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券时报记(ji)者 孙璐璐 秦燕玲
金融监管部门发布(bu)《关于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的通(tong)知》(以下简(jian)称《通(tong)知》)后,近期多家银行密集跟进政策举措,“松绑”相应消费贷产品。其中,部分产品贷款额度(du)由20万(wan)元提升至30万(wan)元、线(xian)下提款最高可达50万(wan)元,贷款期限最长达到7年。在3月底密集召开的上市银行年度(du)业绩(ji)发布(bu)会上,不少银行表示今年将发力消费金融业务。
多位业内人士认为,个人消费贷额度(du)扩容有助于机构提供差异化(hua)授(shou)信产品,拉长期限有助于降低每期还款额,为消费者减轻负担。但同时,银行发展消费贷业务要(yao)基于有效消费需求,也要(yao)考虑客户还款能力,不宜在利率上过度(du)内卷。下一步需要(yao)努力把“蛋糕”做大,通(tong)过细分市场、差别化(hua)定(ding)价挖掘既有真实消费需求、又有贷款偿还能力的潜在增量客户,进一步扩大消费贷款的覆盖面(mian)。
不过,对于消费者来(lai)说,个人要(yao)根据自身财(cai)务状(zhuang)况理性消费,适度(du)借贷。消费贷本(ben)质上是通(tong)过举债提前消费,贷款最终是要(yao)偿还的。
银行紧跟政策步伐
发力消费金融
近期上市银行密集发布(bu)2024年度(du)业绩(ji)报告,在业绩(ji)发布(bu)会上,多家银行透露下一步助力提振消费的举措安排(pai)。
中国(guo)银行副行长蔡钊表示,2025年,中行计划投放超万(wan)亿贷款、创造千亿财(cai)产性收入、投入百亿消费补贴和(he)减费让利、覆盖上亿境内外消费者,推出“万(wan)千百亿”惠民行动十重大礼包,助力居(ju)民消费升级(ji)。建设银行行长张毅透露,将开展消费金融专项活动,加力支撑消费品以旧换新,加强购(gou)车、家装、家电等领域的消费信贷拓展。
邮政储(chu)蓄(xu)银行研究员娄鹏飞(fei)认为,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(yao)领域是扩大消费,银行发力消费贷不仅是业务发展的需要(yao),也是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需要(yao),因此(ci),2025年消费贷仍然是银行重点发力的业务。
上海(hai)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(ren)曾(ceng)刚表示,《通(tong)知》鼓励银行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力度(du),并(bing)支撑新兴(xing)消费场景(如数字、绿色、智能消费)的金融需求。这将为银行带来(lai)更多业务机会,尤其是在批(pi)发零售、学问(hua)旅游、健(jian)康(kang)养老等消费服务行业的信贷投放中,银行可通(tong)过创新产品和(he)服务拓展市场,提升收入来(lai)源。
消费金融需依(yi)托有效需求
个人要(yao)适度(du)借贷
2024年年末,我国(guo)不含住房贷款的个人消费贷余额已达21万(wan)亿元。近年来(lai),我国(guo)消费金融的服务主体和(he)产品类型进一步丰富,除传统银行信用(yong)卡和(he)各类消费贷以外,汽车金融公(gong)司(si)的车贷、消费金融公(gong)司(si)的大额消费贷,以及互(hu)联网金融平台的现金贷等也很(hen)普(pu)及。市场研究机构估计,我国(guo)汽车金融发展水平已经接近发达国(guo)家,互(hu)联网消费金融产品在国(guo)际上也处于靠前水平。
除了消费贷覆盖面(mian)明显提升外,消费贷的价格(ge)也在持续下降,今年以来(lai)降幅更为明显。业内专家表示,即便从国(guo)际比(bi)较看,我国(guo)消费贷利率也处于较低水平。美(mei)国(guo)联邦(bang)存款保险公(gong)司(si)数据显示,美(mei)国(guo)目(mu)前消费贷款利率达到了12%左右,远高于我国(guo)。
