汇聚全球智慧,展示创新成果(guo)。在2025年中关村论坛年会即将开幕之际,全球科技(ji)精英汇聚北京,共话(hua)新质(zhi)生产力与全球合作新范式。
作为数字原(yuan)生代(DigitalNative)的青(qing)年群体,他们既身处技(ji)术浪潮(chao)之巅,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时代命题。
五天的会期(qi)、目不暇接的活(huo)动,很多青(qing)年不愿意错失这(zhe)个与全球科技(ji)大咖们思想碰撞(zhuang)的机会,众多关于未来发展的问题,希翼(wang)在这(zhe)一次中关村论坛年会上(shang)得(de)到答案。
北京青(qing)年报记(ji)者面向青(qing)年群体广泛征集他们关心的话(hua)题,并从中整理出(chu)十大热点问题。
这(zhe)些问题不仅涉及(ji)当下最热的AI、具身智能等前沿领域,还(hai)有青(qing)年群体对自身职业发展、
学(xue)科选择的思考以及(ji)对于北京科技(ji)产业飞速发展、建设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带来新机会的期(qi)待(dai)。
AI相关问题
北青(qing)报记(ji)者注意到,在众多问题中,AI作为当下最热的话(hua)题,也成了(le)青(qing)年们关心的焦点。
本(ben)届中关村论坛年会有多项关于人工智能的论坛,并继续设立“人工智能主题日”系列活(huo)动。系列活(huo)动将通过100场主题演讲、20场圆桌(zhuo)对话(hua)、50项重磅成果(guo)发布,推动人工智能技(ji)术治理、产业协同与生态共建。活(huo)动汇聚图灵(ling)奖、菲尔兹奖、诺贝尔奖得(de)主,28位国内外(wai)院(yuan)士,清(qing)华、北大、港(gang)大等多所知名高校专家(jia)和科研机构负责(ze)人以及(ji)重点人工智能企业代表,看点十足。
1问
北京为何成“人工智能第一城”?
北京到底有何魅力能吸引到如此多的人工智能人才?不论是企业还(hai)是科研机构,为何北京总是能成为他们的首选地?这(zhe)是接受北青(qing)报记(ji)者采访的多位北京青(qing)年共同关心的首要(yao)问题。
放眼北京,这(zhe)里不仅拥有我国数量最多的人工智能企业、人工智能独角(jiao)兽、人工智能大模型,拥有我国最顶尖的人工智能学(xue)者、研发机构,还(hai)是我国第一个千亿参数大模型、第一个AI智能体、第一家(jia)AI独角(jiao)兽、第一个智能机器人实验室、全球第一个通用(yong)智能人、全球第一款光训练芯(xin)片(pian)的诞生地……据统计,北京汇聚了(le)中国40%的人工智能企业。2024年北京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,2400家(jia)企业摩拳擦掌(zhang)在竞技(ji)场上(shang)大显(xian)身手。北京人工智能领域上(shang)市企业46家(jia),总市值4.3万亿元;独角(jiao)兽企业36家(jia),占据中国半壁江山;社会融(rong)资规模全国领先(xian)。
2问
论坛将发布哪些AI前沿技(ji)术?
在AI领域,北京有哪些前沿技(ji)术或项目将在2025年中关村论坛年会上(shang)亮(liang)相?这(zhe)些技(ji)术如何影响并改(gai)善(shan)大家的日常生活(huo)?
上(shang)述北京青(qing)年关注的问题在本(ben)届中关村论坛年会上(shang)将得(de)到满意的答案。根据议程安排,作为本(ben)届论坛备受关注的“人工智能主题日”系列活(huo)动,聚焦人工智能技(ji)术与产业生态的深度融(rong)合,将通过100场主题演讲、20场圆桌(zhuo)对话(hua)、多项重磅成果(guo)发布,推动人工智能技(ji)术治理、产业协同与生态共建。
3问
青(qing)年人如何跨越AI“技(ji)能鸿沟”?
