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耕时节,“中国蔬(shu)菜之乡”山东寿光迎(ying)来了一场聚焦新农人及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交流会。3月27日,“2025数字乡村新农人发展交流会”在山东省潍坊寿光市召开。政府领导、学界专家、快手三农业务负责人及新农人代表等出席活动。
今年中央(yang)一号文件(jian)明确提(ti)出发展“农业新质生产力”,指出要支撑发展智慧农业,实施乡村振兴(xing)人才(cai)支撑计划。山东寿光作为远近(jin)闻名的“中国蔬(shu)菜之乡”,近(jin)年来先(xian)后建成一批智能化农业园区,加速农业现(xian)代化进(jin)程。与此(ci)同时,有越来越多90后新农人返乡创业,通过新媒体科普(pu)现(xian)代农业技术,用新渠道拓宽农产品销路(lu),书写着数字助农的新篇章。
让现(xian)代农业技术扎根乡土,共筑数字助农生态沃土
无(wu)人机(ji)飞防、智能化大棚、现(xian)代化仓储(chu)……从种子(zi)到(dao)育肥,从果实到(dao)销售,寿光走在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引领道路(lu)上,构建起了现(xian)代化全(quan)体系的智能农业生态系统。
“作为全(quan)国农业现(xian)代化的标杆,寿光正以数字技术为引擎,推动农业全(quan)产业链升级。而一位位充(chong)满朝气的新农人,则(ze)通过短视频和(he)直播,让‘手机(ji)变(bian)农具、数据变(bian)农资’,成为乡村振兴(xing)的中坚力量,也普(pu)及着现(xian)代农业技术。”寿光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、副局长杨晓东在会上表示(shi)。
活跃在快手上的新农人,不仅是农技常识的传播者,更是连(lian)接城乡的重(zhong)要桥梁。
在北(bei)京大学城乡发展研究中心(xin)主任卢(lu)晖临看来,快手等数字平(ping)台通过赋能新农人,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,为破(po)解(jie)“三农”问(wen)题提(ti)供了新思路(lu)。一方面,快手通过连(lian)接城乡、整合资源(yuan)提(ti)高生产效率,成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(zhong)要推手;另一方面,新农人运用数字技术推介农村农业,促进(jin)了城乡要素流动和(he)融合,让乡村学问走进(jin)城市视野。
在新农人的带领下,寿光蔬(shu)菜已走向科技模式
围绕新农人的培养与成长路(lu)径,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郑风田(tian)提(ti)出了“兴(xing)农人”的概(gai)念(nian)。他指出:“乡村振兴(xing)需要更多‘数字乡村新农人’,数字乡村新农人的培育需要构建‘技术赋能-模式创新-价值重(zhong)构’的完整生态链。未来应着重(zhong)三类人才(cai):培育数字农业技术员,孵(fu)化乡村数字经济体,建设智慧乡村示(shi)范区,最终形成以数字新农人为核心(xin)的乡村振兴(xing)新范式。”
会上,快手三农负责人黄(huang)诚(cheng)也对(dui)平(ping)台助农的阶段(duan)性(xing)成果及扶持方向进(jin)行了分享。截(jie)至(zhi)2024年8月,快手三农领域深度兴(xing)趣用户(hu)达1.4亿,乡村用户(hu)每日互动量达 29.4 亿;日均农技直播超2.4万场;平(ping)均每天有 94.8 万的农产品包裹通过快手销往全(quan)国各地。
“大家正通过流量扶持、工具升级、电商赋能,帮助新农人实现(xian)乡村振兴(xing)。”快手推出的“三农耕耘计划”和(he)“三农村村红计划”也在以现(xian)金和(he)流量补贴的形式,助力农技传播与农产品上行。
据悉,“快手三农耕耘计划”,旨在扶持田(tian)园生活、农技常识、三农资讯类内容(rong),给予高用户(hu)喜(xi)爱度的创编辑补贴激励;“快手三农村村红计划”,则(ze)旨在帮助地方孵(fu)化优秀(xiu)的区域红人,带山货(huo)出山,帮农产品卖出去(qu),助力山货(huo)产销对(dui)接。
在寿光,肥沃的土壤滋养新农人们的成长,2024年5月成立的“贾思勰·新农人联盟”便是其一。据寿光市贾思勰新农人联盟联合会会长王斌先容,目前联盟人才(cai)服务中心(xin),共筛选入库蔬(shu)菜种植技术人才(cai)超10万人,通过市场化运作、精细化服务,借助快手等短视频直播平(ping)台,将蔬(shu)菜全(quan)产业链社会化服务推向全(quan)国。
