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有不少市民反映(ying)中国南方航空(后(hou)称“南航”)的部分(fen)航班采用了“超薄(bao)座椅”,调侃称“沙发椅”变“硬座”,乘坐体验大打折扣。
南方航空配置的轻质座椅引发争议。
据了解(jie),这(zhe)是南航在进行全(quan)经(jing)济舱客(ke)舱布局改造,飞机安装薄(bao)座椅后(hou)能增加座位14-28个,该项目(mu)预计每年可增收3亿元(yuan)。记者(zhe)在采访中发现(xian),为更好实现(xian)降(jiang)本增效,东方航空、厦门航空等企业已(yi)开始(shi)使用薄(bao)座椅,并出现(xian)了航空餐食缩水的情况。
南航座椅变“薄(bao)”遭吐槽
旅客(ke)称乘坐体验不及廉航
今年3月以来,不少乘客(ke)发现(xian)国内多个航司,纷纷换上了“薄(bao)座椅”。多位网友在社交平(ping)台分(fen)享了自己乘坐薄(bao)座椅的体验,从发布的图片可见,座椅的厚度不及成年人握拳后(hou)的手掌宽度。其中,大面积开展座椅换新的南航最先遭受(shou)到(dao)这(zhe)股吐槽风(feng)波(bo)。
据中国民航局信息,3月起,南航对28架空客(ke)A320系列飞机和15架波(bo)音737飞机进行全(quan)经(jing)济舱客(ke)舱布局改造,配置中航工业旗下航宇嘉泰企业生产的JT220E型(xing)新型(xing)轻质座椅,座椅间距与改造前基本相当。
据报道(dao),JT220E座椅能为乘客(ke)释放20毫米的“黄金膝部空间”,并将(jiang)上身活动范围扩(kuo)大15%。此外,座椅使用更轻质原材料,采用减重外形设计,能提供良好的腰部、背部和头(tou)部支撑,并能满足不同身高、体重旅客(ke)乘坐需求,即(ji)使久坐也能保持舒适承(cheng)托(tuo)。
然而部分(fen)乘客(ke)提出,座椅太薄(bao)、腿部空间不足导致乘坐体验不佳,不少网友更是将(jiang)这(zhe)种轻质座椅戏称为“刀片椅”“老虎凳”。
4月8日,高女士乘坐了南航的航班。这(zhe)趟由上海飞往(wang)北京、时长约两个半小时的行程,让她感觉仿佛坐上了“现(xian)代刑具”。她告诉(su)记者(zhe):“因座椅太薄(bao),乘坐该航班时会感觉到(dao)腰酸背痛,且(qie)后(hou)座的人稍微碰一下椅子,我(wo)都能明显感受(shou)到(dao)不舒服。”
高女士提出,南航航班的腿部空间较少,乘坐体验较差。受(shou)访者(zhe)供图
从高女士提供的照片来看,飞机前后(hou)排座椅的间距较为狭(xia)窄。身高为156厘米的高女士,坐下后(hou)也仅能恰好放下双腿,“这(zhe)个位置比高铁二等座的位置窄多了”。糟糕的乘坐体验不仅让她食不下咽,也让习惯(guan)上飞机就睡着的她,难以入睡。她希翼,今后(hou)各(ge)航司售票时能标明座椅的信息,“我(wo)肯定不会买配置了这(zhe)种薄(bao)座椅的航班”。
同日,高女士的朋友乘坐某一廉航航班时,发现(xian)该航班同样配置了薄(bao)座椅,但坐下来后(hou),腿部空间仍有空余。这(zhe)让高女士无法理解(jie),同样航程但机票价格更高昂的南航,为何不能拓宽乘客(ke)的活动范围?
