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狐(hu)娱乐专(zhuan)稿(gao)(林真心(xin)/文)现偶(ou)撑起了(le)Q1剧(ju)集市(shi)场。
包括《难哄》《爱你》《滤镜》《白色橄榄树(shu)》《嘘国王(wang)在冬(dong)眠》在内的8部现偶(ou)一口气播出,大IP《难哄》《白色橄榄树(shu)》挣足了(le)播前热度,虞(yu)书欣檀健次张凌赫盘活了(le)流量。
当然,争议也不(bu)小。《难哄》变(bian)“哄男”、《爱你》需(xu)要带“滤镜”看、《滤镜》疑似“男凝”、《嘘国王(wang)在冬(dong)眠》女主人设被吐槽……诸如此类的海量评价,暴露了(le)现偶(ou)在价值观方面的不(bu)足。
那么,谁该为这一出“现偶(ou)现形记”负责?
审视
“看到有人说编剧(ju)厌(yan)女,我(wo)玻璃心(xin)了(le)。”编剧(ju)方源告诉狐(hu)厂娱乐观察。
在方源参与的某(mou)现偶(ou)播出后,围绕“爱女”、“厌(yan)女”展开的剧(ju)评不(bu)少。她(ta)发现,厌(yan)女的批评主要集中在“女主角的能力不(bu)足,稍显(xian)降(jiang)智”,而(er)爱女的好评来自于剧(ju)中“女性长辈(bei)的角色塑造(zao)得很好,展现了(le)女性互助”。
两种极端言论的拉扯下,方源也对自己产生了(le)些许(xu)怀疑:难道我(wo)真的有厌(yan)女倾(qing)向吗?
事实上,近年来面世的现偶(ou)作品,或多或少都会(hui)陷入价值观的争论。
黑(hei)红如《我(wo)的人间烟火》《以爱为营(ying)》《偷偷藏不(bu)住》,审判与热度齐飞。
归根结底,问题出在男女主的情感模式(shi)上。
(未成年)暗恋、娇妻、配平、女追男、强制爱、霸道总裁、追妻火葬场等(deng)一系列曾风靡网文届(jie)的强设定,都在影视化后成为了(le)观众吐槽的重灾区。对于如今的主力受众而(er)言,陈旧(jiu)的戏剧(ju)冲突不(bu)止(zhi)是过时无趣,更显(xian)得“冒昧”。
这样的情况(kuang)一直持续到了(le)今年。无论是传(chuan)统甜宠(chong)路数的《难哄》、古早言情套路的《爱你》,还是类型融合的“现偶(ou)+”《滤镜》,都没躲(duo)过审视。
创编辑从(cong)套路化的叙事体系中挣脱有多难,观众浸入偶(ou)像剧(ju)的“真空”环境就(jiu)有多难。也正因如此,#难哄拍在了(le)00后最清醒的一年# 登上热搜。
与此同时,还有一批老剧(ju)也被翻出来审判。
曾红极一时的《奋斗》《又见一帘幽梦》《千山暮雪》等(deng)都市(shi)情感剧(ju)集,都没能经得住网友的考古。前两者涉及到破坏他人感情的第三者,《千山暮雪》则更加严重,被吐槽“打着虐男的幌子(zi)虐女”。
“回看我(wo)小时候的偶(ou)像剧(ju),是真的有很多堂而(er)皇之的PUA女主桥段被放在大量的现偶(ou)。现在大家多了(le)另一种视角,去审看这些不(bu)合理的桥段,其(qi)实是一种进(jin)步(bu)。”编剧(ju)Wendy说。
复(fu)盘
为什么是现偶(ou)承受了(le)这些审判和怒火?
