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狐娱乐专稿(胖部/文)
唐(tang)嫣再演古偶,争议不少。
作为唐(tang)嫣重回古偶之作,《念无(wu)双》吸引了不少关注,但(dan)开播后,唐(tang)嫣在(zai)其中表现(xian)出的状态(tai)和表演能力,包括妆(zhuang)造、配(pei)音等方面的问题都在(zai)遭受质疑。
去(qu)年凭借(jie)《繁花》中汪小姐(jie)一角,成为“85花转型成功”代表的唐(tang)嫣,此次(ci)重走“来时路”,或许不少人都想问一句“为什(shi)么”。
在(zai)这背后,唐(tang)嫣所面对的转型困境,实则有着(zhe)一定的行业代表性。
作为吃到流量时代第(di)一波红利的大花们,在(zai)35+之后应该如何(he)走入下一个职业阶(jie)段,找到新的舒适(shi)区?或许通过(guo)唐(tang)嫣可以(yi)看到,这绝非水到渠成的易事。
从“汪小姐(jie)”,到“姬(ji)谭音”
2024年上半(ban)年,唐(tang)嫣成为最亮眼的“85花”之一,仅(jin)仅(jin)前四个月唐(tang)嫣登(deng)上了7本杂志封面,更(geng)时隔七年再度上封《ELLE》。
《繁花》带来的红利,让唐(tang)嫣完成了一次(ci)成功的转身。
《繁花》之前,她上一部剧(ju)集作品是2020年和窦骁合作的《燕云台》,豆(dou)瓣4.4分,至今评(ping)分人数(shu)仅(jin)有不到3.5万;在(zai)北京卫(wei)视开播后,整(zheng)体收视率仅(jin)在(zai)0.4左右。
对比她四年前的古装大剧(ju)《锦绣未央(yang)》双台收视破2的热度,市场的变(bian)化、个人品牌的消耗,以(yi)及年龄(ling)等方面的客(ke)观条(tiao)件,或许都提醒着(zhe)这位流量大花,到了不得不变(bian)的时候。
2020年之后整(zheng)整(zheng)三年,唐(tang)嫣只拍了一部戏,那就是《繁花》。
这是完全违反流量时代规则的。按照行业惯(guan)例,流量就是需要不间断的曝光和话题,来保持(chi)粉丝的粘性和个人品牌的热度,早些年甚至要通过(guo)不断轧戏实现(xian)作品的高频率上线,加上制造各种个人热搜来完成流量的运营。
三年只有一部戏,对于(yu)流量大花绝对是一场豪(hao)赌。
这并非没有代价,2022年唐(tang)嫣的粉丝们已经开始频繁对工作室(shi)提出质疑,2023年唐(tang)嫣官方粉丝后援(yuan)会更(geng)宣布停更(geng),“直至唐(tang)嫣工作室(shi)对列出的6点问题问题作出有效反馈”,唐(tang)嫣的“不上进”还因此成为出圈(quan)话题。
也就是在(zai)2023年下半(ban)年,唐(tang)嫣进组《念无(wu)双》。
或许不难理解这次(ci)选择。在(zai)当时,《繁花》的播出看起来还遥(yao)遥(yao)无(wu)期,导演王家卫(wei)依然保持(chi)着(zhe)个人的工作节(jie)奏(2024年初上线的,还是在(zai)平台要求下赶(gan)工完成的版(ban)本),而(er)该剧(ju)能否(fou)在(zai)市场打响还是个未知数(shu)。
剧(ju)集每晚(wan)一天播出,都意味着(zhe)唐(tang)嫣的沉没成本在(zai)放大。1983年出生的唐(tang)嫣,之所以(yi)被列入“85花”,还是因为她本人走红的节(jie)点和轨迹,和同序列的女星都有更(geng)多相似之处,而(er)这一年她已经进入40岁。
时间对于(yu)女明星是不公平的,尤其是对于(yu)流量时代的先(xian)行者,她要完成的转型只能摸着(zhe)石头过(guo)河。
所以(yi)不难理解这次(ci)选择。在(zai)近来的采访中,唐(tang)嫣称再度选择古偶是希翼走自己(ji)的“来时路”。或者,这也是一条(tiao)对于(yu)她更(geng)熟悉、更(geng)有安全感的路,而(er)安全感在(zai)当时正变(bian)得越来越珍(zhen)贵。
只是后来的结果证明,《繁花》才是“眼前路”。
那些在(zai)《燕云台》里(li)遭遇市场争议的因素,在(zai)五年后会被进一步放大;曾经在(zai)流量时代爆火、在(zai)后流量时代被质疑的那个“唐(tang)嫣”,更(geng)不适(shi)配(pei)今天的市场。