高女士朋友乘坐的廉航航班,腿部空间较为宽敞。受(shou)访者(zhe)供图
有乘客(ke)向记者(zhe)分(fen)享,早在2023年,他就体验了南航的薄(bao)座椅,“前后(hou)座椅的间距非常小,跟廉航没(mei)什(shi)么区别(bie)”,这(zhe)段经(jing)历使得他不会主动选择南航。另(ling)有乘客(ke)告诉(su)记者(zhe),他在清明假期期间乘坐南航航班时,发现(xian)南航的公务舱座椅也换新了,“座椅没(mei)有脚踏和腿托(tuo)了”。有喜欢乘坐红眼航班出行的乘客(ke)会比较看重座椅的舒适度,然而机票价格并不便宜的南航,却配置了不太舒适的薄(bao)座椅,让她感叹“南航真(zhen)是穷(qiong)疯了”。
同时亦有乘客(ke)称,南航航班的薄(bao)座椅并没(mei)有那(na)么差。她向记者(zhe)表示,她乘坐的南航波(bo)音737-81B机型(xing),坐垫(dian)厚实,前后(hou)座椅间距变大,舒适度与原先座椅的差别(bie)不大。其提供的图片可见,该机型(xing)的座椅宽度为43厘米,椅距为73厘米。
乘坐该机型(xing)的旅客(ke)称,座椅坐垫(dian)厚实,前后(hou)间距变大。受(shou)访者(zhe)供图
从南方航空披露的2024年年报可见,南航营业收入约1742亿元(yuan),同比增长8.94%,旅客(ke)运(yun)输收入为人民币1464.5亿元(yuan),其中每收费客(ke)公里收益为人民币0.48元(yuan),同比下降(jiang)12.73%;归属于(yu)上市企业股东的净亏损16.96亿元(yuan),同比减亏59.7%,为连续第五年亏损。
此前,南航在年度业绩说明会上称:“安装轻薄(bao)型(xing)座椅不代表低价,更不代表低端,与航司定位和票价水平(ping)无关。”据了解(jie),采用新型(xing)轻质座椅后(hou),南航每架全(quan)经(jing)济舱飞机能增加座位14-28个,窄体机队静态座位数增加744个,项目(mu)预计增收3亿元(yuan)/年。
多家航司纷纷“减配”
多措并举推(tui)进降(jiang)本增效
记者(zhe)在采访中发现(xian),由南航持股55%的厦门航空,也悄然换上了轻质座椅。值得注意的是,2024年度,由南航主要控股的7家企业中,仅厦航与南航物(wu)流实现(xian)盈利(li),其中厦航净利(li)润6.97亿元(yuan),同比上升45.51%。
3月20日,刘女士乘坐了由上海飞往(wang)厦门的厦航航班。她告诉(su)记者(zhe),当她在厦航的飞机上看到(dao)薄(bao)座椅时,以为自己在乘坐廉航。飞行时长约两小时,薄(bao)座椅并没(mei)有给刘女士带来太多的不适感。“在春夏季节时坐这(zhe)种椅子还挺清爽的”,她表示:“初次见到(dao)这(zhe)种椅子会有点震惊了一下,以后(hou)估计会习以为常。”
同样乘坐厦航的李小姐(jie)表示:“在长达三小时的行程中,身体没(mei)有不适,但感觉空间窄了一些。”尽管如此,作(zuo)为消费者(zhe),她表示不太乐(le)意接受(shou)这(zhe)种降(jiang)本增效的方式。她还告诉(su)记者(zhe),在乘坐东方航空的航班时,她发现(xian)东航同样换上了这(zhe)类座椅。
“东航的薄(bao)座椅可以调节角度,因此没(mei)有明显的不适感,但活动空间也没(mei)有变大。”陈女士在乘坐了东航后(hou),向记者(zhe)分(fen)享了她的感受(shou)。她的行程是从上海飞往(wang)汕头(tou),时长约为两个半小时。然而在她看来,座椅换新只是小问题,更让她无法接受(shou)的是“现(xian)在东航餐食的质量变差了,只有一块白面包和一瓶(ping)水”。
陈女士发现(xian),东方航空换上了薄(bao)座椅。受(shou)访者(zhe)供图
无独有偶,黄先生也有类似的经(jing)历。“东航航班的经(jing)济舱已(yi)经(jing)没(mei)有配置饮(yin)料了,只有瓶(ping)装水。”在清明假期期间,他乘坐了时长约90分(fen)钟的东航航班。对于(yu)薄(bao)座椅,他的评(ping)价为“硌屁股”。由于(yu)长期伏案工作(zuo),他患(huan)有腰椎间盘突(tu)出的毛病,他告诉(su)记者(zhe):“两小时左(zuo)右的短途航班能接受(shou)薄(bao)座椅,但超过三小时的航班使用这(zhe)种座椅的话(hua),我(wo)就会出现(xian)身体不适的情况。”
