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华社马德里4月7日电 西(xi)班(ban)牙近期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,人类尿液可回收用(yong)于生产氮肥,不(bu)仅能促(cu)进(jin)都市农业发展,还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,节约用(yong)水,带来(lai)显著的环境效益。
西(xi)班(ban)牙巴(ba)塞罗那自治(zhi)大(da)学研究团队(dui)近期在《资源、保护(hu)与循环利(li)用(yong)》杂志(zhi)上发表论(lun)文先容,据联合国相关统计数(shu)据,全球对氮肥的需(xu)求每年增长约1%,相当于每年增加超100万吨。而目前氮肥的生产主要依赖于天然气、石油和煤炭等不(bu)可再生能源,不(bu)仅消耗(hao)大(da)量能源,还会导致二氧化碳排放。人类尿液中的氮含量丰富,回收处理后可制成氮肥,有助于减排并降(jiang)低河流和地(di)下水等水源的污(wu)染。
研究人员在建筑(zhu)内(nei)设(she)置了氮回收试验工厂和屋顶温室,以测试回收氮对番茄种植的影响。安装在建筑(zhu)地(di)下的处理装置收集来(lai)自免冲水小(xiao)便池的尿液,并输送到专门(men)的反应器。在反应器内(nei),尿液与碱性物质(zhi)混合,以调节其酸度,同时微生物将尿液中的尿素转化为硝酸盐(yan),这(zhe)种形式的氮更容易被植物吸取。生成的硝酸盐(yan)随后被用(yong)于屋顶温室中的水培番茄种植。研究表明(ming),每立方米处理过的尿液可回收7.5千克(ke)氮,足以在露天条件下种植2.4吨番茄。研究人员指出,尿液再利(li)用(yong)可充分挖掘本地(di)资源,减少外部(bu)投入,提高农业生产过程的可持续性。这(zhe)种方法还能降(jiang)低对有限资源的依赖,并支撑更加环保的循环模式。
虽然这(zhe)项研究仍(reng)处于实验室阶段(duan),但结果表明(ming),如(ru)果能在更大(da)规模上实施,例如(ru)将整个建筑(zhu)的所有小(xiao)便池连接到氮回收反应器,环境和经济效益将更加显著。目前,研究人员仍(reng)在开展进(jin)一步实验,例如(ru)分析人类尿液中药物成分的潜在残留(liu)及其在作物组织中的累积(ji)情况。
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5年04月08日 17 版)