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效有序的退(tui)出制度,对于激发经营主体竞(jing)争活(huo)力、完善优胜劣汰的市场(chang)机制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(chang)具有重要意义。今(jin)年《政(zheng)府(fu)工作报告》提出,要完善企业简易退(tui)出制度。当前,如何进一步(bu)破解企业退(tui)出的困境,成为优化营商环境、释放市场(chang)活(huo)力的重要课题。
企业退(tui)出为何难
“注册一家(jia)企业基本上以小(xiao)时为单位,但是让一家(jia)企业破产(chan),可能需要以年为单位。”在今(jin)年全国两会上,全国人大代表、铜陵有色集团总经理丁士启在安徽代表团分组审(shen)议时的这句话(hua),道出了当前不少企业“生易死(si)难”的现实困境。
通常情况下(xia),企业终止经营活(huo)动(dong)退(tui)出市场(chang),需要经历决议解散、清算分配和注销登记3个主要过程。按照我国企业法规定,企业在退(tui)出市场(chang)正(zheng)式终止前,须依法宣告解散、成立(li)清算组进行清算,清理企业财产(chan)、清缴税款、清理债权债务,支付(fu)职工工资、社会保(bao)险费用等,待企业清算结(jie)束后,应制作清算报告并办理注销企业登记,公告企业终止。
北京航(hang)空航(hang)天大学法学院党委(wei)书记、教授周友军表示,当前企业退(tui)出机制受(shou)阻,一是退(tui)出流程比较复杂。退(tui)出市场(chang)之前,企业需要处(chu)理了结(jie)既存的债权债务、支付(fu)员工工资社保(bao)、缴纳拖欠税款等。如果(guo)企业存在财务不规范、合规不到位等问(wen)题,还需补充材料、补账(zhang)补税等,导致退(tui)出事(shi)务增(zeng)多。二是退(tui)出成本较高。企业退(tui)出或(huo)涉及补交税款、支付(fu)审(shen)计费用,还需处(chu)理好股东纠纷。部分小(xiao)微企业因缺乏专业财务支撑,在退(tui)出时,还可能因为材料缺失等原因,被迫承担高额的代理费用。
健康有序的市场(chang)应该是企业有进有出,若不能顺利退(tui)出,将会产(chan)生怎样的影响(xiang)?
中(zhong)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民商法教研室主任(ren)、教授艾茜表示,大量企业因注销程序复杂,而搁置办理相(xiang)关手续。长(chang)期积累之后,不仅会占用企业名称等公共资源,还会催(cui)生大量“僵尸(shi)企业”,影响(xiang)政(zheng)府(fu)部门(men)的宏(hong)观决策,阻碍了市场(chang)的新陈代谢。推行企业简易退(tui)出制度,能为小(xiao)企业和经营状况不佳(jia)的企业节省退(tui)出的时间成本和经济(ji)成本,不仅畅通经营主体的进入渠道,更疏通其退(tui)出渠道。
打好退(tui)出“突围战”
作为企业退(tui)出市场(chang)的最后一个环节,简易注销制度最初(chu)是针对未开(kai)业或(huo)无债权的中(zhong)小(xiao)微企业,历经地方(fang)试点后,逐步(bu)在全国推广(guang)。2021年2月3日召开(kai)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将“完善中(zhong)小(xiao)微企业简易注销制度”列为重点工作,提出压缩公告时间、建立(li)信任(ren)机制等措施。2024年7月1日正(zheng)式开(kai)始施行的新企业法规定,企业在存续期间未产(chan)生债务,或(huo)者已清偿全部债务的,经全体股东承诺,可以按照规定通过简易程序注销企业登记。这是第一次在法律层(ceng)面规定了简易注销制度。
近年来,全国市场(chang)监管(guan)部门(men)深入贯彻(che)落实《市场(chang)主体登记管(guan)理条例》,聚焦企业注销中(zhong)的“难点”“痛点”“堵点”,进一步(bu)解决企业“注销难”问(wen)题,为企业退(tui)出市场(chang)提供更加便(bian)利化服务,促进企业“新陈代谢”、结(jie)构优化。修订完善后的《企业注销指引(yin)》和注销流程图,解决企业在注销过程中(zhong)遇到的股东失联(lian)、公章遗失等实际困难,为企业退(tui)出市场(chang)提供操作性更强的行政(zheng)引导。
各地依托(tuo)企业注销“一网服务”平台,以数字(zi)化转(zhuan)型为手段,建立(li)与人社、海(hai)关、税务、公安、人民银行等多部门(men)协同工作机制,推动(dong)高效办成企业注销登记“一件事(shi)”。
市场(chang)监管(guan)总局相(xiang)关负责人表示,注销便(bian)利化改(gai)革大大提升了企业退(tui)出市场(chang)的效率(lu),企业从公示清算组信息到办理注销登记的平均时长(chang)为73天左右,其中(zhong)有50%的企业可以在60天内完成从清算备案到注销登记的流程,有75%的企业在80天以内可以完成,较改(gai)革前平均100天左右的注销期时间明显缩短。
筑牢风险“防护墙”
企业退(tui)出市场(chang)前,必须对所有的权利义务彻(che)底了结(jie),要在合理保(bao)护各方(fang)利益的基础上追求更快的效率(lu)。
“要预防部分企业通过简易退(tui)出机制逃废债和逃避社会责任(ren)的问(wen)题,但当前要求全体股东承诺已经清偿债务,对一些(xie)不参(can)与企业经营的小(xiao)股东来说(shuo),有可能会使他(ta)们的有限(xian)责任(ren)向无限(xian)连带责任(ren)蜕变,增(zeng)加法律风险。”艾茜建议,应强化司法对争议的最终处(chu)理机制,加强对伪造股东承诺等法律文件的司法追责问(wen)题研究。
目前企业简易退(tui)出在具体实际执(zhi)行中(zhong)也面临一些(xie)困难,周友军表示,因为各个部门(men)之间没有实现信息共享,如税务、社保(bao)等部门(men)间信息共享不畅,往往导致企业重复提交材料,退(tui)出困难。此外,还可能存在各地对企业简易注销的适用条件和具体程序(如公告时间、材料清单)等执(zhi)行方(fang)面的差异,从而导致企业跨区域注销时遇到政(zheng)策冲突。
对此,周友军建议,可以进一步(bu)加强各个部门(men)之间的协同与信息共享。同时尽可能统一且(qie)细化企业简易退(tui)出的具体条件和程序。例如,明确(que)“未发生债权债务或(huo)已将债权债务清偿完结(jie)”的具体标(biao)准和认(ren)定方(fang)法;对于存在未到期债权债务、存在潜在的经济(ji)纠纷或(huo)可能承担担保(bao)责任(ren)等复杂情况,制定相(xiang)应的规则和处(chu)理流程。(记者 李思雨(yu)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