背影,已(yi)定格(ge)成(cheng)城市文明的动人剪影。
钟颖
事迹(ji):2024年8月10日傍晚,钟颖和丈夫路过(guo)沈(shen)所河边,刚好看到一名七(qi)八岁的小男孩疑似溺水。身怀六甲的钟颖挺身而出,跪地为男孩进行心肺复(fu)苏抢救。按压了(le)近10分钟,男孩终于恢(hui)复(fu)了(le)自主呼吸。经送医救治,男孩脱离了(le)生(sheng)命危险。
致敬词:身怀六甲,仍挺身而出,你以跪姿架起生(sheng)命桥梁;惊心动魄,与死神竞速,你用专业托(tuo)举生(sheng)命希翼。为医则强,为母则刚!无私(si)奉献是你的承诺(nuo),就算拼尽全力也(ye)慷慨以赴(fu);救死扶伤是你的本职,即使素昧平生(sheng)也(ye)在所不辞。
张宇恒
事迹(ji):2024年12月31日上午,张宇恒在上学途中发现一名老人昏迷倒地,口吐白沫(mo)。他毫不犹豫地冲上前,为老人实施心肺复(fu)苏,持续(xu)按压约三分钟,并协调路人拨打(da)120、清理老人口鼻异物。最终老人恢(hui)复(fu)意识并送医治疗。
致敬词:上学路上,你化身“急救侠(xia)”,施展心肺复(fu)苏,挽救老人生(sheng)命;全网热传,“教科书式”急救术(shu),成(cheng)为“少年强则国(guo)强”的铿(keng)锵注脚。你以14岁的肩膀(bang)架起生(sheng)命接力的桥梁,用行动诠释未来公民的责任与担当(dang)!
第(di)四篇章·平民英雄,扶危救困
郑(zheng)梓豪(hao)、郑(zheng)锡飞、李伙容
事迹(ji):2024年1月30日下(xia)午,广东梅州一景区内的水上乐园有母女(nu)三人因意外相继落水。当(dang)时(shi),其中一个(ge)小女(nu)孩已(yi)失去意识,漂(piao)浮在水面上。危急之际(ji),在附近休息的退役大学生(sheng)士兵郑(zheng)梓豪(hao)及其父(fu)母郑(zheng)锡飞、李伙容闻声赶(gan)来。经过(guo)三人的分工协作(zuo),落水的母女(nu)三人最终获救。
致敬词:三条(tiao)生(sheng)命落水沉浮,父(fu)、母、子齐心协力,奋力劈开寒(han)水波,奋勇闯出“鬼门关”。一场爱心接力,不仅握紧了(le)颤抖(dou)的双手(shou),也(ye)拽住了(le)生(sheng)命的绳索。军(jun)装虽(sui)卸、戎耀家门!见义勇为是你们互相感染(ran)的默契,扶危济困是一家代代相传的“家风”。
张达群、杨嫦洪、李天建、曹妍、刘小芳、冯剑东
事迹(ji):2024年5月22日,广东阳江一3岁女(nu)童爬出未装防盗网的阳台,85岁邻居奶奶张达群闻声而至后大声呼救,并与迅速赶(gan)来的邻居杨嫦洪、李天建、曹妍、刘小芳、冯剑东合力用篷布接住女(nu)童。从(cong)发现到接住全程(cheng)不到2分钟,最终女(nu)童安然无恙。
致敬词:女(nu)童悬(xuan)于危栏,八旬阿(a)婆一声呼喊,街(jie)坊“援(yuan)兵”即刻到场。严阵以待的六道身影,两分钟内编织出最牢靠的生(sheng)命之网。你们以凡人之躯跑(pao)赢了(le)坠落的加速度,你们用善良和果敢诠释邻里的“邻聚(ju)力”、街(jie)坊的热心肠!
何相爱、何燕琼、李葵珍、梁润桂
事迹(ji):2024年10月4日上午11时(shi)许在佛山(shan)勒流(liu)街(jie)道勒北村,一位(wei)70多岁的老太太失足落水,四位(wei)60多岁邻居阿(a)婆何相爱、何燕琼、李葵珍、梁润桂挺身而出,展开了(le)一场惊心动魄的4分钟生(sheng)死救援(yuan)。最终,落水老人安全获救。
致敬词:河涌(yong)水急,阻不住四双苍(cang)老却炽热的手(shou)掌(zhang)。四分钟的生(sheng)死接力,乡音交织、有条(tiao)不紊(wen),你们以老者的智勇施救重塑“英雄”的定义。你们让“远亲不如近邻”的古训,在水乡巷陌间迸发新生(sheng)!
第(di)五篇章·志(zhi)愿力量,情系(xi)桑榆
“妈妈私(si)房菜”爱心志(zhi)愿服务队
(广州市初老志(zhi)愿者队伍)
事迹(ji):在广州,有这么一支爱心志(zhi)愿服务队。志(zhi)愿者的平均年龄超过(guo)了(le)60岁。这支“妈妈私(si)房菜”爱心志(zhi)愿服务队连续(xu)12年来为社区周围的高龄独居老人提供“爱心午餐”和贴心的陪伴。在帮(bang)助这些老人安度晚年的同时(shi),志(zhi)愿者们也(ye)实现了(le)“老有所为”的价值。
致敬词:一顿热乎饭,一锅老火汤,你们用拿手(shou)的厨艺,为鳏寡孤独传递暖(nuan)意;洗手(shou)做羹汤,笑问粥可温,你们以初老服务老老,载着(zhe)独居老人穿(chuan)越(yue)岁月长河。爱心午餐里,食(shi)材(cai)和爱心一样温度;人间晚晴中,“老有所为”更显担当(dang)。
总策(ce)划:戎明昌 刘江涛
实行策(ce)划:王卫国(guo)
统筹:李陵玻
实行统筹:陈杰生(sheng) 叶孜文
采写:南都记(ji)者 叶孜文 赵青 张思琦 卢婉(wan)珊(shan) 曾俊(jun)豪(hao) 朱唯信
摄影:南都记(ji)者 钟锐(rui)钧 吴泽嘉 郑(zheng)鸿杰 实习生(sheng) 黄俊(jun)
制图:林泳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