记者(zhe)注意到(dao),有网友称海南航空也配置了薄(bao)座椅。从其发布的图片来看,飞机型(xing)号(hao)为波(bo)音737-8JP(WL)的窄体机,座椅为皮质座椅。还有网友表示,深圳航空的波(bo)音737 MAX8,同样换上了薄(bao)座椅。越来越多国内航司纷纷换上薄(bao)座椅,对于(yu)这(zhe)种情况,黄先生表示无奈并称“阻挡不了只能接受(shou)了”。
记者(zhe)查询发现(xian),为提升乘客(ke)的舒适性,座椅轻量化设计一向是航宇嘉泰的研发重点。据报道(dao),早在2018年,航宇嘉泰研发的新型(xing)座椅通(tong)过更纤薄(bao)设计,精简填充物(wu),为旅客(ke)提供了更为宽敞的座位空间,达到(dao)约78厘米的距离空间,扩(kuo)宽了6-7厘米。
如今,无论(lun)是配置轻质座椅,还是飞机餐缩水,已(yi)成为了各(ge)航司为实现(xian)降(jiang)本增效的新一轮尝试。
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企业2024年年报披露,东航亏损人民币43.99亿元(yuan),营业成本为人民币1264.98亿元(yuan),其中餐食及供应品费用为人民币42.27亿元(yuan),同比增长41.23%。为探索绿色发展降(jiang)本增效路径,东航引导旅客(ke)选择按需用餐的“轻飞享”产品,鼓(gu)励旅客(ke)自愿为航空减排付出溢价,实现(xian)“成本共担、效益共享”。南航则表示,会持续推(tui)进“绿色飞行”节约餐食活动,鼓(gu)励旅客(ke)按需用餐、自愿取消餐食。2024 年,南航预订“绿色飞行-按需用餐”服务同比提升33.08%。
专家观点:
消费者(zhe)的价格敏感度提高
影(ying)响航司调整服务质量
中国社会科学院(yuan)财经(jing)战略研究院(yuan)研究员魏翔指出,上述现(xian)象意味着航空行业正进行新一轮的洗牌,而破局之道(dao)还在探索。“如果南航等航司降(jiang)低了服务质量,被消费者(zhe)定义为低价航空企业,这(zhe)些航司就需要接受(shou)服务群体可能发生的改变”,他表示,如果这(zhe)些航司愿意接受(shou)这(zhe)种变化,那(na)么调整服务质量是合(he)理的,否则会带来战略危机。
魏翔向记者(zhe)表示,各(ge)航司出现(xian)“减配”的情况,是由于(yu)行业所(suo)面对的需求也出现(xian)了变化,这(zhe)不仅推(tui)动航空企业进行成本调整,也提示政府需加强行业监管的力(li)度。
他解(jie)释道(dao):“如今在旅游出行方面,人们更加看重性价比,对价格较为敏感。”这(zhe)种变化从需求方传(chuan)导到(dao)了供给方,航司面临着巨大的成本及价格竞争的压(ya)力(li),这(zhe)推(tui)动各(ge)航司不得不进行市场化调整。
具体而言,在有限的成本投入中,航司需要重新权衡各(ge)类支出的分(fen)配,把成本用在刀刃上,譬(pi)如优先保证安全(quan)性、便捷性及基本的服务质量等方面。魏翔表示:“多家航司纷纷作(zuo)出调整,从以往(wang)的价格竞争转移(yi)到(dao)成本竞争,反映(ying)了供需结构的变化。”
然而面对这(zhe)种市场变化,政府的治(zhi)理和监管不能缺位。魏翔举例道(dao),若存在某航司在某一地(di)区处于(yu)垄(long)断地(di)位,其他的航司甚至高铁都不具备与之竞争的能力(li)的情况,那(na)么当该航司降(jiang)低服务标准,进而影(ying)响了消费者(zhe)利(li)益时,就有必要对此类航司进行公共治(zhi)理及监管。“因此,这(zhe)类的市场变化同样倒逼着政府部门创新行业监管,精准有力(li)实施调控。”
南都广州(zhou)资讯部出品
采写:见习记者(zhe) 何茵(yin)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