年龄(ling)感是一方面。
40岁的唐(tang)嫣虽然状态(tai)依然出色,但(dan)出演 “少女”,还是会因观众对“中年古偶”的反感而(er)遭遇争议,甚至被戏称是“老年古偶”;尤其是《念无(wu)双》里(li)的妆(zhuang)造,整(zheng)体露出前额的“龙虾须(xu)”造型、被吐槽为“丧葬风”的服(fu)装,也没能突出她的外形优(you)势(shi)。
另一方面,唐(tang)嫣的表演能力始终不算突出。
此次(ci)原声出演,其甜美的声线和神女的形象存(cun)在(zai)反差,更(geng)被指台词声音尖、缺乏层次(ci)感和故事性,让部分观众吐槽“出戏”;她对角色的诠(quan)释,也没能给这个缺乏记忆点的角色,带来更(geng)多个人特(te)色和辨识度。
时代不同了,观众对于(yu)作品、对于(yu)演员的要求也已经迭(die)代。在(zai)这个微短剧(ju)大行其道的时代,长剧(ju)需要更(geng)新鲜(xian)的元素、更(geng)能共情的情绪价值、更(geng)具魅力的角色;演员流量能给作品带来的加持(chi),也已经越来越缩水。
《燕云台》到《念无(wu)双》的五年,恰恰是行业剧(ju)变(bian)的五年;再走“来时路”的唐(tang)嫣,当然会感受到陌生。
何(he)况(kuang)演员这一行,本就只有眼前路,没有身后身。
从“小囡”,到“傻白甜”
唐(tang)嫣后来回忆,她曾经问过(guo)王家卫(wei)为什(shi)么选择她。
王家卫(wei)回答:在(zai)她身上看到一股“傻气”。
这或许会让人想起唐(tang)嫣身上更(geng)为人所知的一个标签(qian)——“傻白甜”,这个标签(qian)源于(yu)她个人的若干情史,也是因为她从《夏家三千(qian)金》到《何(he)以(yi)笙箫默(mo)》,饰演的角色都给观众留下了类似的印象:甜美又心(xin)思简单(dan),并因此收获幸福。
而(er)且看过(guo)《繁花》的人都会理解,王家卫(wei)所说的“傻气”,绝不是贬义的。
汪小姐(jie)的“傻气”不只有那个极具感染力的傻笑,是情感上五次(ci)向阿宝表白的至情至性,也是哪怕辞职也不在(zai)单(dan)位受委屈的骄傲,更(geng)是进厂(chang)之后依然风风火火的冲劲和韧(ren)性。
而(er)回顾唐(tang)嫣的发展历程(cheng),难免感慨,这或许确实是属于(yu)唐(tang)嫣的幸运,在(zai)急需转型的节(jie)点上,遇到了和自己(ji)如此契合的生涯(ya)角色。
虽然时代不同,唐(tang)嫣却(que)和汪小姐(jie)一样,是个颇(po)为典型的上海“小囡”,人生的前二十年,最大的挫折是报考空(kong)乘意外失利,最大的叛逆(ni)则是没有选择家门口的上戏,而(er)是跑到北京上了中戏。
她的经历其实不可谓不顺。
2004年被张艺(yi)谋看中登(deng)上雅典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演出,毕业后就被橙天签(qian)下拿到不少港圈(quan)资源;再到遇到经纪(ji)人纪(ji)如璟,靠着(zhe)《仙剑奇侠传三》跻身流量时代,最火爆的时候,一年播出的剧(ju)集、电(dian)影、综艺(yi)等新作品超过(guo)十部。
唐(tang)嫣其实很符合一般的上海“小囡”印象,工作和生活相对顺遂,甚至婚后生活也是娱乐圈(quan)难得的“岁月静好”;要做事业的时候,又能风风火火、抗压能力极强,曾经每年能连着(zhe)进三四部戏,做到全年无(wu)休(xiu)。
如好友胡(hu)歌曾在(zai)采访中说的,唐(tang)嫣是一个很简单(dan)的人,有些时候却(que)觉(jue)得她比想象的成熟。
这样的经历是一种幸运,但(dan)对于(yu)一位演员,如此顺遂却(que)未必(bi)都是好事。
外形出众的唐(tang)嫣,在(zai)很长时间里(li)演技都没能被认可。她的甜美让人印象深刻(ke),但(dan)在(zai)多部戏里(li)保持(chi)着(zhe)同样的标签(qian),未尝不能说明,她能够诠(quan)释的角色很难跳出自我。
2016年,当市场已经开始对“玛(ma)丽苏”剧(ju)、高度重复的剧(ju)情和人物感到厌烦,唐(tang)嫣已经在(zai)尝试转型,在(zai)《锦绣未央(yang)》中出演了一个有成长线的大女主。但(dan)在(zai)继续(xu)引爆流量的同时,唐(tang)嫣的个人表现(xian)进一步放大了争议,要演绎这样复杂的角色,她的表演似乎力有未逮。
