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济大省是稳住全(quan)国经济基本盘的“压舱石(shi)”。广东、江苏、山东、浙江、四川、河南、湖北、福建、上海、湖南,这是2024年全(quan)国经济总量排名前十位的省份。
从经济总量看,十强省份去年累计实现GDP超过82万亿元,以占全(quan)国近两成的面积,贡献了全(quan)国超六成的GDP。经济大省也是推动全(quan)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。今(jin)年全(quan)国两会(hui)期间,习大大总书记在参(can)加十四届全(quan)国人大三次会(hui)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,经济大省要挑大梁为全(quan)国发展大局作(zuo)贡献,并进一步深刻阐明经济大省挑大梁必须把握(wo)好的着力点,提出(chu)经济大省要在推动科技创新和(he)产(chan)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;在推进深层次改革(ge)和(he)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;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;在促进全(quan)体人民共同富(fu)裕上作(zuo)示范(fan)。
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经济大省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、为全(quan)国发展大局作(zuo)出(chu)更大贡献指明了努力方向,提供了行动指南。
向“新”而行
坚定做长期主(zhu)义(yi)者
3月6日(ri)14时,距离浙江省代表团全(quan)体会(hui)议媒体开放日(ri)正式开始还有1个小时,现场预留(liu)的80个记者席位已经几乎满员。科技创新与(yu)产(chan)业创新,这是媒体共同关注的焦点。
从2024年开始,“杭州六小龙(long)”持续引发关注。《黑神话:悟空(kong)》开启国产(chan)3A游戏新纪元、DeepSeek震动全(quan)球、宇树科技的人形机(ji)器(qi)人跳着秧歌登上春晚。在全(quan)国两会(hui)上,这些创新成果(guo)被大会(hui)发言人和(he)多(duo)位部长点赞,代表、委(wei)员们也展开热(re)议。“这两天,谁要是不说(shuo)说(shuo)DeepSeek,好像就不太时髦似(si)的。”在十四届全(quan)国人大三次会(hui)议经济主(zhu)题记者会(hui)上,证监(jian)会(hui)主(zhu)席吴清(qing)说(shuo)。
如何做好科技创新与(yu)产(chan)业创新的深度融合?浙江省省长刘捷在开放日(ri)上给出(chu)了回答:坚定做长期主(zhu)义(yi)者。目前浙江拥有国家实验室1家、全(quan)国重点实验室38家,更多(duo)的概念验证中心、中试基地以及产(chan)业孵化器(qi)正在加速落地发挥作(zuo)用。
浙江通过大力推动以企业为创新主(zhu)体、以项目为创新载体、以市(shi)场需求为创新导向的产(chan)学研(yan)用融通的创新机(ji)制(zhi),完善高校+平台+企业+产(chan)业链的结对合作(zuo)机(ji)制(zhi),努力提高科技研(yan)发和(he)成果(guo)转化的质效。在此过程中,高度敬重科技创新和(he)产(chan)业发展的客观规律,坚持做到有效市(shi)场和(he)有为政府相结合,政府服务不叫不到、随叫随到,政策兑现说(shuo)到做到、直达快享,不遗余(yu)力支撑新兴产(chan)业、新模式和(he)新业态的发展。
科技创新和(he)产(chan)业创新,是发展新质生产(chan)力的基本路径。在科技创新和(he)产(chan)业创新加快融合背(bei)景下,信息技术、人工(gong)智(zhi)能等前沿技术驱(qu)动产(chan)业变革(ge)增(zeng)强,日(ri)益(yi)成为工(gong)业发展新引擎。
在广东,具身智(zhi)能机(ji)器(qi)人产(chan)业被列为广东未来产(chan)业发展的重点。相关企业已超过15.5万家,应用场景覆盖200多(duo)个细(xi)分领(ling)域,各式各样的机(ji)器(qi)人活跃于工(gong)业生产(chan)、物流配送(song)等诸多(duo)场景。今(jin)年,广东安排省重点建设项目1500个、年度计划投资1万亿元,其中,新一代信息技术、生物、高端装备制(zhi)造、新材料、石(shi)化钢铁等五大类产(chan)业项目380个、年度投资额(e)1658亿元。