寿光新农人的数字化跃迁,绘就乡村振兴(xing)好“丰”景(jing)
当1989年的第一批冬暖式大棚在三元朱村诞生,寿光便开启了农业技术创新者的领军之路(lu)。而30多年后,在现(xian)代科技与新媒体共繁荣(rong)的当下,寿光人也踏出了一条新的农业发展之路(lu)。
曹子(zi)榆在她的“智慧大棚”中试验(yan)种植着水培蔬(shu)菜
“我想给农户(hu)们趟趟路(lu)!”抱着这样的想法,95后“农三代”曹子(zi)榆开启了智慧大棚之旅(lu),在农业专家的引导下,她先(xian)后试种了300多个(ge)番茄品种,并从中选取(qu)30多个(ge)口(kou)感上佳(jia)的品种作为重(zhong)点培育对(dui)象。“农业早已不是‘面朝黄(huang)土背朝天’的传统模式,通过快手短视频,我想把寿光的先(xian)进(jin)农业技术传递给更多人,也想激励更多人投身现(xian)代农业,用绿色健康的理念(nian)与技术,耕耘出一片新天地。”曹子(zi)榆表示(shi)。如今,她还(hai)尝试着更多新产品的种植试验(yan)。
作为一名打通“生姜的一生”产业链的90后农资人,孟(meng)晓帆用五年时间(jian)打造生姜全(quan)产业链,并通过快手连(lian)接起技术分享、农资销售与产品收购的闭环。“一位河南粉(fen)丝按我的方案种姜,还(hai)没等我收购就被(bei)抢购一空。”她表示(shi),快手为其带来了约30%的客户(hu),更让她坚信“数字工具能让好姜卖好价”。
60后农技专家、寿光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(shi)刘天英,在退休后选择将30多年经验(yan)搬进(jin)快手直播间(jian)。“以前在村子(zi)里(li)讲(jiang)课,人多的时候(hou),也就几百人,效率低、覆盖面小。2023年,我决定(ding)尝试通过新媒体平(ping)台推广农技常识。当我看到(dao)我的视频和(he)直播能为农民朋友们解(jie)决实际(ji)问(wen)题时,我感受(shou)到(dao)了很大的价值感。感谢快手平(ping)台,它为我提(ti)供了展示(shi)的舞台,让我的农技常识传播给了更多的人。”
高级农艺师(shi)刘天英退休后开启直播传授农技常识
寿光蔬(shu)果青年创业团队、来自正德(山东)供应链有限企业的许金龙分享了团队在快手的创业之路(lu)。“大家团队90%以上都是95后,怀揣着对(dui)农业的热(re)爱和(he)对(dui)未来的憧憬扎根农村,希翼为乡村振兴(xing)贡献一份力量。”
谈(tan)及选择快手的原因,许金龙表示(shi)首先(xian)是庞大的用户(hu)群体,其次是信任经济优势,“通过‘大棚溯源(yuan)直播’展示(shi)种植过程,用户(hu)复购率达45%,远超传统电商平(ping)台。”同时,他还(hai)指出,直播电商缩短了流通链路(lu),不仅提(ti)高了蔬(shu)菜新鲜度,增加消(xiao)费者体验(yan),也把价格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(li),提(ti)高了原产地农民的收入。
从“新农人”到(dao)“兴(xing)农人”,快手平(ping)台成“农业新质生产力”重(zhong)要推手
在广沃的乡野土壤上,“农业新质生产力”已走向实践。而短视频与直播平(ping)台,正成为连(lian)接政策(ce)、技术与人的超级节点,让新技术、新农人、新农业驰骋在沃野千(qian)里(li)。
作为新型普(pu)惠数字社区,快手在数字乡村建设中发挥着重(zhong)要作用。根据《2024 快手三农生态数据报告》,在农技传播方面,快手上粉(fen)丝破(po)万的农技创编辑多达4.5万人,年度发布的视频总量高达1594.3万个(ge);在电商方面,过去(qu)一年,农资团购订单量同比增长125%,超28亿单农产品通过快手销往全(quan)国,240万乡村用户(hu)成为高频消(xiao)费者。
平(ping)台催生的直播电商等新兴(xing)业态更是吸(xi)引众多年轻(qing)人返乡创业,让“一部手机(ji)管大棚,一部手机(ji)卖全(quan)国”的创新实践在田(tian)间(jian)地头扎根,用数字技术浇灌出乡村振兴(xing)的无(wu)限可能。
正如快手三农负责人黄(huang)诚(cheng)所言:“大家期待与更多新农人携(xie)手,让技术下沉、农产品上行,以‘新质生产力’绘就乡村振兴(xing)好‘丰’景(jing)。”这种数字赋能也印证了卢(lu)晖临教授的观(guan)点,“数字技术正在扭转乡村人才(cai)外流的‘社会侵蚀’,让年轻(qing)人看见土地的价值,为乡村留住人才(cai)、注入活力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