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南省人(ren)大代表于玲
红网时刻资讯记者 李慧芳 龚(gong)子杰 长沙报道
将一批湖南的机械装备运到日本,如果中间需经过铁(tie)路、公路、水路等多种(zhong)运输方式,大家称之为多式联运。
运输过程当中,如果基础设施完(wan)善,铁(tie)路、公路都能够无(wu)缝(feng)直通港口码头,货物转运更高效。就算遇到天气(qi)等突发情况,也(ye)能快速切换运输方式。
但如果运输中设施衔接不(bu)紧密、标准规则不(bu)统一、数据信息(xi)不(bu)互联、服务主体不(bu)适应(ying)、市场机制不(bu)完(wan)善,多式联运则无(wu)法顺畅进行,运输时间和物流成本都会(hui)随之提高。
“近年来,湖南省持续推进多式联运发展工作(zuo),逐(zhu)步构建起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结构体系。”湖南省人(ren)大代表、衡阳市珠晖区茶山坳镇黄洲村党(dang)支部委员、村委会(hui)委员于玲例举,全省现有等级航道4200多公里,其中千吨级以上航道超(chao)过1200公里,港口14个,岳(yue)阳港、长沙港、常德港为全国内河主要港口,岳(yue)阳港城(cheng)陵矶港区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。铁(tie)路总里程达(da)6079公里,其中高铁(tie)里程2501公里、居全国第五。湖南还出台了多项促进多式联运、运输结构调整和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措施。岳(yue)阳、长沙、怀化、湘(xiang)潭、衡阳5个项目成功申报国家多式联运试点,岳(yue)阳、怀化已通过验收并获批为“国家多式联运示范(fan)工程”。
“成绩不(bu)少,但全省多式联运在打(da)通各类运输方式‘最后一公里’接力方面,依然存在不(bu)少短板。”于玲举例,湖南是(shi)工程机械输出大省,工程机械设备恰好适用于多式联运,但大家目前的滚装码头等硬件设施配套还不(bu)够完(wan)善,导致多式联运无(wu)法更好服务于这类企业。“航道纵横交错的湖南,其水路货运占比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.7个百分点。”
坐拥“黄金水道”,却仍未完(wan)全打(da)通水运环节,无(wu)法实现多式联运的港口顺利转运,这让于玲遗(yi)憾不(bu)已。今年全省两会(hui)上,她向大会(hui)提交了《关(guan)于加(jia)快我省多式联运发展助力物流降本的建议》,被(bei)大会(hui)收集采纳,并已交办(ban)相关(guan)单位。
“多式联运能够充分发挥综合运输的比较(jiao)优势和组合效率,对推进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具有积极(ji)意义。”她建议,聚焦多式联运堵点卡点,加(jia)快推进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。推进多式联运基础设施“一站衔接”;推进多式联运规则“一体贯通”,包括联运各方式间货物分类、转运交接、保险理赔等制度规则衔接;推进多式联运信息(xi)“一网共享”;推进多式联运组织“一箱到底”,包括完(wan)善内贸(mao)集装箱标准体系,如集装箱、吊装转运设备和运载工具相关(guan)标准匹配衔接等。
她还建议由省政府统筹协调,组织湖南省京广沿线(xian)地市争取按“量价捆绑”原则与(yu)广铁(tie)集团签订合作(zuo)协议,支撑铁(tie)路班列享受铁(tie)路运价下(xia)浮政策,并放宽可享受运价下(xia)浮政策的货品(pin)及(ji)站点限制。加(jia)大减(jian)税降费措施落实力度,清理规范(fan)口岸收费,加(jia)大对违规违法收费的查处力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