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网呼和浩(hao)特4月15日电 (记者(zhe) 李爱平(ping))内蒙古自治区交通(tong)运输厅15日消息称,随着鄂尔(er)多斯市(shi)交通(tong)运输局管辖的S31大龙高速公路一处监测预(yu)警设备结束布设安装,内蒙古19处高速公路监测预(yu)警设施(shi)全部启用。
“日常对于边坡的巡查,大多是依靠养护员的个(ge)人经(jing)验(yan)和日常数据。自从装上这些(xie)‘电子眼’,不(bu)但(dan)提高了边坡的实时(shi)监测、提前预(yu)防、即时(shi)预(yu)警能力,还(hai)为边坡的加固和治理(li)提供了科学(xue)依据。”内蒙古交通(tong)运输厅公路处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2024年以来,内蒙古交通(tong)运输厅对当地(di)7863公里高速公路开展“高速公路设计回溯”“自然灾害风险普查”工作,确定G6京藏、G18荣乌等8条高速公路19处较大灾害风险路段,其中滑坡5处、泥石流(liu)3处、路基水毁4处、桥梁水毁7处。目前,这19处监测预(yu)警设施(shi)已全部启用,实现了位移、倾角、土壤含水量等关键数据的指标监测。
据了解,按照(zhao)监测预(yu)警的数据模型架构,预(yu)警信息划分(fen)为四(si)个(ge)级别,分(fen)级响应。结合预(yu)警级别、监控视频、现场巡查等情况,内蒙古自治区级监测预(yu)警平(ping)台可实现全天候预(yu)警监测和告警阻拦,并第一时(shi)间向工作人员及单位推(tui)送(song)预(yu)警信息短信、电话,提升公路突发险情处置效能。(完(wan)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