原因是方方面面的。
就(jiu)题材本身来看,现偶(ou)是距离生活最近的影视剧(ju)品类,比古偶(ou)、悬疑、年代、谍战这些题材更易受到价值观相关的审判。
“现偶(ou),尤其(qi)是都市(shi)情感的故事,其(qi)有趣之处就(jiu)在于形形色色的都市(shi)人价值观的碰撞。”方源说。
坏就(jiu)坏在,观众可能不(bu)清楚历史、没了(le)解过悬疑,但一定都有自己的生活、经历过学校(xiao)和职场。因此,评判现偶(ou)的门槛很低,任何人都可以就(jiu)剧(ju)中的桥段、台词、设定抒发己见。
甚至有时候,即便没有察觉到大的硬伤,现偶(ou)空洞的精(jing)神内核也已(yi)经劝(quan)退观众。
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观众的审美进(jin)步(bu)。其(qi)中包含(han)受众角色意识的转(zhuan)变(bian),和女性意识的觉醒。
前者警惕(ti)“唯主角论”,反对如公(gong)交占座、楼梯(ti)打篮球等(deng)不(bu)合理的浪漫,以及全世界(jie)都化身男女主爱情NPC的浮夸叙事。
后者注重性别的平等(deng),对诸如女主频繁(fan)被嫌弃外貌、女主屡次被骚扰等(deng)待男主帮(bang)助这些情节十分反感,追求更具女性主体性的表达。
“现偶(ou)真的是一个(ge)我(wo)不(bu)太敢(gan)聊的话题。”编剧(ju)南茱告诉狐(hu)厂娱乐观察,比起言情类,她(ta)更熟悉悬疑、男频这些项目。
而(er)她(ta)不(bu)敢(gan)深挖的原因,除了(le)工作接触较少,还有题材的特殊性。“在我(wo)看来,现偶(ou)就(jiu)是最直观、最切实反映女性观影群众心(xin)理变(bian)化的品类。”
最后,不(bu)得不(bu)承认的是,现偶(ou)的生存空间正在被挤压:一边是短剧(ju)品类的强力冲击,一边是大环境和社会(hui)思潮的改变(bian)。
大家对爱情、婚姻的想法和态度变(bian)得愈发谨慎。而(er)提供浪漫想象、编制美梦的现偶(ou),很难取悦所有人。
反倒(dao)是人设极致(zhi)化、故事模板化的言情短剧(ju),以更轻松解压的姿态入侵观众的追剧(ju)习惯,提供了(le)满满的情绪价值。
“现在一些强情节的狗血桥段可能需(xu)要规避,但不(bu)是因为大家的审美提高了(le),下沉市(shi)场其(qi)实一直还在,而(er)且金字塔底层需(xu)求一直是最大的。但短剧(ju)里已(yi)经把这类设定玩到极致(zhi),提高了(le)人们的阈值,所以长剧(ju)玩这些是拼不(bu)过的。”编剧(ju)Wendy说。
问责
口碑(bei)不(bu)见好转(zhuan),受众又有流失(shi),如今现偶(ou)要论战绩,怕是只剩一句“祖上富(fu)过”。
谁能改变(bian)现偶(ou)的局面?
这个(ge)问题的答案(an),和“谁该为现偶(ou)的价值观争议负责”的答案(an)应当是一致(zhi)的。
“如果价值观导向不(bu)正确,所有的主创都应该为此负责,谁挨骂(ma)都是应该的。”方源认为,如果现偶(ou)的故事有问题,一般在开发阶段,制片(pian)人的定调(diao)就(jiu)已(yi)经出现问题了(le)。而(er)这之后一系列流程上,编剧(ju)、导演、演员没有指出,也没有斧正,那就(jiu)都有问题。
Wendy也同意这一观点。“原著有问题,一般都来得及救,改编过程中编剧(ju)能调(diao)。可编剧(ju)大部分实操过程中比较受限,还是按照制片(pian)人对内容的审美落笔。导演、演员从(cong)后面进(jin)来,有的会(hui)调(diao)整(zheng),有的按照剧(ju)本拍,更多也只是实行。”
反向推导一下,在最初的剧(ju)本打磨、确定阶段下功夫,是可以改变(bian)现偶(ou)价值观问题的。
南茱认为,纯粹的情感绑定要让观众顺畅接受,难度非常大,编剧(ju)必须(xu)要找到“捆绑点”。而(er)所谓捆绑点,是借助“不(bu)得不(bu)”、“外力”、“统一的目标(biao)”,来让观众理解情感关系的达成。
这种处理方式(shi)是共通的。不(bu)仅适(shi)用于现偶(ou),也适(shi)用于男频剧(ju)中的女性角色。“书写羁绊时,也以女性角色的个(ge)人诉求为出发点,如果恰(qia)好男方的诉求和女方达成一致(zhi),则通力合作,相比情感的契(qi)合,更强调(diao)事业上的扶持发展。”南茱说。
编剧(ju)的自查自纠(jiu)很关键,来自外界(jie)的提点和督促也同样重要。
“在性别议题,或者别的价值观方面,各家各地的敏感度和认知水(shui)平是不(bu)一样的。”方源觉得,拥有一套完备的自我(wo)审查体系,在预判雷点时事半功倍。
她(ta)听说,某(mou)知名影视公(gong)司,以及几(ji)大视频平台都已(yi)经孵化出了(le)针对剧(ju)本的“AI评估系统”。“说不(bu)定这些专(zhuan)门的评估系统会(hui)有这方面的具体指标(biao)。”
然而(er),在狐(hu)厂娱乐观察求证了(le)两家平台的工作人员后,得到的回答是:“我(wo)们现在就(jiu)是可以上传(chuan)剧(ju)本生成一个(ge)AI评估报告,帮(bang)你总结剧(ju)本讲了(le)什么、概括一下人物,然后逻(luo)辑严不(bu)严谨。”
仅此而(er)已(yi)。
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