“傻白甜”是唐(tang)嫣赖(lai)以(yi)成名的个人品牌,也逐渐成为她的局(ju)限;她需要走出曾经的流量大花“唐(tang)嫣”,寻找职业生涯(ya)的下一种可能性。
选择出演汪小姐(jie),是唐(tang)嫣的清醒,也是唐(tang)嫣的幸运。
但(dan)要完成职业生涯(ya)的转身,不能只靠一个和自己(ji)相似度颇(po)高的汪小姐(jie)。
从“唐(tang)嫣”,到唐(tang)嫣
从“唐(tang)嫣”走出来,是唐(tang)嫣的考题。
类似的考题,也属于(yu)她同时代的诸多流量明星。
当互联网资本进驻(zhu)影视行业,作为彼时最具市场活力的新生代,他们靠着(zhe)行业红利迅速成长、获得资源;在(zai)最好的年头,他们走出了和前辈们完全不同的成长路线,甚至不需要演技和作品打底,只靠个人品牌就能作品大爆、名利双收。
而(er)在(zai)2016年之后,他们也普(pu)遍面对着(zhe)转型的困境。
在(zai)这个节(jie)点上,一方面是大部分初代流量明星都步入30+,面对汹涌而(er)来的后辈,他们需要考虑职业生涯(ya)如何(he)走得更(geng)远,于(yu)是或进入电(dian)影行业完成“升咖”,或开始精选剧(ju)本打造演技标签(qian),寻求个人品牌的附加值。
另一方面,市场正从流量时代的疯狂恢复理智,对市面上同质化、低质化严重的内容开始说“不”;天价片酬等行业乱象,也正在(zai)遭遇多方面的整(zheng)改(gai),流量生意逐渐不再成为好生意。
尤其是2019年之后,当长视频平台进入亿级会员时代的存(cun)量经济,“流量为王”转向“内容为王”成为必(bi)然。如何(he)在(zai)新的市场环境下保持(chi)个人竞争力,聪(cong)明人都在(zai)进行快速的换乘。
在(zai)这个过(guo)程(cheng)中,如唐(tang)嫣等初代流量们,依然有着(zhe)巨大的先(xian)发优(you)势(shi)。
2024秋冬(dong)巴(ba)黎(li)时装周出席Saint Laurent大秀造型
他们是最后一代具有所谓“国民度”的演员群体,相较(jiao)于(yu)后来的流量艺(yi)人,从电(dian)视时代走出来的背景意味着(zhe)更(geng)广泛的大众认知度和品牌价值;尤其是当年的观众成长为市场中坚,他们自带的时代滤镜也让不断减产的“85花”一代,在(zai)当下获得了全新的市场想象力。
但(dan)这种优(you)势(shi),又未尝不是一种负担。
巨大的粉丝期待决定了,其不可能选择在(zai)40+之后出演配(pei)角,要选择当下适(shi)配(pei)的剧(ju)本和主角戏份,难度会越来越大。
作为承(cheng)载(zai)较(jiao)高期待的“前辈”,他们的表现(xian)又会经历更(geng)多审视。但(dan)在(zai)重要的职业成长阶(jie)段,高速流转于(yu)各大剧(ju)组、甚至轧戏的经历,没能让他们获得表演能力的沉淀,甚至会有不同程(cheng)度的表演套路和局(ju)限,前文提到的台词问题就很有代表性,“85花”们近来都因此遭遇争议。
面对市场的全新标准,唐(tang)嫣的汪小姐(jie)一角拿下了高分,但(dan)这只是一次(ci)考试的成绩,之后她能走多久,还是个未知数(shu)。
至少目前来看,唐(tang)嫣后续(xu)项(xiang)目的选择,没有再走“来时路”,而(er)是在(zai)更(geng)多现(xian)实题材里(li)拓宽可能性。
比如其特(te)别出演的悬疑剧(ju)《人之初》,和《人民的名义》《人世间》的导演李路合作,探索悬疑情感剧(ju)的新赛道;而(er)由唐(tang)嫣领衔主演的《独身女人》根据亦舒小说改(gai)编,出演渴望真正爱情与纯粹婚姻的大女主林展翘,获得不少市场期待,该剧(ju)已经在(zai)今年2月杀青。
三年磨一剑的汪小姐(jie),让唐(tang)嫣依然会获得市场的宽容,并期待其后续(xu)作品的表现(xian)。但(dan)这种宽容,不会一直存(cun)在(zai)。
希翼她的清醒、努力和幸运,能帮她走得更(geng)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