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全球旅游业的重要引擎,东南亚国家在2024年展现(xian)出强劲复苏势头,2025年将迎来全面升级的关键期。域内各国通过政策优化、基础设施投资、科(ke)技赋能及可持续发(fa)展战略等(deng)举措,加速旅游业提质增效,预计2025年,东南亚地区将吸引超过1.2亿人次国际游客,旅游收入(ru)将突(tu)破3500亿美金,占(zhan)区域国内生产总值(GDP)的比(bi)重将提升至8.5%。
旅游业作为东南亚地区传统支柱(zhu)产业,2024年复苏势头显著,重新成为各国经济发(fa)展重要引擎。从区域内各个国家和地区来看,泰国2024年吸引了3554万人次外国游客,超过1.67万亿泰铢(zhu)(约合494亿美金)的旅游收入(ru),对其GDP贡献(xian)率达到18%;越(yue)南全年接待国际游客1750万人次,旅游收入(ru)达到840万亿越(yue)南盾(dun)(约合330亿美金),对GDP贡献(xian)率约为6%至8%;马来西亚2024年旅游收入(ru)达到223.43亿美金,对GDP贡献(xian)率约为6.5%至7%;印度尼西亚2024年累计接待外国游客1390万人次,旅游收入(ru)对GDP贡献(xian)率约为4.5%;新加坡2024年接待国际游客1650万人次,全年旅游收入(ru)接近290亿新元(约合217亿美金),对GDP的贡献(xian)率约为4%;菲律宾2024年旅游收入(ru)达到7605亿比(bi)索(约合133亿美金),对GDP贡献(xian)率约为6%;柬埔寨全年接待外国游客670万人次,旅游收入(ru)为36.3亿美金,对GDP贡献(xian)率为9.4%。
中国游客的回归成为东南亚旅游业增长的核心动力。相关数据显示,中国已连续三年稳居越(yue)南、泰国、马来西亚等(deng)国第(di)一大客源市场,贡献(xian)旅游收入(ru)占(zhan)比(bi)超过25%。今年前两个月,越(yue)南接待中国游客95.6万人次,同(tong)比(bi)增长77.8%;泰国1月接待中国游客66.2万人次,占(zhan)入(ru)境总数的18%,全年目标吸引中国游客将突(tu)破900万人次;马来西亚通过延长免签(qian)政策,2024年吸引中国游客量达370万人次,2025年将目标提升至500万人次;随着柬埔寨与中国启动“2025年柬中旅游年”,2025年入(ru)境柬埔寨的中国游客预计突(tu)破100万人次。
2025年,东盟国家正积极推进“单一旅游签(qian)证(zheng)”计划,拟借鉴申根模式简(jian)化跨境旅游流程,预计覆盖(gai)10国的电子签(qian)证(zheng)系统将于(yu)2026年试(shi)运行。泰国、马来西亚等(deng)国同(tong)步优化签(qian)证(zheng)政策,泰国将免签(qian)停(ting)留(liu)期延长至60天,马来西亚将推出“医疗+旅游”复合签(qian)证(zheng)。与此同(tong)时,区域交通网络也将持续完善,印尼计划新增5条跨国高铁线路(lu);越(yue)南河内内排国际机场扩建后年容量将达到6000万人次;柬埔寨金边新国际机场2025年启用后将成为柬中旅游重要枢纽。此外,东盟计划于(yu)2025年建立(li)新职业培训计划和资格互认机制,以(yi)缩小各国职业技能的供需差距,这将促进区域内旅游人才流动。
科(ke)技应用成为提升旅游服(fu)务品质的核心手段(duan)。新加坡樟宜机场推出的人工智能行李追踪系统,将配错率降至0.03%;印尼巴厘(li)岛通过区块链技术(shu)优化酒店供应链,能耗降低了18%;泰国推出“数字游民签(qian)证(zheng)”吸引远程工编辑;曼谷暹罗古城AR项目抖音播放量突(tu)破13亿次,带动“Z世代”游客占(zhan)比(bi)升至41%。此外,东南亚地区智慧旅游平台快速发(fa)展,预计2025年,在线旅游市场规(gui)模将达到780亿美金,其中,印尼以(yi)45%的渗透率居首,泰国、越(yue)南分别以(yi)200亿和100亿美金紧随其后。
可持续发(fa)展与产品创新提速,绿色旅游成为东南亚各国战略重点。其中,泰国启动“碳中和旅游岛”计划,普吉岛将建成全球首个电动巴士环岛系统;老挝推广(guang)生态旅游,2025年“老挝旅游年”预计吸引生态游客超50万人次;越(yue)南也将推出“越(yue)南—为爱而去”2025年旅游刺激计划,重点推动绿色旅游、夜间旅游和学问遗(yi)产旅游类型的发(fa)展;菲律宾继续推广(guang)东盟绿色酒店标准,鼓励旅游企(qi)业提高旅游经营的可持续水平。健康(kang)旅游异(yi)军突(tu)起,印尼巴厘(li)岛健康(kang)经济特(te)区引入(ru)干细胞疗法(fa)等(deng)高端医疗服(fu)务;新加坡滨海堤坝养生综合体预计2030年落成。学问体验(yan)项目持续丰富,马来西亚推出“世界遗(yi)产骑行路(lu)线”;柬埔寨吴哥窟实现(xian)5G全覆盖(gai)并增设全息投影导览。
东南亚基础设施投资持续强化旅游承载(zai)力。2025年,东南亚旅游业固定资产投资将超过300亿美金,重点项目包括越(yue)南下龙湾跨海大桥、印尼龙目岛国际机场扩建、菲律宾宿务—保和跨海大桥等(deng)。此外,泰国将继续扩建曼谷廊(lang)曼国际机场和乌塔堡国际机场;越(yue)南在继续推动铁路(lu)建设同(tong)时,将投资近100万亿越(yue)南盾(dun)(约合39亿美金)提高机场客容量;泰国普吉岛“水上出租车”系统将连通七大港口(kou);柬埔寨七星海国际机场预计2025年底通航(hang),设计年容量1200万人次。
在区域一体化深化、中国游客消费升级及数字化转型等(deng)驱动下,东南亚旅游业正从传统观光模式向“学问+科(ke)技+生态”多元模式转型。随着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》(RCEP)政策红利(li)释放及跨境旅游便利(li)化推进,该地区有望在2030年前成为全球第(di)二大旅游目的地,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(ru)持续动能。世界旅游组织预测,2025年至2030年,东南亚旅游业复合增长率将达到7.2%,将持续领跑全球旅游市场。 (经济日报记者 朱 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