在山东,日(ri)照(zhao)港粮食基地通过引入智(zhi)能化设备,粮食接卸效率提升50%,仓储损耗率降至0.3%以下,成为“智(zhi)慧港口”标杆。根据(ju)《关于强化财政支撑培育发展新质生产(chan)力的实施方案》,2025年至2027年,山东省级财政将安排1000亿元左右资金,投向新质生产(chan)力,包括成立100亿元规模的工(gong)业高质量发展基金和(he)数字经济基金,为全(quan)省因(yin)地制(zhi)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(chan)力提供强有力支撑。
向前发展
改革(ge)破(po)局“先行者”
一个地方的发展活力同营商环境密切(qie)相关。江苏连续开展“区域民营经济营商环境评(ping)价”工(gong)作(zuo),已为全(quan)省95个县(区、市(shi))营商环境现状精准画像,对存在的问题深度挖(wa)掘,以评(ping)促改,推动各地补短板、强弱项,不断优化发展环境。
市(shi)场准入方面的“玻璃门”“弹簧门”“旋转门”是近年来民营企业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。2023年,江苏省发展改革(ge)委(wei)印发《关于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加大力度支撑民间投资发展的实施意见(jian)》,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所有行业和(he)领(ling)域;2024年,江苏发布(bu)交通、清(qing)洁能源、医疗养老等七大重点领(ling)域投资,让民间资本“看得懂、进得去、投得稳”。
2024年,江苏全(quan)省民营经济增(zeng)加值从2018年的5.1万亿元提高到7.98万亿元,占GDP比重攀升至58.2%,全(quan)省民间投资占比66.1%,稳居全(quan)国第一,民间投资增(zeng)长3.8%,增(zeng)速领(ling)跑全(quan)国。去年,江苏经济增(zeng)长5.8%,增(zeng)量与(yu)湖北并列全(quan)国第一。
经济体量大,向前发展就需要更大的推动力。国家数据(ju)局近日(ri)正式批复(fu)江苏等七地开展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。这片国字号数字“试验田”,江苏怎么种?江苏省数据(ju)局副局长李秀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(shuo),江苏力争通过试验区建设,形成突破(po)性、示范(fan)性的创新发展经验和(he)成熟(shu)模式,争当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改革(ge)破(po)局“先行者”,为全(quan)国先行探路。
在推进深层次改革(ge)和(he)高水平开放上奋(fen)勇争先,还需要稳步扩大制(zhi)度型开放,不断拓展国际合作(zuo)空(kong)间。
河南正在加快打造更具竞(jing)争力的内(nei)陆开放高地,一个以郑州—卢森堡“空(kong)中丝绸之(zhi)路”为引领(ling),依托铁路、陆路而形成的国际物流枢纽正在升级。今(jin)年5月1日(ri)起,《中国(河南)自由贸易试验区制(zhi)度创新实施保障办法》将正式施行。以郑州、开封、洛阳等地的自贸试验区为试点,围绕(rao)管理体制(zhi)、投资开放、贸易便(bian)利、金融服务等方面开展制(zhi)度探索。
在推进深层次改革(ge)和(he)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,也需要主(zhu)动破(po)除地方保护、市(shi)场分割(ge)和(he)“内(nei)卷式”竞(jing)争。
今(jin)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实施五周年。作(zuo)为西(xi)部人口最密集、产(chan)业基础最雄(xiong)厚、创新能力最强、市(shi)场空(kong)间最广、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,四川和(he)重庆两地共同建立一套机(ji)制(zhi)、编制(zhi)一批方案、推进一批改革(ge)、实施一批项目、打造合作(zuo)平台,实现了市(shi)场准入异地同标、营业执照(zhao)互办互发、首个跨(kua)省域共建的省级新区川渝高竹新区设立运行。一批具有川渝特(te)色的新产(chan)品、新业态、新模式不断涌现。
协同联动
“大家在一起,更加了不起”