人工智能革命加速催生新职业,同时也催生了(le)新挑战。从基础(chu)教育(yu)到创新人才,北京都走在了(le)前面。未来,北京是否会建立覆盖(gai)高校、科技(ji)园区的“人形机器人操作员”“AI训练师”等新兴职业培训体系?青(qing)年怎样在产业智能化浪潮(chao)中找到差异化竞争力?如何让(rang)更多青(qing)年人成为硬科技(ji)攻坚主力军?这(zhe)些北京青(qing)年关心的问题,也是本(ben)届中关村论坛年会的热点议题。
事实上(shang),北京在这(zhe)些问题上(shang)已(yi)经率先(xian)行动起来。北京市教委日前正式发布《北京市推进中小学(xue)人工智能教育(yu)工作方案(2025-2027年)》。从2025年秋季学(xue)期(qi)开始,全市中小学(xue)校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(yu),每学(xue)年不少于8课时,实现中小学(xue)生全面普及(ji)。AI加速跑,中小学(xue)教学(xue)快步跟(gen)上(shang),有利于储备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,在人工智能教育(yu)领域书写“北京样本(ben)”。
而去(qu)年北京也发布了(le)高校专业课程改(gai)革的意见(jian)。其中表示,北京高校应抢占人工智能教育(yu)先(xian)机,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,提高大学(xue)生人工智能整体素养,建强人工智能领域专业,以辅修(xiu)专业、微专业、双学(xue)位等形式鼓励(li)学(xue)生开展人工智能跨学(xue)科专业学(xue)习,培养社会急需(xu)的拔尖创新人才。
4问
AI技(ji)术治理滞后(hou)如何破?
AI技(ji)术的高速发展与治理滞后(hou)形成矛盾。今年两会期(qi)间,多位代表、委员结合自身遭遇,再次提出(chu)AI伪造侵权的问题。此外(wai),犯罪分子也盯上(shang)了(le)AI技(ji)术,利用(yong)其实施(shi)诈骗(pian)的案件时有发生。医疗、金融(rong)等敏感领域的AI应用(yong)责(ze)任归属(shu)争议频发。同时,缺乏统一安全标准可能加剧技(ji)术垄断风险。这(zhe)都需(xu)要(yao)构建动态监管(guan)框(kuang)架(jia),兼顾开放与安全。也正是如此,AI技(ji)术治理滞后(hou)如何破,也成了(le)此次北青(qing)报记(ji)者调查时,北京青(qing)年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。
在本(ben)届中关村年会上(shang),AI技(ji)术风险防控也是热点议题,期(qi)待(dai)与会嘉宾的精彩观点,北青(qing)报记(ji)者将及(ji)时进行报道。
新能源与新材(cai)料
调查中,北青(qing)报记(ji)者发现,受北京加快发展新质(zhi)生产力的带动,北京青(qing)年关注的新质(zhi)生产力发展问题特别前沿。多位北京青(qing)年在接受北青(qing)报记(ji)者调查时表示,特别关注新能源与新材(cai)料,因为它们代表的是未来诸多新领域的底层发展逻辑。
他们关心的问题——北京乃至中国和国际上(shang)新能源与新材(cai)料的科创进度,都会在本(ben)届中关村论坛上(shang)得(de)到最新的答案。新能源、新材(cai)料等战略(lue)性新兴产业不仅为新一代信(xin)息技(ji)术、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提供(gong)能源与材(cai)料保障,也为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提供(gong)坚强支撑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“新型储能”列为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,并强调其作为国家(jia)能源战略(lue)转型的重要(yao)支撑作用(yong)。
2025年开年,《北京市“人工智能+新材(cai)料”创新发展行动计划(2025—2027年)》重磅出(chu)台,一批“AI+新材(cai)料”融(rong)合创新成果(guo)加速涌现。据亿欧(ou)智库预计,2025年中国新材(cai)料产业将达到10万亿元市场规模,复合增长率13.5%。
5问
“AI+新材(cai)料”赛道如何抢占风口?