上述(shu)专家表示,消费贷本(ben)质上是通(tong)过举债提前消费,贷款最终是要(yao)偿还的。当前,我国(guo)居(ju)民部门杠杆率已经与欧美(mei)发达经济体大体相当,过度(du)加杠杆消费,既是对未(wei)来(lai)消费需求的透支,也会增大家庭财(cai)务负担,还可能衍(yan)生消费信贷资金用(yong)途改变等问题,最终是不可持续的。
从根本(ben)上看,发展消费金融必须依(yi)托实实在在的消费需求。上述(shu)专家认为,当前有效消费需求偏弱,需要(yao)发挥宏观政策合力,稳(wen)住居(ju)民就业和(he)收入,完善社会保障(zhang)体系,让居(ju)民能消费、敢消费、愿消费,才能持续释放消费潜力,形成有效的消费信贷需求,实现经济金融良性循(xun)环(huan)。
对银行风险防控能力
提出更高要(yao)求
银行发展消费金融不能仅靠“卷价格(ge)”,丰富消费金融产品供给、加强消费金融风险防控同样重要(yao)。
曾(ceng)刚认为,《通(tong)知》对银行经营将产生多方面(mian)的影响,既有机遇也有挑(tiao)战(zhan)。对于消费贷利率,后续有进一步下降的可能,但空间有限。一方面(mian),目(mu)前部分银行利率已降至2.58%或(huo)2.68%,接近成本(ben)底线(xian),未(wei)来(lai)大幅下调可能性较小。另一方面(mian),随着经济企稳(wen)向好,货币政策趋于稳(wen)健(jian),市场利率中枢基本(ben)稳(wen)定(ding),也限制了利率进一步下降的可能。
素喜智研高级(ji)研究员苏筱芮认为,在低息环(huan)境下,不同机构之间的额度(du)、利率规则设定(ding)已无(wu)太大差别,后续优质消费场景将是机构重点考虑的业务领域,建议相关机构可围绕“以旧换新”“绿色消费”等政策倡导方向,将自身资源禀赋与促进消费水平提升进行充分结合,为推动消费高质量增长注入新动能。下沉市场客户信用(yong)状(zhuang)况相对复杂(za),银行需建立更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。
中国(guo)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认为,随着消费贷市场的扩展,监管部门对消费贷的合规性要(yao)求也越来(lai)越严格(ge)。银行需确保业务符合相关要(yao)求,避免因违规操(cao)作而受到处罚。
叶银丹还表示,银行发力消费贷业务时还需要(yao)注意(yi)以下问题:一是加强风险控制和(he)贷后管理;二是采取合理定(ding)价策略,确保盈利可持续性,银行应在确保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合理定(ding)价,避免过度(du)依(yi)赖(lai)低利率竞争;三是需要(yao)注意(yi)对合作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,根据合作内容、风险程度(du)对合作机构进行分类管理,确保合作机构与合作事项符合法(fa)律法(fa)规和(he)监管要(yao)求;四是精准定(ding)位客户群体,对消费贷产品进行多元化(hua)创新,根据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,推出精准的消费贷产品。另外,还应确保客户的个人信息和(he)交易数据安全,避免数据泄露和(he)滥用(yong)。
《通(tong)知》也强调,银行业金融机构要(yao)优化(hua)贷款全流程风险管理,强化(hua)实质风险管控,差异化(hua)实施贷款用(yong)途管理等。监管部门要(yao)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(yuan)则,加强对贷款用(yong)途的风险监管,规范对个人消费贷款用(yong)途合规性的检查和(he)处罚。
【免责(ze)声明】本(ben)文仅代(dai)表编辑本(ben)人观点,与和(he)讯网无(wu)关。和(he)讯网站(zhan)对文中陈述(shu)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(huo)完整性提供任(ren)何明示或(huo)暗示的保证。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(bing)请自行承担全部责(ze)任(ren)。邮箱:news_center@staff.hexun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