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知道脸是假的,没想到衣服也是假的”“实物跟图(tu)八(ba)竿(gan)子打不着”……不少(shao)消费者对电商平台的AI生成商品图(tu)这样评价(jia)。近期,针对这一情况,有电商平台宣布全平台启动AI假图(tu)治理。不过,经南都记者调查,目前使用(yong)AI假图(tu)、AI模特的卖家在各个电商平台上仍然很多,特别(bie)是在女(nu)装区。
电商AI假图(tu)
消费者频(pin)频(pin)踩坑
电商AI假图(tu)
消费者频(pin)频(pin)踩坑
AI假图(tu),是指利(li)用(yong)AI等技(ji)术合成方式呈现显著(zhu)失(shi)真的与实际不符的商品效果图(tu),包(bao)括(kuo)但(dan)不限于AI虚构商品效果、抄(chao)袭拼接原创款式、篡改商品材质或功能、伪造拼接虚假场景等。AI假图(tu)的大量存(cun)在,既侵(qin)犯消费者知情权,又(you)扰乱商家生态。
在淘宝平台售(shou)卖的一件中国风上衣,客服辩称展示图(tu)为真人实拍,评论区买家晒图(tu)与卖家AI图(tu)相比,材质、版型和(he)颜色各方面(mian)差距甚远。(来源:南都大数据研究院调查)
AI假图(tu)到底有多离谱?衣服买来货不对版、色差明(ming)显、细(xi)节粗糙、没有质感,实物与图(tu)片“牛马不对马嘴”是常见现象(xiang)。南都大数据研究院发现,在淘宝平台上,一件中国风上衣使用(yong)了一个古装美女(nu)的图(tu)片作为商品图(tu),整个商品链接中,都只(zhi)有这一张图(tu)片,被反反复(fu)复(fu)使用(yong),没有其他任何(he)细(xi)节图(tu)或不同(tong)角度的衣服展示图(tu)。当(dang)询问客服图(tu)片是否由AI生成时,客服表示“图(tu)片均为实拍”。但(dan)同(tong)时,南都记者又(you)在评论区发现,有买家给了“差评”,直言(yan)“照骗(pian)”“做虚假宣传”,所晒实拍图(tu)中的衣服跟商品图(tu)相比,的确(que)在材质、版型和(he)颜色等各方面(mian)差距甚远。还有消费者在天猫某商家发现了商品图(tu)是AI生成的,在“问问大家”栏目询问买家真实意见,结果有买家说自己“差评被吞了。”
在天猫平台某商家的“问问大家”栏目,消费者们质疑卖家秀(xiu)图(tu)片为AI生成,有人称自己“差评被吞”。(来源:南都大数据研究院调查)
社交平台上,消费者对“AI照骗(pian)”的吐(tu)槽屡见不鲜,有消费者表示:“还遇到过AI模特上身图(tu)都没有,纯(chun)AI衣服的。”还有消费者直言(yan):“商家这样做,还抱怨消费者女(nu)装退货率高?”也有电商从业者表示无奈:“大家店的图(tu)从实拍改成了假假的劣质AI了,但(dan)老板还很满意。”
有平台开启治理
仍有不少(shao)AI“照骗(pian)”横行
有平台开启治理
仍有不少(shao)AI“照骗(pian)”横行
值(zhi)得一提的是,3月27日,淘宝宣布发布新规,率先(xian)启动AI假图(tu)治理,同(tong)时向(xiang)全行业发出倡议:规范使用(yong)AI生成图(tu)片,保障商品信息真实,一起加入对AI假图(tu)的全面(mian)治理。
淘宝相关负责人解(jie)释(shi)称,平台将明(ming)确(que)认定“商品材质或款式不符”“效果失(shi)真或夸大效果”“不存(cun)在场景导致商品失(shi)真”“抠图(tu)贴图(tu)感明(ming)显失(shi)真”等AI假图(tu)典型场景,上线(xian)识(shi)别(bie)模型,通过“源头拦截”“存(cun)量清理”和(he)“标识(shi)提醒”等举措,对平台AI假图(tu)进(jin)行全面(mian)治理。
某平台店铺评论区也出现了AI造假的痕迹。(来源:南都大数据研究院调查)
但(dan)治理效果还需观察。南都大数据研究院近期发现,目前淘宝平台使用(yong)AI假图(tu)的商家仍不少(shao),甚至有商家的评论区“买家秀(xiu)”也出现了AI造假的痕迹。比如店铺商家图(tu)和(he)其中一条买家评论的图(tu)片除了模特样貌外,衣服细(xi)节、人物动作姿势都一模一样,而评论区另一条买家真实评论中晒出的图(tu)片却跟前两者大相径庭。
多个平台出现类似AI假图(tu),并频(pin)频(pin)出现“6指模特”“腾空的手提包(bao)”等不符合物理逻辑的拙劣AI假图(tu)。(来源:南都大数据研究院调查)
而类似的AI假图(tu)现象(xiang),在多个电商或有电商渠道的社交平台也大量存(cun)在,6个手指的模特,腾空出现在长椅上的手提包(bao)等不符合物理逻辑的拙劣AI假图(tu),频(pin)频(pin)出现。
图(tu)片关乎消费决策
电商平台管理还需更精细(xi)
图(tu)片关乎消费决策
电商平台管理还需更精细(xi)
近期,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了《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(rong)标识(shi)办法》,明(ming)确(que)要求AI服务提供(gong)者和(he)内容(rong)传播平台必须采取(qu)措施对AI生成内容(rong)进(jin)行标识(shi),方便公众识(shi)别(bie),减(jian)少(shao)造假误导。
在电商平台,商品图(tu)片关乎消费决策,对其管理需精细(xi)严谨。在上海申伦(lun)律师事务所夏(xia)海龙看来,电商平台也应当(dang)是积极践行有关部门AI标识(shi)要求的主体之一,需要对有AI生成的商家说明(ming)图(tu)片进(jin)行标识(shi)。“从保护消费者权益(yi)的角度来看,对AI生成图(tu)片如实标注,主要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以(yi)及防止(zhi)虚假广告。”夏(xia)海龙说。
值(zhi)得注意的是,AI生成款式图(tu)确(que)实能助力一部分电商卖家在如今“小单快反”的时尚业竞争中夺(duo)得先(xian)机,也是促(cu)进(jin)小微(wei)经济发展的一个方向(xiang),平台治理把握怎样的尺度才(cai)能平衡好AI技(ji)术应用(yong)和(he)消费权益(yi)保护之间的关系,值(zhi)得思考与合规探索。
出品:南都大数据研究院
采写:南都记者 熊润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