如何通过中关村论坛对接智能实验室、数据平台等基础(chu)设施(shi)?数据驱动的新材(cai)料研发是否成为北京青(qing)年创业者的独特优势?这(zhe)些是北京青(qing)年尤其是初创企业的创业者们关心的。
作为当前科技(ji)革命的核心驱动力,人工智能正以颠覆性创新重构传统产业格局。新材(cai)料作为战略(lue)性、基础(chu)性产业,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新型工业化的重要(yao)支撑。但长期(qi)以来,新材(cai)料研发依赖于理论探(tan)索和经验积累,需(xu)要(yao)经历反复实验,导致(zhi)研发周期(qi)漫长、成本(ben)高。一款全新的材(cai)料,从科研发现到走出(chu)实验室落(luo)地应用(yong),至少需(xu)要(yao)二三十年。据了(le)解(jie),“人工智能+新材(cai)料”的创新成效,已(yi)经在产业中落(luo)地显(xian)现。北京新能源汽车明星企业小米先(xian)后(hou)发布的SU7、SU7Ultra车型,其搭载的“泰坦合金”材(cai)料,正是“AI+新材(cai)料”的典型成果(guo)。北京已(yi)聚集“人工智能+新材(cai)料”创新型企业近10家(jia),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,智能实验室、数据平台等基础(chu)设施(shi)加速落(luo)地,北京科技(ji)大学(xue)等高校开设“材(cai)料智能技(ji)术”专业,年培养跨学(xue)科人才超500人,引领这(zhe)场AI与新材(cai)料的时代风口。这(zhe)些,本(ben)届中关村论坛年会与会嘉宾都会热议。
6问
哪种能源最有可能取代化石燃料?
或许是北京新能源汽车已(yi)经形成行业发展新势力,更多的北京青(qing)年在关注新能源问题。能源问题与日常生活(huo)息息相关,又会对未来地球气候(hou)环境产生重要(yao)影响。新能源发展的方向是什么?能源转型的过程中,会产生哪些新兴行业?能源转型对人们的生活(huo)会产生哪些影响?北京青(qing)年期(qi)待(dai)从论坛上(shang)得(de)到相关最新资讯。
据了(le)解(jie),2024年,我国推动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(gai)造,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(yong),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接近40%。启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。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更趋(qu)活(huo)跃。2025年,我国正在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,加快建设“沙(sha)戈荒”新能源基地,发展海(hai)上(shang)风电,统筹就地消纳和外(wai)送通道建设。政府也正在以如碳税、补贴、绿色金融(rong)等政策支撑能源转型。
北京也有自己的新能源亮(liang)点。房山作为首都北京最大的氢源供(gong)应地,是全市唯一具备氢能“制储运加”完整产业体系的地区,正在积极构建氢能全产业链生态体系,积极打造中关村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创新区。
青(qing)年创业和成长
随着AI大模型、具身智能、量子科技(ji)等前沿技(ji)术加速迭(die)代,技(ji)术更新周期(qi)已(yi)从过去(qu)的数十年缩短至数年甚至数月。这(zhe)种“技(ji)术爆炸”现象既造就了(le)无数新职业、新岗位,为青(qing)年人提供(gong)新的创业机会,也让(rang)他们可能面临“学(xue)完即过时”的困境。也正因如此,如何在中关村论坛前沿新科技(ji)的指引下让(rang)个人创业和成长得(de)到更好(hao)的发展,也成了(le)北京青(qing)年关注的焦点问题。世界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新的技(ji)术革命,在这(zhe)种浪潮(chao)中,青(qing)年人如何能做出(chu)更具前瞻性的学(xue)科选择,如何抓住新技(ji)术行业的风口,如何更顺利地创业、就业,都是他们亟待(dai)得(de)到答案的问题。
7问
新赛道有哪些新机会?
在调查中,北青(qing)报记(ji)者发现,北京青(qing)年对北京新质(zhi)生产力的发展成就和现状密切关注。提到相关数据,有的受访者如数家(jia)珍。
2024年,北京在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方面不断取得(de)创新突破:人工智能技(ji)术不断突破,同时获批人工智能领域首个国家(jia)级先(xian)进制造业集群,持续推动国家(jia)人工智能创新应用(yong)先(xian)导区建设。目前,北京已(yi)备案105款大模型产品,数量全国第一。2024年北京人工智能企业超2400家(jia),核心产业营收超3000亿元。
2024年北京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2.2万亿元,同比增长7.7%,其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0.1%。北京制定了(le)《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2025年工作要(yao)点》,共计8个方面42条,全力实现全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长8%的目标。
也正因如此,哪些领域还(hai)是刚被市场关注的新蓝(lan)海(hai),哪些领域还(hai)需(xu)要(yao)更多专门的技(ji)能人才,成了(le)他们最关心、最想从本(ben)届中关村论坛上(shang)得(de)到相关信(xin)息的问题。
8问
从创意到市场,青(qing)创群体如何跨越?
