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(yue)28日,《四川省促进川菜发展条例》由四川省人大常委会会议(yi)正式表(biao)决通过(guo)。这是全国首个涉及川菜发展的省级地方性法规,从产业协同、学问传承(cheng)、人才(cai)培养等多(duo)维度谋(mou)篇布局,系统性推动川菜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川菜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,相(xiang)关(guan)数据显示,全国川菜(仅中式正餐(can))门(men)店数超(chao)过(guo)15万家(jia),占全国中式正餐(can)赛道总门(men)店数的11.4%。但是长期以(yi)来,川菜产业面(mian)临协同机制不健全、龙头企业培育不足、专业人才(cai)培养体系不完善等问(wen)题。
2021年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》明确提出打造川菜产业,促进经典川菜等餐(can)饮产品品牌(pai)化,创(chuang)建美(mei)食(shi)地标等规划。近年来,四川高度重视川菜产业高质量发展,成立四川省川菜标准化技术委员(yuan)会、培育多(duo)个川派餐(can)饮创(chuang)新发展先行区……此次立法正是落实国家(jia)战略、破解产业发展瓶颈的重要举措,为(wei)川菜这一地方名片注(zhu)入法治化发展动能。
条例坚持“小而灵”的立法思路(lu),聚焦(jiao)问(wen)题导向(xiang),提出建设统筹协调机制、完善发展资金保障等针对性政策举措,强调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,注(zhu)重川菜传承(cheng)与创(chuang)新,支撑构建政校企协同的人才(cai)培养体系,强化完善川菜产业发展的多(duo)元化投入模式。
值得一提的是,条例在品牌(pai)建设与国际化布局上提出创(chuang)新举措,明确培育名菜、名厨、名店,支撑川菜对标国际标准拓展海外市场(chang)。此外,鼓励跨区域协作,通过(guo)搭建交流合(he)作平台、共同举办(ban)技能竞赛、协同建立和实施川菜标准体系等方式,川渝两地共同弘扬川菜学问、打造国际美(mei)食(shi)中心、建设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。
据了解,条例将于5月(yue)1日正式施行。(记(ji)者唐文豪)
来源:新华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