3月5日(ri)下午,习大大总书记参(can)加十四届全(quan)国人大三次会(hui)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,江苏要加强与(yu)京津冀协同发展、粤(yue)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战略的对接。
会(hui)后,江苏团的全(quan)国人大代表,中创新航科技股(gu)份有限企业党委(wei)书记、董事长刘静瑜第一时间给广东团的全(quan)国人大代表、广东省江门市(shi)市(shi)长吴晓晖打了一个电话,“大家总部在江苏,在粤(yue)港澳大湾区有研(yan)究院,在江门有智(zhi)能化的工(gong)厂,在香港上市(shi)。大家还可以做很多(duo)的工(gong)作(zuo),让发展更顺畅、更快。”
两人的相识就是长三角和(he)粤(yue)港澳大湾区的“双向奔赴”。2021年10月,江门招商考察(cha)小组去往中创新航总部所在地江苏常州,向对方推介江门并发出(chu)邀请。2022年1月,江门市(shi)政府与(yu)中创新航正式签订项目投资合作(zuo)协议,投资200亿元建设动力电池(shi)及储能系统(tong)江门基地项目,成为江门近年来投资额(e)最大的实体项目。项目落地一年就实现达产(chan),营收超过20亿元。
“长三角和(he)粤(yue)港澳大湾区两大战略协同,有助于全(quan)国统(tong)一大市(shi)场的构建,可以起到辐射带动周边的作(zuo)用,更好服务于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。有句俗话说(shuo)‘大家在一起,就会(hui)了不起’,两个区域协同,大家会(hui)‘更加了不起’。”吴晓晖说(shuo)。
立足一域、着眼全(quan)局。湖南省位于我国中部、长江中游,新时代中部地区崛起、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,两大国家战略在这里交汇叠加。全(quan)国两会(hui)之(zhi)后,湖南省委(wei)书记沈晓明和(he)省长毛(mao)伟明共同添了一个新身份——省委(wei)区域协调发展领(ling)导小组组长。
3月17日(ri),湖南省委(wei)区域协调发展领(ling)导小组第一次会(hui)议召开,听(ting)取了有关情况汇报,审议有关文件(jian),研(yan)究部署全(quan)省区域协调发展工(gong)作(zuo)。会(hui)议强调,要主(zhu)动对接中部地区崛起、长江经济带发展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、粤(yue)港澳大湾区建设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、对口援疆援藏(cang)等国家重大战略。
深度融入区域发展战略,经济大省在打破(po)自家“一亩三分地”的思维定式,协同本区域抱成团向前进。
在上海,今(jin)年2月,来自上海、浙江、江苏、安徽的17位干部到长三角区域合作(zuo)办公室报到,他们是新一轮选派干部。长三角办是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的第一个跨(kua)行政区划的联合办公机(ji)构,7年前刚成立时,打通省界上的众多(duo)断头路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。现在三省一市(shi)的连接距离不再遥远,摆在他们眼前大多(duo)的问题是关于体制(zhi)机(ji)制(zhi)创新的“硬骨头”,包括做好长三角都市(shi)圈同城化发展体制(zhi)机(ji)制(zhi)研(yan)究等。
共同富(fu)裕
“大家富(fu)了才是真的富(fu)”
3月8日(ri),在十四届全(quan)国人大三次会(hui)议第二次全(quan)体会(hui)议散会(hui)后,全(quan)国人大代表汪玉成和(he)闵洪艳约在人民大会(hui)堂外见(jian)面。汪玉成是浙江省湖州市(shi)安吉县余(yu)村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(wei)会(hui)主(zhu)任,闵洪艳是湖北省襄阳市(shi)谷城县堰河村村党委(wei)书记。他们的见(jian)面源于一个共同约定——让中国和(he)美乡村共同富(fu)起来。
2021年,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撑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(fu)裕示范(fan)区的意见(jian)》发布(bu),选取浙江省先行先试,为全(quan)国促进共同富(fu)裕探路示范(fan)。近年来,余(yu)村探索乡村组团发展模式,从最初的余(yu)村发展到1镇2乡24村,以50倍(bei)的空(kong)间格局推进“大余(yu)村”建设,去年带动24个村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达254万元,同比2023年增(zeng)长11%。