北京在量子计算(suan)、脑(nao)机接口等前沿领域持续领跑,但青(qing)年科研团队(dui)常面临资源壁垒。本(ben)届论坛期(qi)间将举办全球高校科技(ji)成果(guo)转化促进大会,持续构建技(ji)术交易生态圈。大会还(hai)将进行北京高校推动区域技(ji)术转移转化合作发布。
采访中,多位北京青(qing)年问到,上(shang)述活(huo)动上(shang)有什么可借鉴的经验与模式?中关村论坛是否会推出(chu)专项计划,推动高校实验室成果(guo)与产业界青(qing)年创客的精准对接?
对此,本(ben)报将及(ji)时报道本(ben)届中关村论坛年会中的相关信(xin)息。
9问
“耐心资本(ben)”如何长期(qi)支撑创新?
“耐心资本(ben)”支撑下的长期(qi)创新是否会进一步助推北京青(qing)创发展?青(qing)年创业者如何利用(yong)科技(ji)金融(rong)与孵化器资源实现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跨越?这(zhe)也是此次北青(qing)报记(ji)者调查中,北京青(qing)年特别关注的问题。
事实上(shang),北京通过“育(yu)英计划”推动企业上(shang)市,科创板企业数量占全国近10%,本(ben)届论坛设立AI青(qing)年领军人才、科技(ji)女性创新等专场,北京青(qing)年关注的这(zhe)些问题都会在这(zhe)些专场活(huo)动中得(de)到答案。
北京为了(le)给青(qing)年创客更多融(rong)资渠道,着力提升“耐心资本(ben)”供(gong)给,设立全国首只(zhi)全部由(you)社保基金出(chu)资的社保基金中关村自主创新专项基金,首期(qi)规模50亿元,已(yi)投资决(jue)策16个项目,决(jue)策金额超27亿元。此外(wai),目前北京市科技(ji)型企业贷款余额近1.14万亿元,近五年年均增长约15%,有贷户数年均增长近20%。值得(de)注意的是,目前北京市共有标杆孵化器25家(jia)、国家(jia)级孵化器69家(jia)、市级孵化器106家(jia);全市孵化器从业人员约一万人,20%为硕士及(ji)以上(shang)学(xue)历。
10问
北京如何推动创新创业生态建设?
调查中,北京青(qing)年关心的问题还(hai)有创新创业生态的建设。如青(qing)年创业者如何借助论坛资源与政策支撑,将技(ji)术成果(guo)转化为市场竞争力?“集群式创新”是否能为青(qing)年创业带来协同效应?
对此,北青(qing)报记(ji)者了(le)解(jie)到,本(ben)届论坛通过举办世界领先(xian)科技(ji)园区发展、全球独角(jiao)兽企业、全球标杆孵化器、硬科技(ji)投资与发展、耐心资本(ben)服务新质(zhi)生产力等论坛,为全球政、产、学(xue)、研、用(yong)、金各领域参会人士搭建交流平台,持续推动科技(ji)金融(rong)创新发展和创新创业生态建设。
以科幻产业为例,2022年刚对外(wai)亮(liang)相的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,如今已(yi)聚集131家(jia)硬科幻与硬科技(ji)企业,覆盖(gai)AR/VR、智能无人系统等领域。
据了(le)解(jie),2024年,北京市高新技(ji)术企业保有量达2.97万家(jia),位居全国各城市之首。2024年前三季度,中关村示范区内纳统高新技(ji)术企业总收入超2.6万亿元,同比增长约3.3%,其中技(ji)术收入约13亿元,同比增长约14.5%。2024年,北京有7家(jia)独角(jiao)兽企业成功上(shang)市。截至2024年12月31日,北京独角(jiao)兽企业115家(jia),估值近6000亿美金,数量和估值持续保持全国第一。而北京新设8只(zhi)千亿级政府产业投资基金支撑高精尖领域。
本(ben)版文(wen)/本(ben)报记(ji)者 张鑫
统筹/余美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