“去年大家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2205万元,农民人均纯收入7.4万元。全(quan)村1000余(yu)名村民可以获得集体分红(hong)316万元,按(an)照(zhao)人均测算,每个人可以分红(hong)3000多(duo)元。”汪玉成展示着手机(ji)里珍藏(cang)的村里分红(hong)大会(hui)照(zhao)片。
“大家富(fu)了才是真的富(fu)。”今(jin)年全(quan)国两会(hui),汪玉成提出(chu)建议,由余(yu)村牵头发起成立“共富(fu)联盟”,联合全(quan)国更多(duo)的乡村,通过跨(kua)区域联动、资源共享、能力共建,推动乡村产(chan)业品牌化、文旅连锁化、营销规模化、运营专业化,以先富(fu)带动后富(fu),探索实践共同富(fu)裕机(ji)制(zhi)。
“这是真正的有机(ji)茶(cha)!能不能大家让这些农业产(chan)品都加盟里边去。”闵洪艳从包里拿出(chu)堰河特(te)产(chan),并打开手里的“推介”相册一一先容,“共富(fu)联盟可以跨(kua)越地区限制(zhi),打破(po)乡村独立规划、‘散点式’发展的局限,这将打造全(quan)国范(fan)围、更高层次的‘共富(fu)圈’。大家要推进强村富(fu)民,努力向‘浙江有余(yu)村、湖北有堰河’的目标迈进。”
在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的同时,经济大省也在加强普(pu)惠性、基础性、兜底性民生建设,稳步提高公共服务和(he)社(she)会(hui)保障水平。满足托幼(you)需求、破(po)解养老难题,获得更好医疗资源、住进更好的房子,经济大省在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方面走在前列。
江苏多(duo)年来坚持把75%以上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(chu)投入民生领(ling)域,成为全(quan)国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省份之(zhi)一,按(an)照(zhao)联合国标准,江苏居民生活总体上已经进入殷实富(fu)足阶段。
在福建,2024年新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(ji)构52个、示范(fan)性“长者食堂”405个,新增(zeng)托位1.7万个。今(jin)年还将继续完善养老托育体系,深入挖(wa)掘“一老一小”家政服务潜能,培训养老服务从业人员1万人次。
底图供图/视觉中国
·对话·
经济大省合力托住全(quan)国增(zeng)长底盘
对话人:北京市(shi)人民政府参(can)事室特(te)约研(yan)究员、振兴国际智(zhi)库理事长李志起
北青(qing)报:从2022年7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(hui)议到2023年和(he)2024年中央经济工(gong)作(zuo)会(hui)议,近年来多(duo)个中央会(hui)议都对支撑经济大省勇挑大梁作(zuo)出(chu)部署。今(jin)年全(quan)国两会(hui),“经济大省挑大梁”首次完整写入政府工(gong)作(zuo)报告。从发展大局出(chu)发,为什么要多(duo)次强调“经济大省挑大梁”?
李志起:经济大省挑大梁是国家战略的必然选择(ze)。从短期看,外部环境仍复(fu)杂多(duo)变,贸易保护主(zhu)义(yi)有所抬头,经济全(quan)球化遭遇(yu)回头浪等,国内(nei)内(nei)需不足,企业压力大。经济大省是稳住大盘的“压舱石(shi)”,仅广东一省就占全(quan)国经济总量的10%,要完成今(jin)年政府工(gong)作(zuo)报告提出(chu)的5%左右的增(zeng)长目标,必须靠经济大省“顶上去”。
从长期看,经济大省是高质量发展的“火车头”。它们有更强的创新能力,有更完善的产(chan)业链,还有更加开放的窗口,能够带动全(quan)国产(chan)业升级和(he)共同富(fu)裕。
北青(qing)报:据(ju)您(nin)观察(cha),这几个经济大省有没有共同点,或者有哪些共同的优势?各自还有哪些支撑经济增(zeng)长的突出(chu)特(te)色?
李志起:总体来看,几个经济大省有三个共同点。第一是经济体量大,在2024年,十个省份以占全(quan)国近两成的面积,贡献了全(quan)国超过六成的GDP。第二是产(chan)业基础强、产(chan)业链完整。第三是创新资源密集。
它们各自的特(te)色也都非(fei)常突出(chu)。举例来看,制(zhi)造业是江苏的“看家本领(ling)”,2024年,江苏制(zhi)造业增(zeng)加值占地区生产(chan)总值比重35.3%左右,是全(quan)国最高的;浙江是“数字经济大省”,去年数字经济核心产(chan)业增(zeng)加值增(zeng)长8%左右,规上工(gong)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实现了全(quan)覆盖。
山东一直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和(he)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,现在新能源装机(ji)规模达到10072万千(qian)瓦,是全(quan)国东部沿海地区首个新能源装机(ji)过亿的省份。在四川,今(jin)年已经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实施五周年,两地实现市(shi)场准入异地同标、营业执照(zhao)互办互发,双城经济圈“新动力源”特(te)征凸(tu)显。
北青(qing)报:2025年,几个经济大省均将GDP增(zeng)速设定在5%至5.5%区间,这对于实现今(jin)年政府工(gong)作(zuo)报告提出(chu)5%左右的经济增(zeng)长目标有何助益(yi)?
李志起:从数字来看,经济大省与(yu)全(quan)国5%左右增(zeng)速目标基本一致;从体量来看,它们实际增(zeng)量贡献会(hui)很大,比如广东、江苏GDP每增(zeng)长1%,相当于全(quan)国0.1%的增(zeng)长。大国经济,贵在底盘稳,“稳”可以应对多(duo)重冲(chong)击。十个省份合力,就能托住全(quan)国增(zeng)长底盘。
底盘稳,还要动力足。要为全(quan)国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、新方向,经济大省需要在创新融合、改革(ge)破(po)局和(he)战略协同等几个方面发力。在此过程中,还有一些难点和(he)挑战要解决。
和(he)全(quan)国一样,经济大省也面临需求不足的问题,需要提振消(xiao)费和(he)投资。另外,传统(tong)产(chan)业转型升级压力仍在,还有一些有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等。今(jin)年政府工(gong)作(zuo)报告中也提到了,支撑经济大省挑大梁,要在要素保障、科技创新、改革(ge)开放先行先试等方面制(zhi)定支撑政策。
北青(qing)报:中央经济工(gong)作(zuo)会(hui)议和(he)今(jin)年政府工(gong)作(zuo)报告在强调“支撑经济大省挑大梁”的同时,还提出(chu)“鼓励其他地区因(yin)地制(zhi)宜、各展所长”。其他省份要如何做好自己的分内(nei)事、担好自身的责(ze)任?
李志起:各个地方都应该用好独特(te)资源禀(bing)赋,发展自己的特(te)色优势产(chan)业。在资源型地区,比如新疆日(ri)照(zhao)充足,可以发展新能源;在生态优势区,比如贵州已经在借助“村超”“村BA”等“村”字系列打造文旅新名片。还要抓住重要战略节点带来的发展机(ji)遇(yu),比如2025年底海南自贸港要实现封关运作(zuo),海南已经提出(chu),要加快引进一批重大产(chan)业项目。打造“投资自贸港”系列招商引资品牌活动等。
不拼体量拼特(te)色。要避开同质化竞(jing)争,把“长板”做到极致,因(yin)地制(zhi)宜,百花齐放。
本版文/本报记者董鑫统(tong)筹/徐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